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金研究院
中金研究院作为中金公司一级部门,定位于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型高端智库,支持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参与国际政策讨论和交流,并为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建言献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乐游上海  ·  蛇年第一波!上海二月观展指南来了 ·  昨天  
超级数学建模  ·  研究生和导师恋爱了,又分手了...发帖问课题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金研究院

CGI“一带一路”观察 | 各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3.1-3.15)

中金研究院  · 公众号  ·  · 2024-03-15 08:00

正文


>> 本期摘要 <<


焦点探究

全球人工智能(AI)技术快速演进,各国加快推出AI相关政策,积极提升本国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的国际竞争力。2月8日,美国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AISIC),旨在支持安全可靠的AI开发和部署。2月2日,欧盟27国代表投票支持《人工智能法案》文本,标志其向立法监管AI迈出重要一步。3月7日,印度政府批准12.5亿美元投资,用于支持计算基础设施和大语言模型开发、资助AI初创企业等项目。

区域动态

新加坡 拟建立新的研发转化平台并增加拨款,促进半导体、核糖核酸药物、医疗器械及机器人四个关键领域的发展

印度 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署贸易和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后者承诺向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印度则将在制药等领域采取关税减免措施。

欧洲央行 3月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并认为今年欧洲经济增长将放缓,将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6%。

巴西 2023年GDP增长2.9%,主要得益于农业的推动,包括大豆等大宗商品出口形势良好,政府预计该国2024年经济有望增长2.2%。



焦点探究




焦点探究:各国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图片来源:摄图网


人工智能(AI)是人类发展新领域[1]。2017年以来,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等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相继发布AI研发战略,结合本国国情谋划AI未来发展路线,对其发展方向及优先领域进行系统布局[2]。当前,全球AI技术快速演进,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各国近期加快推出AI相关政策,积极提升本国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

2023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总统行政令,为AI安全制定新标准。该行政令要求,美国最强AI系统的研发人员需与政府分享其安全测试结果及其他关键信息;完善相关标准和测试工具;制定严密的合成生物检查新标准,防范使用AI设计危险生物材料的风险;建立检测AI生成内容和验证官方内容的标准和最佳实践;建立先进的网络安全计划,开发AI工具查找和修补关键软件漏洞;研发制定“国家安全备忘录”,指导AI和安全方面的进一步行动[3]。

11月1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出席英国AI安全峰会期间宣布,美国将成立自己的AI监管机构。新成立的“AI安全研究所”隶属于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雷蒙多称,“该组织的目标是与其他国家设立的AI安全组织密切合作,评估前沿AI模型已知和新出现的风险”[4]。次日,美国国防部发布《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采用战略》,以整合2018年的AI战略和2020年的数据战略,继续推动国防领域数字化转型[5]。

2023年11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其首项AI战略,计划推动该部门在AI创新、基础设施、政策、治理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应用。该战略提出四项有利于增强美国国务院AI能力行动目标和发展方向:(1)投资安全的AI基础设施;(2)培养接受AI技术的文化;(3)确保AI被负责任地应用;(4)促进创新。美国国务院方面认为,通过实现四项目标,其将“负责任和安全地利用可信赖的AI的全部能力,以推进美国的外交工作,塑造国家治理的未来。”[6]

今年2月8日,美国宣布成立美国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联盟(AISIC),旨在支持安全可靠的AI开发和部署。该联盟已获得200多位领先的AI利益相关实体的支持,如初创公司、社会组织和学术团队等,并将与来自志同道合国家的组织开展合作。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表示,制定安全标准、保护创新生态系统是该国AI发展工作的两个关键目标[7]。

欧盟

欧盟在AI领域布局较早。2019年起,欧盟陆续发布AI伦理准则,出台《人工智能白皮书》,发布《人工智能责任指令》提案等[8]。2024年1月24日,欧盟委员会推出一揽子措施,支持欧洲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开发符合欧盟价值观和监管规则的AI。具体措施包括:使用并升级专用于AI的超级计算机,以实现通用AI模型的学习和训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持算法开发、测试和评估;在委员会内部设立AI办公室,确保区域层面AI政策协调;通过Horizon Europe和Digital Europe项目为生成式AI提供财政支持等[9]。

2024年2月2日,欧盟27国代表投票一致支持《人工智能法案》文本,标志欧盟向立法监管AI迈出重要一步。该法案后续仍需要提交欧洲议会批准。如果获得批准,相关规则将分阶段实施,其中一些禁止性规则将在该法律通过六个月后生效,与通用AI模型相关的某些规则将从2025年起适用[10]。法案围绕AI系统的开发、投放及使用制定了监管框架,采用基于风险的规制思路,为不同风险程度的AI系统施加不同的要求和义务。其中,严格禁止对人类安全造成“不可接受风险”的AI系统,为“高风险”AI系统规定具体要求和相关主体义务,并为生成式AI制定透明度要求[11]。

英国

2023年10月26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将成立AI安全研究所。这一机构旨在提高对AI安全的认识,仔细检查、评估和测试新型AI,探索从偏见和错误信息等危害到最极端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12]。11月1日,英国主办首届全球AI安全峰会。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印度等28国及欧盟签署《布莱切利宣言》。这是全球第一份针对AI这一快速新兴技术的国际性声明,关注对未来强大AI模型构成人类生存威胁的担忧,以及对AI当前增强有害或偏见信息的担忧[13]。

2024年1月18日,英国中央数字与数据办公室(CDDO)发布英国政府生成式AI框架。该框架旨在为政府和公共部门安全可靠地使用生成式AI提出指导,并提出应注意的十大原则:了解生成式AI及其局限性;合法、合乎道德、负责任地使用生成式AI;确保生成式AI工具的安全;在适当的阶段进行有意义的人工控制;了解如何管理生成式AI的整个生命周期;使用合适的工具;开放合作;在初始阶段与商业伙伴合作;构建和使用生成式AI所需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将这些原则与相关组织的政策结合使用,并提供适当的保证[14]。

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曾于2019年推出全国人工智能策略(NAIS),在交通物流、智能市镇与邻里、医疗保健、教育,及保安与安全的五大领域里,大力推动AI科技的运用,促进经济转型并改善人民生活。2023年12月4日,新加坡发布NAIS 2.0,对2019年的战略进行升级。该策略目标有二:把AI运用于人民健康和气候变化等全球重要领域,以应对和克服这个时代的需求与挑战;以及让新加坡人民与企业具备能力和资源,在AI发达的未来能发挥所长与蓬勃发展。

同前一版相比,NAIS 2.0有三项改变,除了强调人民须懂得AI、而非仅视AI为一种机遇外,也强调人民与企业应有当全球AI领军者的远大抱负。根据NAIS 2.0,新加坡政府计划吸引与培养人才、强化AI起步公司的生态系统、培育本地的AI社群、确保监管环境切合AI发展所需等。特别地,新加坡政府计划将当地的AI从业员队伍扩大到1.5万人,并打造一个具标志性的基地,便利AI创作者和从业员的交流协作[15]。

印度

2023年10月14日,印度发布《印度人工智能2023计划》报告。该报告阐述了印度政府设想的该国AI战略的支点,反映出印度政府对推动当地AI发展全面且积极的态度。报告还就印度如何利用人口红利,发挥其作为IT超级大国的优势,进一步推动AI技能在该国的渗透,加强印度的AI计算基础设施,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支持AI创新提出了建议[16]。

2024年3月7日,印度政府批准1,030亿卢比(约合12.5亿美元)投资,用于支持AI项目发展,包括开发计算基础设施和大语言模型,资助AI初创公司,以及为公共部门开发AI应用程序。印度政府表示,项目将着重提高数据质量,发展本土AI能力,吸引尖端AI人才,加强AI的伦理监管等[17]。




区域动态


01 东亚与东南亚 <<<

新加坡创建新的研发转化平台,促进四个关键领域发展。 新加坡政府官员近日表示,该国拟创建新的研发转化平台并增加拨款,促进半导体、核糖核酸药物、医疗器械及机器人四个关键领域的发展。在半导体领域,新加坡将成立半导体技术转化创新中心,投入约1.8亿新币预算推动半导体领域新的加工技术的合作和转化。此外,政府拟拨款9,700万新币推进核酸药物开发计划,投入3,800万新币打造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中心,并向全国机器人计划(National Robotics Programme)拨款6,000万新币。 □联合早报 [18]

越南与澳大利亚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3月7日,越南与澳大利亚宣布建立越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达成11项合作协议。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澳方正在实施至2040年东南亚经济战略,其中涉及加强越澳贸易合作、促进两国投资等多个领域。越南总理范明政将越澳关系的新框架概括为“六个更加”,覆盖政治外交、经贸合作、科技创新、教育培训、民间交流与国防安全等方面。双方同意加强两国在教育培训、劳务和就业等领域的合作,并同意将越澳安全对话级别提升至部长级。 □越通社[19]

低价进口商品导致泰国企业营收下滑。 泰国工业联合会调查显示,低价进口产品已对泰国企业造成冲击。在调查的46个行业的234位高管中,65.8%的受访者表示由于低价外来商品的竞争,过去一个月的销售额有所下降,降幅从10%左右到30%以上不等。其中受影响较大的行业包括电器、食品和化妆品、纺织品和时尚产品、建筑材料和机械。受访者普遍呼吁泰国政府取消低价进口商品免税政策,并加强对这些商品的安全筛查。 □泰国国家报[20]

东盟举行第30届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 3月8日,第30届东盟经济部长非正式会议(AEMR-30)在老挝举行。据东盟秘书处报告的数据,2023年东盟GDP增长4.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1%。会议重点讨论了《东盟货物贸易协定》升级谈判情况、《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定》谈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升级,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落实情况等,并确立了2024年经济领域的优先事项,包括贸易便利化、海关、投资、金融、竞争、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等领域,同时批准了东盟服务便利化框架。 □越通社[21]

02 南亚、中亚与中东 <<<

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署贸易协定。 3月10日,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签署贸易和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EP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是由冰岛、列支敦士登、挪威和瑞士组成的政府间组织。根据协定,EFTA承诺向印度投资1,000亿美元,旨在帮助印度在未来15年内创造100万个工作。相应地,印度则将在制药、化工产品与矿产品等领域采取关税减免措施。印度总理莫迪表示,协议将促进双方在数字贸易、金融服务、生物技术、清洁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 □印度快报[22]

沙特阿拉伯2月PMI回升至57.2。 标普全球发布数据显示,2月沙特PMI上升至57.2,相较1月有明显改善,达到2023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机构经济学家认为,非石油行业,尤其服务业与建筑业的推动,是促进沙特PMI回升的主要原因。此外,外部需求的增长与本地产业的较强竞争力也推动新出口订单小幅反弹,或有望进一步促进该国生产与就业扩张。 □阿拉伯新闻报[23]

土耳其2月通胀升至67%。 土耳其政府发布的数据显示,该国2月CPI同比通胀率超预期攀升至67%,CPI环比上升4.53%。其中,餐饮和酒店、教育、食品和非酒精饮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土耳其财政部长表示,受基数效应与加息政策延迟性影响,未来几个月该国通胀或仍将居高不下,预计在一年后或得到缓解。自2023年6月以来,土耳其央行已累计加息3,650个基点,但目前已暂停加息,并认为45%的利率水平足以遏制通胀。 □阿拉伯新闻报[24]

03 欧洲 <<<

欧洲央行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3月7日,欧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宣布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公告指出,欧元区关键利率在足够长的时间内保持不变,将有助于实现2%的中期通胀目标。同时,欧央行认为由于欧洲短期内经济活动仍将低迷,今年该地区经济增长或将放缓,并将欧元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0.6%,2025年和2026年的增长预期分别调整为1.5%和1.6%。 □欧洲央行[25]

欧元区2月PMI为46.5,连续20个月低于荣枯线。 标普全球发布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从上月的46.6下降至46.5,虽高于预期的46.1,但已连续20个月低于荣枯线。此外,欧元区的工厂已连续第9个月裁减员工,新订单指数连续22个月位于收缩区间。德国汉堡商业银行经济学家表示,欧元区长达一年的工业部门萎缩仍未结束,这主要是由于德国、法国两大经济体的经济不振。 □路透社[2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