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启动仪式上,该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校近视防控的创新实践。近年来,该校建立起“监测-干预-宣教-环境-家校”五位一体综合防控体系:每学期开展全员视力筛查,动态更新电子视力档案,数据实时推送家长;通过主题班会、护眼长廊、国旗下讲话等形式普及科学用眼知识;投入专项经费升级教室照明系统,配备可调节课桌椅,严格管控电子设备使用时长;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强化家校协同共管。
启动仪式后,由相关部门联合组成的专家团队一行十余人深入校园实地调研,重点检测了教室采光、课桌椅高度适配性及户外活动场地。检测结果显示,教室照度均达到国家标准,每间教室设有2米用眼警示线和远眺图;操场上,学生们正进行“阳光大课间”特色活动,将九位护眼操、穴位眼保健操与足球等特色体育锻炼相融合,获考察组高度评价。“从环境到课程设计,学校将护眼理念贯穿于细节,为近视防控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专家团队一致表示。
在专题研讨环节,相关部门联合确定《“无近视空间”打造实施方案》,明确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无近视空间”标准化改造工程,引入视觉环境一体化理念;二是健康管理工程,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视力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组建医教融合专家团队,在校内推行每日15分钟护眼行动,并为视力异常学生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三是素养提升工程,通过家长课堂、教师培训等途径,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医疗”联动的健康管理体系。
武汉市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是关乎国家未来的重大公共卫生课题。试点工作需强化部门协同,建立疾控、医疗、学校、家庭“四方联动”机制;针对不同年龄段精准施策,将防控成效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管理。下一步,各责任单位要按照“环境改造先行、数据监测支撑、教育干预跟进”的路径,持续推进教室照明升级、健康档案数字化、护眼课程开发等工作,为学子打造“清晰视界”。
按照工作部署,3月18日下午,洪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高级站点的专家团队,对建和分校的一年级学生开启了首轮视力综合筛查。“作为全市近视防控先行区,我区于今年2月率先在幼儿园试点基因筛查与AI监测技术,此次小学阶段创新实践将进一步拓展防控维度,为‘健康武汉’建设注入新动能。”洪山区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