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中学生通过阅读散文提升思维能力和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并推荐了一套名为“大师与少年”的系列散文书籍。该书籍集合了林清玄、张晓风、琦君三位当代作家的散文经典,采用全新的装帧和风格突出的水彩插图,旨在帮助中学生拓宽阅读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散文作为一种记叙性文学体裁,具有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特点,成为中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套书籍集合了林清玄、张晓风、琦君三位当代作家的散文经典,采用全新的装帧和风格突出的水彩插图,适合中学生阅读。书籍内容涵盖了国学诗词、美文品读、生活哲学等方面,有助于拓展思维能力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位作家的散文各有特色,多次入选教材和考试阅读。他们的作品注重表达真情实感,传递生活哲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课外认真阅读散文的孩子,思维格局和同龄人会有所不同。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雪融化后是什么?”
绝大部分学生会回答是水或水气,只有一个学生回答:“是春天!”
相信大家和诗词君有同样的感受,
散文能培养学生富于感发,善于联想的思维能力。
被散文喂大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水平都不会太差!
不只口头上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平时的写作能力也是教学上的重头戏。
就连学校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教学上,也都鼓励学生能够在课外,
有意识地从写作的角度多研读一些好的文学作品
,这样才能弄清楚课文和范文生成的奥秘。
散文
这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性文学体裁
成为了中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提升感悟能力的有效途径。
散文的
用词、修饰都有可学习之处
。散文不光有意象或者风景的描写,也有接地气的民俗风貌描写,还有对人生的感悟等等。
散文篇幅不长,哲理性或者结论性的文字比较多,因此也就特别适合中学生
课外拓宽阅读
。
然而很多人不喜欢散文,是因为现在的散文,修饰痕迹过重,让人只觉得好美,却不能让人惊艳。
而真正经典的散文,其实还是掌握在大师的手里,他们的散文作品经过岁月的捡炼,
才是
真正让人
一眼就觉得“美得不可思议”,并还能从中得到感悟以及美学滋养。
因此,诗词君找来了这套
“
大师与少年
”系列
美书
三册
,它集合了
林清玄
、
张晓
风
、
琦君
3位当代作家的散文经典,一家一册。
由知音动漫匠心打造,采用全新的装帧,风格突出的水彩贯穿其中,让中学生在一本精彩绝伦的书本中就能读懂大师散文经典。
集结现当代散文大家国学诗词新作
文章曾多次入选教材、中高考作文阅读
几乎每个学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上,都会读到林清玄、张晓风和琦君的名字,他们就像活在教材里的鲁迅般地存在,也是语文课本里的常驻客。
林清玄以散文成名,连续十年雄踞
“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榜单,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家
”
。他的散文以
恬淡自然,蕴涵佛理自成特色。
他赏析诗词,朴素的语言里透着隽永,
在最细腻的内心感觉中把你打动。
据说,有次林清玄去成都演讲,收到一个漂亮女生塞给他一封粉红色的信。他暗想这应该是一封情书吧。演讲结束,回到酒店的他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信。
信中写道:“林老师,我从小就拜读您的文章,非常崇拜您。没想到今天见到您,发现您很像周星驰电影里的火云邪神,真是相见不如怀念啊!”
林清玄在回信中写道:相见也美,怀念也美,你长什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头皮里的东西。
这就是林清玄,幽默但又有着大智慧。如果化用李白的一句七言诗,便是: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张晓风散文获奖无数,被
余光中盛赞“亦秀亦豪的健笔”
,蒋勋更盛赞她的文字像沸水中复活的春茶;席慕蓉把她带给人的力量形容为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
她对国学更是有着深切的喜爱,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
琦君前有小说《橘子红了》久负盛名,后有散文文风温柔敦厚、哀而不伤、圆润大气。她是台湾畅销的当代女散文家,被誉为
“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
她少年接受旧式塾师教育,大学又师从夏承焘先生,专攻古典诗词。她的作品也有不少以诗词叙事。
这3位大家的散文堪称当代中文经典,多次入选华语教材和中高考阅读。现在,
他们的诗词与国学散文作品,也值得作为中学生拓展思维能力的课外读物。
聚焦诗词与国学、助力写作
真正贴近中学语文教学
▼
1、林清玄带你探幽诗词秘境
:
首次
集结林清玄关于诗词的作品 42篇
,
包含对
130首古诗词的精辟解读,汇聚成一本
《此生平仄终成诗:林清玄说诗词》
。
这本书有林清玄关于唐诗的作品《问刘十九》,关于宋词的作品《浪淘沙》,关于诗经的作品《国风·柏舟》等传统名篇,也有对诗词进行解读的《合欢山印象》 《今夕,何夕?》《至死靡他》等。
融情于诗词,让读者与古人一起,感悟四季有情,感恩自然馈赠,感怀青葱岁月,感喟历史沧桑。
醉美诗词课,也是美好生活与哲学课。
林清玄在书中用质朴清新又空灵流动的文字,结合他独到的生活智慧,解读了古诗词包含的
深远禅意
。
相比各类教辅书籍对于诗词雷同的挑选以及对诗词千篇一律的解析,林老师对于诗词的见解正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清流,
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的同时,拓展他们的人生境界。
书中还对
诗词与好句
单独摘录
,
重点更突出,阅读更高效。
2、
张晓风
邀你品国学之美:
《等待春天的八十一道笔画》由
张晓风老师全程参与制作,
封面、书名、内文亲自审定
,
部分篇章于2018年夏天全新修订。
常读常新、精益求精。
这本书书首次集结国学美文:
说汉字、讲诗词,传递中华生活美学。
也是张晓风国学美文的
精华本
。
张晓风用耐心和“魔法”,从“汉字的层层诗心”入手,用学生们易于理解的方式剖析古诗词中的深意。
书中一个字、一首诗、一阙词就能带动学生们在评赏中“驻足”,让学生们既能学到传统诗词,不断
刷新国学题库
,也能从优美的文字中,
学到遣词造句
的本领。
此外,文中金句单独摘录,使阅读高效,
助力写作
。
1.也许是远岫含烟,也许是新秧翻绿,也许雕鞍上有人正起程,也许江水带来归帆……世界是如此富艳难踪,而我是那个在一瞥间得以窥伺大千的人。
2.所谓小人物的一生,也不过是那么小小的一只钵子,里面装着小小的豆子。而所谓少年就是那种欢欢喜喜地站在街头的心情吧!好天好日,好风好鸟,我们觉得跟每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有一段好因缘。
3.既不是逞能地去霸占万物,也不是无能地役于万物,只是一个欢欢喜喜的孩子,走在欢欢喜喜的阳光里,觉得眼前一切鸟兽虫鱼花树草木全都与自己有亲有故的那种心情。
4.生活过,奔驰过,四顾茫然过,在偶雨时欢欣若狂过——这就是那具骆驼或那具马尸的一生吧?不,这就是一切有情有识的生物的一生吧?
5.剪水为衣,抟山为钵,山水的衣钵可授之何人?叩山为钟鸣,抚水成琴弦,山水的清音谁是知者?山是千绕百折的璇玑图,水是逆流而读或顺流而读都美丽的回文诗,山水的诗情谁来领管?
3、琦君领你沉醉在江南小梦里:
林海音写活了老北京的“城南旧事”,而琦君描绘的独一无二的江南风味,处处洋溢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好气息。
既写出了旧时江南水乡一个传统家庭的点点滴滴,同时又于润物细无声中讲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书中收录有《春酒》、《桂花雨》、《金盒子》等多篇入选过各版本中小学教材的篇章。
文章所展现出的功力以及独特气质对当代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知音动漫匠心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