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婴幼儿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婴幼儿心理实验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知产库  ·  娃哈哈集团转让“娃哈哈”商标 ·  17 小时前  
国家知识产权局  ·  关于核准怀仁恒源瓷业有限公司等363家企业使 ... ·  昨天  
锦缎  ·  这个小众赛道,炸出三款大药 ·  2 天前  
锦缎  ·  AI科学家出任阿里高管所传递的讯号 ·  2 天前  
禽报网  ·  冻品•2-9\\局部单品继续跌100-300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婴幼儿心理

谁说我没耐心,我只是不想等而已

婴幼儿心理  · 公众号  ·  · 2018-09-25 16:23

正文

文:水金

编辑:乔乔


“宝宝,宝宝,你现在只能吃一块巧克力,但是你等30分钟之后,我可以给你3块巧克力哦”

“我现在就要吃巧克力!!!”

许多大人喜欢用朴素的延迟满足任务来逗宝宝,看宝宝究竟是会选择当下立即接受一个小奖励,还是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得大奖励的延迟满足( 戳这里看延迟满足的经典实验 )。大多数时候,大人们能在不同年龄的宝宝之间发现明显的表现差异,越小的宝宝可能越不愿意等待大奖励,此外,同一年龄段宝宝的表现,可能也不太一样。

经典的“棉花糖实验”

大人们通常认为,那些愿意等待大奖励的孩子是更有耐心的,许多研究者也会用延迟满足的任务对孩子的耐心进行研究。但是, 不等待大奖励 的孩子真的是 没耐心 吗?

为了更好地“读懂”宝宝的耐心,研究者邀请了47名3~5岁的小朋友来到实验室共同完成一个大约60分钟的研究,其中关于延迟满足与动机的部分,为我们理解宝宝的耐心与等待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研究中,延迟满足任务根据奖励物不同(糖果、视频)分为两个版本,孩子接受两个版本任务的顺序是随机的,但是总体上,一半孩子先接受糖果-延迟满足任务,另一半孩子先接受视频-延迟满足任务。

任务中研究者通过一个平板向孩子呈现一个选择界面,界面的左边和右边分别有一张代表 大奖励 (较多的糖果/较长的视频)和 小奖励 (一颗糖果/较短的视频)的图片。孩子可以通过触摸进行选择,如果孩子选择了代表 小奖励 的图片,他们会 立即 得到小奖励(如果是糖果任务,那么孩子可以立即得到糖果);如果选择了 大奖励 的图片,在代表大奖励的图标上方会出现一个红色的符号,表示奖励 不能立即得到

这个时候研究者会向孩子们说明,他们需要等到这个符号消失后再次选择图标,那个时候就可以获得大奖励。孩子们等待大奖励的时间并不是固定的,可能是15秒、30秒、1分钟、2分钟和3分钟,这个顺序是完全随机的,而且不会告诉孩子需要等待的时间,但是,在整个过程里,孩子可以随时选择反悔,并获得小奖励。孩子总共需要进行五次选择,研究者会按照孩子最后实际拿到的奖励进行分析,同时也会记录下孩子的反悔行为。

完成一个版本的延迟满足任务之后,需要先完成一个相应的动机任务才能进行下一个延迟满足任务。动机任务与延迟满足任务唯一的区别是孩子只需要进行选择,不需要等待,其目的是评估孩子获得大奖励的动机。

研究的结果发现:获取奖励的动机对孩子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动机越强的孩子,越是可以延迟满足以获取长视频奖励 。在这个研究里有17个孩子在所有动机任务中都选择要大奖励,如果只考虑这一部分孩子,研究者发现他们在延迟满足任务中选择等待一段时间并获得大奖励的概率达到了56.9%(其他人的比例仅为30.7%)。

区分不同的奖励物来看,也有一致的发现。在 糖果 的动机任务中,有20个孩子总是选择要大奖励,这部分孩子在 糖果-延迟满足任务 中选择大奖励的概率达到了50.5%,显著高于其他孩子。在 视频 的动机任务中,有30个孩子总是选择大奖励,这部分孩子在 视频-延迟满足任务 中选择大奖励的概率达到了45.7%,也显著高于其他孩子。

从这些结果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那些孩子们迫切想要的大奖励,他们更愿意选择等待一段时间,而对于那些他们本身并没有那么想要的大奖励,他们更可能选择及时地满足。也就是说, 喜欢看视频的孩子并不会为了多得到一块糖果去等待 。因此,当我们用延迟满足任务来评估孩子的耐心时,容易低估了孩子,事实上,孩子可能比他表现出来的要更有耐心。一旦遇上自己心仪的“大奖励”,每个孩子的耐心都不可低估哦~



本文参考资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