对构图稍有了解的人,都对三分法耳熟能详。三分法是最简洁有效,而适用性最广的构图法,一般有以下两种应用形式:
第一,横竖各两条直线以“井”字型排布,将画面分为九等分,“井”字型的四个交叉点是画面最吸引人之处,应将主体布在交叉点上。
第二,当画面中出现地平线,水平面时,尽量将其放在画面上下三分之一高度处,有选择地重点突出天空或地面,而不要放在画面中央。
由于三分法是如此有效而常用,对很多人而言,三分法已经成了构图首选,成了拍摄照片时的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
但是,三分法其实并不是万能的,对某些特定的拍摄场景和题材而言,一味套用三分法构图,只会坏了你的事。
到底是哪些特殊场景和题材不适用三分法构图呢?别着急,往下看,您就明白了~
1. 画面空,主体大
当画面景物很少,而主体的比例很大时,画面的“重量”全部集中在主体上,要放在中央,才能维持画面的平衡:
而如果非要套用三分法,就会变成下图这个样子。
右半边空空荡荡,左半边有个巨大的物体,给人一种很不平衡的感觉,看着不太舒服:
如果你使用的是更注重平衡感的方画幅,这方面的问题就更加需要注意了。
不过,我也并不是说“画面空,景物少,就不能用三分法构图”。
如果主体比例较小,“重量”不太大,
套用三分法将主体布署在画面一侧,其实并不会产生过多的不平衡感:
主体较小时,失衡感不明显
但是,这样你就得考虑另一个问题:不必要的留白是不是太多了?如果我把主体放大些,画面效果会不会更好?
此外,主体较大,但画面另一侧存在其他景物时,画面整体也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可以使用三分法构图。
右下角的雕像充当了平衡物
2. 新闻、纪实类作品
在拍摄新闻、纪实类作品时(尤其是具有单一主体的情况下),中心构图往往也比三分法构图更有市场。
因为纪实类作品更侧重于记录而不是美感,而
在记录、保留主体周边场景信息这一点上,中心构图明显强于三分法构图:
此外,对一些需要抓拍的题材,如突发新闻、街拍、孩子/宠物摄影等,能拍下“决定性瞬间”就是最重要的,构图效果反而没那么重要。
而在拍摄时,把主体放在取景框视野中央,是最适合抓拍“决定性瞬间”的方式。
3. 拍摄对称景物
拍摄对称景物时,把对称面/对称中心放在画面中心,让整个画面格局形成对称是最好的,比三分法更好。
如下图当水面极为平静,如同镜面时,将水面放在画面正中,虚影和实体遥相呼应,对称之美发挥得淋淋尽致:
如果非要套用三分法构图,对称之美反而大打折扣:
将水平面放在1/3处,对称美感大幅减弱
总结
三分法构图虽好,但并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用了就能出好作品”的。在摄影的世界里,也不存在任何“
用了就一定能有好效果
”的技法。
任何好方法,都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要迷信某种构图法,一切以实际效果为准,以实现拍摄目的为准,不断调整改进,才能拍出好作品。
以上就是本期要为您介绍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