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宗利
————
超市运营追求的不是销售额增长和品种繁多,根本目的是要得到超额利润回报。对超市管理者的最大挑战是高毛利产品如何推广,畅销品如何带货?而对生鲜来说做好这些更具挑战性。
本期我们邀请华龙超市生鲜总监林威、山东澳林购物广场店长古远征、河南天惠超市店长王向丽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林威:计划提前,主次分明;抓准大势,应季应时
我们的经验是:对接顾客价值的推广策略和高毛利产品的精选能力,是提升整体毛利的决定因素。
下面,以我们一年来的经营实践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提升毛利额一般有两个思路:一是提升销售额,即薄利多销,以低价、平价取胜;二是提升平均毛利率,即思考如何使高毛利商品畅销?
前一点是比较传统的做法,超市营运人员运用的也比较多。后一种运用得比较少,原因在于提升高毛利商品的销售难度较大。首先是商品分类,要明确你的高毛利商品是哪些品项,并不是进价高就可以当成高价卖的高毛利商品,也不是说进价低,通过人为抬高价格就可以成为高毛利商品。
我们把高毛利商品确定为高质量的肉蛋品和新奇、独特、应时、应季的水果品。两者的共同点是,与顾客价值点具有高度的关联性,由此就确定了这两类商品成为今年各月份的主推重点。
将高毛利商品转化为畅销品的关键在于,一定要抓准流行趋势中的时令、时效产品。我们总结为十六个字:“计划提前,主次分明;抓准大势,应季应时”。为此,我们在年初就做了各月流行品类的重点引入计划,并以此组织货源,落实到位。
实践中,我们会提前一个月根据市场行情开始组织货源,而在每月月初,我们会对各柜组当月工作重点进行布置,落实各柜当季重点AB类商品的引进、重点陈列、重点推广的细化工作,以此引导消费。
古远征:重点主推产品的选择,一要了解顾客,二是了解市场
我们的策略就是:在同等畅销的条件下,主推高毛利产品。而支撑这一策略的基石,则是树立让顾客信得过的企业形象并赢得质量信得过的口碑。
高毛利产品的选择是生鲜销售能力的重大挑战,其难点在于,重点主推单品数的选择不能多,你必须在有限的候选品项中找到重中之重,甚至只找一个单品作为重点。这往往让采购经理左右为难,如果对顾客价值点了解不够,又对市场行情捉摸不透,就很难决定,结果往往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设置很多重点主推品项,数量一多,重点也就不再是重点了。可见,重点主推产品的选择,一要了解顾客,二要了解市场。
我们门店,单品总数要比同规模对手店少三分之一,但我们却能以比其他店少得多的单品数创造超越对手的销量,原因就在对于我们与对手店在毛利额来源的问题上理解不同。我们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是:生鲜处的商品组合合理吗?主推的重点单品符合顾客价值吗?
在对竞争店进行观察和调研过程中,发现对手店的最大问题在于过分迷信畅销品,却忽略了畅销品单品数过多给管理造成的困难,以及对顾客购买心理的负面影响。
王向丽:要找准主推单品
如果不实施品项优化管理,就意味着每一个规格、品种所占有花费都是一样的(如库存、财务和运输管理等),如此无异于把业绩不好的产品也加入到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中,实质就会造成一种浪费。同时又会分流销售业绩良好产品的资源支持。
主推单品数过多必然造成管理难度大、周转慢、防损困难、损耗大的结果,不仅给管理者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很难分出精力系统对高毛利商品的销售战略做出合理部署。
生鲜商品价格行情变化多端,如果在管理上不突出重点,那么往往就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感觉无从下手,或在动作缓慢中丧失机会,更将因为无法对过多的机会做出判断而丧失利润。比如大蒜涨价期间,一天一个价,每天都要涨一两角,如果经营没有重点,就很难有精力随时跟踪市场价格行情。为了精选重点主推单品,我们在采购流程上不断创新,改变以往单纯凭经验设定采购品种、凭关系进货的套路,采取了主动收集供求信息,主动与供货商和生鲜产地联系供货的流程创新。
古远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促销梯次
实战证明,只有控制畅销品总量,才能精选单品;也只有精选单品,才能紧跟行市做足毛利,以我们生鲜处的水果柜组为例,用畅销品带动高毛利商品的策略主要体现在,上市不同时间段采取波浪式的“梯次组合定价法”。也就是,对于重点主推单品,要做到第一时间上市,并在这一阶段做足毛利,即通过引进时间的精确掌握而将高毛利商品转化为畅销品。
同时,进入旺季后在市场上以及对手店到处都有该单品销售的时候,超市已将该品类作为
C
类的低价畅销品和促销品进行自动递推,用来冲销量、带人气,从而引领高毛利商品的销售。
这意味着,一项从高毛利重点主推角色退出的AB类商品,将自行滚动成为
C
类促销品,并以其自有的特价促销势头助推新登场的高毛利
AB
类产品的人气和销售。为此,生鲜区的陈列特别注重高毛利商品与促销品的关联性陈列。
做好了以上定价和关联陈列后,特价促销品也就不再是为特价而特价了。这不仅会避免无谓的牺牲毛利,更使整个卖场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促销梯次。这看上去就像一个产品金字塔一样:AB类的高毛利产品占据了塔尖——对接着商圈内目标顾客群最关注的品质和价值;
C
类产品则以物美价廉成为支撑塔尖的塔底,不仅兜揽了不同层次的顾客群,还还原了诚实惠客的门店形象,培养了顾客对门店的依赖性和忠诚度,更给对手店形成实质性的跟进压力。有的顾客甚至为此而形成习惯,每次下班都要到超市看一看,我们生鲜区有什么高品质的新货或新的特价促销品。
林威:我们的四点经验
提高毛利率可以从提高总毛利额和降低总销售额考虑。但一提到降低总销售额,有人会认为这是错误的,是与业绩考核目标相违背的,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对于超市运营来说,重要的并不是销售额,而是毛利额。
如何使高毛利商品成为畅销品,如何实现高毛利商品的带货?我们的心得主要有
以下四点:
主次是否分明,看全年计划;主推是否成功看采购流程;口碑是否助力看品质创牌;梯次是否带货看价格组合。
从实战经验看,能够把以上四项执行到位,你会发现生鲜预算中的销售目标其实很容易实现。
声明:
超市周刊公众号所发稿件、图片均用于学习交流,并会注明稿件作者和来源,若稿件涉及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安排删除。
◎ 编辑:东风 执行主编:王彩霞
◎ 热点投稿:13716921512(艾米)
◎ 广告策划:18611185635(邢忱)
◎ 专业培训:15010621527(陈敏)
◎ 咨询项目:13810589361(高伟)
◎ 国际考察:15010621527(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