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报告摘要:本报告对全市场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定期报告进行监控跟踪,从基金仓位变化、港股配置、市场板块及行业板块配置、行业配置以及个股配置的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还针对绩优基金和百亿规模基金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统计。目的是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交易行为以及市场关注热点进行多个维度的跟踪和梳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一、基金仓位监控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有所提升,自2020年以来持续围绕在90%仓位震荡。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89.83%分位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93.22%分位点。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均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
关键观点2: 二、基金持股集中度监控
基金持股集中度自2023年以来呈上升趋势,表明基金经理投资的分散化程度在近两年有所降低。此外,基金经理持仓的股票差异化略有降低。
关键观点3: 三、板块配置监控
主板配置权重较上一季度明显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科创板和港股配置占比略有提升。
关键观点4: 四、行业配置监控
电子、医药以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是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行金融、汽车是主动加仓最多的三个行业,而电力及公用事业、计算机、食品饮料行业是主动减仓最多的行业。
关键观点5: 五、个股配置监控
绝对市值配置最高的三只股票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腾讯控股。基金经理在个股上主动加仓最多的股票为中国平安、比亚迪、美的集团,而主动减仓最多的股票为工业富联、泸州老窖、迈瑞医疗。
关键观点6: 六、绩优基金与百亿基金行业配置监控
绩优基金配置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百亿规模基金配置最高的三个行业为食品饮料、电子以及医药行业。可以看出绩优基金行业配置相对集中,而百亿规模基金由于规模限制,行业配置相对分散。
正文
普通股票型基金
仓位中位数为91.3%,
偏股混合型基金
仓位中位数为90.07%,均与上一季度相比有所提升,自2020年以来持续围绕在90%仓位震荡。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89.83%分位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93.22%分位点。
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中位数分别为19.22%和14.57%,均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
普通股票型配置港股基金数量
为209只,
偏股混合型配置港股基金数量
为1440只,普通股票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为54.57%。
二、基金持股集中度监控
基金重仓股占权益配置比重为53.91%,基金经理的持股集中度自2023年以来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基金经理投资的分散化程度在近两年有所降低。基金持股数量在2024年三季度相较于上一季度略有减少,意味着基金经理持仓的股票差异化略有降低。
2024年三季报中披露的主板配置权重为60.83%、创业板配置权重为17.6%、科创板配置权重为9.3%,港股配置权重为12.27%。
其中,创业板配置占比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主板权重较上一季度明显降低,科创板和港股配置占比略有提升。
2024年三季报中披露
配置权重最高
的三个行业为电子、医药以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配置的权重分别为15.12%、11.22%以及11.16%。
主动加仓最多
的三个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行金融、汽车,分别加仓了1.53%、0.86%以及0.54%,与此同时电力及公用事业、计算机、食品饮料行业
主动减仓最多
,分别减仓了0.93%、0.68%以及0.66%。
五、个股配置监控
绝对市值配置最高
的三只股票为宁德时代、贵州茅台、腾讯控股,其配置绝对市值分别为688、472以及461亿元。
六、绩优基金与百亿基金行业配置监控
绩优基金配置最高
的三个行业分别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配置权重分别为35.88%、21.71%以及10.24%。
百亿规模基金配置最高
的三个行业为食品饮料、电子以及医药行业,配置权重分别为21.82%、18.68%以及15.81%。
随着基金定期报告的披露,基金产品的相关信息也会随之被投资者所知悉。本文对全市场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以及灵活配置型基金(以下简称主动权益基金)的定期报告进行监控跟踪,从基金仓位变化、港股配置、市场板块及行业板块配置、行业配置以及个股配置的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我们还针对市场上投资者关注较多的绩优基金以及百亿规模基金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统计。目的是对主动权益基金的交易行为以及市场关注热点进行多个维度的跟踪和梳理。
在跟踪基金仓位变化时,由于2015年四季度以前股票型基金仓位规定下限为60%,在这之后规定为80%。因此考察普通股票以及偏股混合两种类型基金的仓位变化更具参考意义。
具体仓位以及各类型基金数量(只统计初始基金)如图1:
经统计,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1.3%,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中位数为90.07%,均与上一季度相比有所提升,自2020年以来持续围绕在90%仓位震荡。
普通股票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89.83%分位点,偏股混合型基金仓位处在历史93.22%分位点。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投资港股仓位均较上一季度明显上升。
基金港股仓位以及配置港股基金数量变化如下:
-
普通股票型基金港股仓位中位数为19.22%,相较上一季度增加了2.98%;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中位数为14.57%,相较上一季度增加了1.29%。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仓位分别处在历史56.52%、86.96%分位点。
-
普通股票型配置港股基金数量为209只,偏股混合型配置港股基金数量为1440只,普通股票型以及偏股混合型基金中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为54.57%。
普通股票及偏股基金中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占比相较2024年二季度有所提升,整体来看配置港股的基金数量自2019年以来稳步提升。
随着市场风格的变化,基金经理会出现持股集中与分散的情况,我们取截面所有基金十大重仓股整体占权益配置比例的中位数来衡量基金持股集中度,即如果基金经理的十大重仓股权重增大,占权益投资比重上升,则说明基金经理的持仓较集中,基金经理倾向于将更多的仓位集中在少数个股上。
与此同时,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经理群体也会出现观点一致或者分化的情况,我们采用主动权益基金在截面时点上,持有不同股票的数量来衡量基金经理群体的持股一致性,如果基金经理群体持有不同的股票数量越多,则说明基金经理群体持股的分化度越强。
从图4可以看出,
基金重仓股占权益配置比重为53.91%
,上一期为54.16%,略有所降低;但基金经理的持股集中度自2023年以来逐步提升,这表明基金经理投资的分散化程度在近一年有所降低。
另一方面,
基金持股数量在2024年三季度相较于上一季度略有减少,基金经理总体持股数量为2120只
,这意味着,基金经理持仓的股票差异化略有降低。
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变化一直是市场投资者所关注的方面,图5统计了过去十年间不同规模下基金数量占比,其中,我们划分为2亿以下、2-10亿、10-50亿、50-100亿以及100亿以上这5档进行统计。
截至2024年三季度,2亿以下基金占比为43.55%、2-10亿规模基金占比为34.37%、10-50亿规模基金占比为19.8%、50-100亿规模基金占比为1.64%、100亿以上规模基金占比为0.64%。
相较上一季度,10亿以下规模的基金占比有所降低,10-50亿、50-100亿、100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占比均有提升。10亿以下规模基金占比为77.92%。
我们跟踪主动权益基金在不同板块、行业以及个股方面的配置情况。试图从不同的维度分析主动权益基金的持仓特征以及交易动态。在后续计算中,考虑季报披露十大重仓股权重信息,因此将围绕十大重仓股展开。
我们将基金经理所投资板块的配置划分为市场板块以及行业板块两大类。由于证监会于2021年2月5日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因此统计的市场板块包括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以及港股;行业板块划分为大金融、大周期、消费、科技以及医药这五大板块。
通过统计与测量基金在不同类型板块间配置权重的变化,可以了解到基金经理对于市场的判断,以及对于市场风格的把握。图6为市场板块配置权重走势:
从市场板块配置的整体趋势来看,尽管主板与中小企业板进行了合并,主板配置权重仍处于历史低位。
主板权重较上一季度明显降低,创业板配置占比较上一季度明显提升,科创板和港股配置占比略有提升。
其中,2024年三季报中披露的主板配置权重为60.83%、创业板配置权重为17.6%、科创板配置权重为9.3%,港股配置权重为12.27%。
截至2024年三季报,科技类板块配置权重依旧最高,并较上一季度权重有所提升,最新一期配置权重为34.36%。配置权重排名第二的板块为大周期板块,配置权重为25.78%。
在2024年三季度内,大周期板块配置大幅减仓,减少了3.37%,而科技和大金融板块配置则加仓较多,分别增加了1.58%和1.56%,医药和消费板块与上季度配置权重变化不大。
下面我们统计了具体细分行业配置情况。
我们使用中信一级行业分类对主动权益基金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划分与计算,通过计算统计当期配置权重与历史配置权重的关系,可以得到基金经理对于行业投资机会的把握与判断。
图8为公募基金重仓股中行业配置权重情况以及历年配置变化走势。从图8中可以看出,
2024年三季报中披露配置权重最高的三个行业为电子、医药以及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配置的权重分别为15.12%、11.22%以及11.16%。
电子、通信、有色金属的配置权重相对处在历史高位,超过了95%分位点,而建材、商贸零售的配置权重相对处在历史低点。
为比较前后两个季度行业配置权重的变化,我们展示了经行业涨跌幅调整后的行业主动增加仓信息。由于两个季度的行业配置权重直接相比包含了季度行业的涨跌幅信息,属于被动变化部分,不能较好地反映基金经理的决策信息,因此如果想要统计公募基金行业配置的主动增减仓信息,需要考虑行业涨跌幅的调整。图8计算了考虑行业涨跌幅调整的行业配置变化情况。
其中,行业涨跌幅使用中信一级行业指数行情进行计算。其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其中,w_(t-1)为前一个季报披露行业权重,ind_(ret)为该行业当季涨跌幅,w'_(t-1)为经行业涨跌幅调整后行业权重,将其截面进行归一化。使用当季行业配置权重减去归一化后经调整后行业权重,即可得到行业配置主动增减仓信息。
在2024年三季报披露的持仓中,
主动加仓最多的三个行业为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非银行金融、汽车,分别加仓了1.53%、0.86%以及0.54%,与此同时电力及公用事业、计算机、食品饮料行业主动减仓最多,分别减仓了0.93%、0.68%以及0.66%。
我们对公募基金在港股的行业配置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展示。其中,持仓中行业分类标准为GICS行业分类。
其中,非日常生活消费品和通信服务行业配置最高,行业权重分别为21.7%和20.42%;房地产和公用事业行业配置最低,分别为2.8%以及2.97%。原材料行业权重处于历史相对高点;而金融和房地产分位点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