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产业智能官
用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美股投资网  ·  英伟达黄仁勋首谈DeepSeek:投资者搞错 ... ·  13 小时前  
爱股君2020  ·  今夜,暴涨了! ·  3 天前  
超短龙补切  ·  大帅晒出3亿账户 ·  4 天前  
超短龙补切  ·  大帅晒出3亿账户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产业智能官

杜明芳:人工智能城市趋势研判与挑战分析

产业智能官  · 公众号  ·  · 2019-09-18 01:08

正文


人工智能城市趋势研判与挑战分析


文|杜明芳 博士


1 发展态势

2019年Gartner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未来5-10年人工智能将是影响社会、民生、商业、产业的重要技术。

来源:Gartner

目前,人工智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已初步呈现出以下乐观态势:

(一)人工智能在城市中的 应用 正向纵深和广域两个维度发展,逐步渗透各细分领域 覆盖实体经济和 金融 等诸领域。

(二) 互联网 、电信运营商、基础设施、金融等 巨头 涌入 正在 快速推动我国 人工智能城市 发展

(三)面向人工智能城市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所形成的产业规模急剧扩大,成为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人工智能城市正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四)国家政策对人工智能城市给予重大倾斜,各级各地政府财政加大对人工智能与新型智慧城市的投资,为人工智能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人工智能城市与 区块链 的结合正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助推 深度城市 价值互联网 的加速形成。

2 发展趋势研判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工智能城市的需求将越发迫切,人工智能对城市发展的拉动效应将越发明显,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 “AI+”也将成为新常态。本 综合以上多方面的调研分析数据及实证研究,预测我国未来人工智能城市的发展趋势如下:

(一) “人工智能 城市 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新形态,是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载体。

在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的出现给 城市 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 “互联网+”基础之上,伴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及 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自身 的发展, “人工智能+” 将成为影响 新经济 、新 业态 、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础性因素 ,越来越多的 城市细分 行业 领域 开始 积极 拥抱人工智能,用 “人工智能+”助力 城市向深度智能化方向 发展 ,同时我国的智能经济形态也正在加速形成, “人工智能 城市 必将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城市转型升级的绝佳选择

(二) “人工智能+ 城市 将培育一批新业态,各细分领域将成为独角兽企业的聚集地。

“人工智能+ 城市 ”作为 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形态,其催生的 新经济业态已经开始萌芽,越来越多的 企业 开始 投入这片蓝海,已经初步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格局。 “人工智能+ 城市 ”产业 吸纳了数量众多 的优秀创业公司 ,各细分领域在短短几年内便已涌现出大批的独角兽企业 这些企业已具备 成熟的 行业经验、专业的 团队配置、 卓越的 技术能力、健康的 资金 流等,受 资本方的 高度 认可。 “人工智能+ 城市 ”作为 极具发展潜力的 产业,将 继续 成为独角兽 的诞生地、培育地、聚集地,在造就一批服务于城市的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的同时自然培育出一批具有智能基因的新业态。

(三)基础创新、人才培养将成为支撑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来看,虽然相关研究表明 中国 的人工智能学术成果占全球一半以上, 中国的智慧城市市场容量全球最大, 总的来看, 中国 人工智能技术 的原始创新以及应用集成创新方面 仍落后于全球一流水平。 中国正在集各方力量培养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方面的专业人才,已 数量 积累和 规模拓展 上有 具备 一定优势, 部分细分领域 也已取得世界 领先成果,相关研究投入 正在 不断加大,但整体上的人才储备 、技术积累与我国城市发展的需求之间仍存在很大差距,如果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及时跟进解决,这 将成为制约 我国 人工智能 城市 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人工智能城市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度跨界融合与集成创新。

人工智能 城市是综合了人工智能和城市两大领域的产物,本身具有交叉创新的基因,因此只有通过深度的跨界融合才能真正做好。一方面需要智慧城市行业领域知识经验的投入,另一方面则需要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知识经验的投入。未来更需要的是:针对智慧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即以问题为导向,推进 专用人工智能 通用人工智能 、综合人工智能发展演进 通过集成创新不断推动 人工智能 城市向 更高层次发展

(五)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垂直领域市场进入空间巨大。

从前面的调研分析可清晰的看到,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各垂直领域的应用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技术落地场景的尝试尚处于探索时期,但其表现出的资金吸纳能力、价值再造优势等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 人工智能 +智慧城市垂直领域的应用已普遍被公众接受,并受到重点关注和支持,这为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工智能 建立在芯片、 传感器 物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智能计算基础之上,因此未来 人工智能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 1)以人工智能为牵引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一代智能制造的融合 创新 ,以及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2) 人工智能 城市 产业链 及产业生态构建;( 3) 人工智能 产业与智慧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机融合。目前, A I算法 、芯片及相关 传感器 是人工智能城市产业链的奠基性技术和核心要素,但恰恰是产业生态中的短板。 中国的传感器 技术相比世界先进水平仍 相对落后,温度 湿度 声音 味觉 嗅觉 触觉 视觉等人工智能核心传感器 的原始性创新、研发及应用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A I 核心算法方面,国外研究机构仍占据和引领世界研究前沿,我国仍处在应用梯队行列,在算法原始创新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仅在 A I 理论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因此,未来以下几方面会是市场刚需,具有巨大发展潜质:( 1)A I 基础层的原始技术创新;( 2)过去若干年城市大数据发展同时带来的行业痛点的改进策略;(3)A I 在更加精准城市场景中构建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价值互联网。

3 挑战分析

建国至今近七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城市迅速崛起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 同时 ,应 深刻意识到,中国 新型智慧城市发展 进程 中仍 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 城市规划不合理 产业结构不协调 、智能化程度不高 等问题。 相较 发达国家 80% 城镇化率水平,中国目前 58.52% 城镇化率 与之尚 有较大 差距 。而这些问题,正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机遇。

当前中国 新型智慧 城市 发展存在 大战略性弊端:一是在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城市化明显滞后于 发达地区 ;二是中国的 新型智慧 城市 建设 进程中,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有效协同与平衡仍做的不够理想; 三是中国的 新型智慧 城市 在高速发展的先期往往注重的是 规模 而忽视了深度 付出了 资源和环境代价,呈现出粗放式生产的非集约 是中国 新型智慧 城市 “智能+”尚未真正被提上日程

“人工智能+城市”的行业痛点广泛而深刻的存在,这也是本行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总结如下:

(一) AI 落地城市应用的协作链复杂,缺乏有效的管控方法。

A I 落地应用到城市场景,至少需要从 A I 产品研发开始着手,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链至少包括:软硬件供应商、研发单位、检测认证单位、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施工监理方、运营管理方、政府主管部门、投资方。因此,精准的定位一款 A I 产品,且成功研发应用到智慧城市领域,并不是十分简单,任何一个关键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失败。目前,这个领域可落地的风险防控及流程管控方法还有待探索,区块链的出现虽然可以部分的解决问题,但融入行业尚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企业 AI 新项目投入带来不确定性,能够削弱不确定性、有效进行风险控制与预测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

新领域总是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对于 A I 城市这个新领域,由于其技术门槛高、应用场景复杂,更是增加了其不确定性。无论是互联网巨头企业、实力雄厚的国企,还是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如何应对这种新项目不确定性问题。广大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人才引进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有限,很难负担起因人工智能新项目投入带来的成本增加,特别是在项目产生的提升效果及产生的效益不确定的情况下,这种投入、成本、收益之间的平衡就更加变得不好掌控。这些不确定性实质上会影响 A I 融入智慧城市领域的速度和质量,继而会影响行业发展速度和质量。

(三)城市大数据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城市 AI 如何不受其影响尚无明确答案。

经过十余年发展,智慧城市大数据行业取得了骄人的成就,有效的推进了城市信息化、数字化革命,但同时也暴露出新的问题,具体来讲有:数据量庞大后引发存储、维护、处理成本增大;由于数据采集阶段没能很好的进行数据专业化筛选和清洗,造成数据大而不精,挖掘有效信息困难;大数据安全存在巨大隐患;大数据过度透明化对数据连接方的隐私造成威胁。城市 A I 以城市大数据为基础, AI能否有效避免大数据新问题带来的连带负面效应,目前尚无很好的办法。



作者简介
杜明芳,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中国投资协会、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专家委员。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国家重点实验室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博士期间从事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方面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曾在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访学。研究领域包括:智能控制、智慧城市、工业4.0、智慧建筑、机器视觉、无人车及车联网、BIM、数字经济、智慧治理。



【AI城市智库】原创 。欢迎转发,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AI城市智库简介

AI城市智库】 我们的动力源自专业理想与贡献社会的价值观, 作为专业志愿者团体, 信守非盈利原则,帮助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化。我们擅长并重点推动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 智慧工业,智慧交通,绿色智慧建筑,智慧能源,城市安全,工业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我们擅长的技术包括:AI、5G、物联网、自动化、大数据、云、区块链。至今我们已经 推送1000余篇专业微文。感谢您对我们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欢迎地方城市、企业、个人加入我们,可申请分支智库代理。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择优推荐代理参与教育、科研、工程、标准、联盟、出版、活动等。

加入AI城市智库

【AI城市智库专业社群. 会员 招募中!期待您的加入!(免费) 如果您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能经济工作,想要加入专业化学习组织和行业生态圈,欢迎您加入!j入群或加入平台成为智库会员方式:(1)关注本号或添加秘书微信smartcityccid。(2)回复“申请会员”及姓名-单位-职业.。审核通过后可加入。 会员申请表填写请点击文末左下方“ 阅读原文 会员申请表单地址:https://jinshuju.net/f/ELnSLi

加智库秘书微信,引导入群或入会

寻找同频段的人......


AI城市智库原创(2019年)

智库原创 杜明芳:光纤传输及其与 5G 的组合应用研究

智库原创 杜明芳:工业控制网络之CAN总线详解
智库原创 绿色智慧城市 5G 能源互联网白皮书( PPT 版)

【《 中国工业内参 专访 杜明芳:车路协同是制约无人驾驶发展的一大障碍

中国城市报 杜明芳:从单系统透视城市智慧特征

原创论文 杜明芳:基于 OPC 和多进程的集成系统网关设计研发

雄安数字城市 杜明芳:未来智慧城市新形态 —— 可信人工智能城市

原创 杜明芳: ARM& Linux 架构下智能门禁控制器以太网接口开发

中国交通信息化论坛报告 杜明芳: 5G-V2X 敏捷车联网助力城市泛在智能物联网建设( 50 PPT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