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成功的投资人”找一个模板,
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
童士豪,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童士豪,中国台湾人,83年小学毕业就移民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拥有 3 年投行、3 年PE(私募股权投资)、5 年创业、13 年VC(风险投资)经历。
在《福布斯》发布的2019年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里,童士豪排名全球第7。
截至2019年,童士豪共投过14家独角兽,包括小米、滴滴、Airbnb、Wish,小红
书等中外知名公司。
作为一位在电商领域的知名投资人,美
国App Store电商排行榜前20名中,他投资的占有4席
。
童士豪
童士豪在洛杉矶、新加坡等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生活过,
是硅谷第一批前往中国投资的VC投资人,并于2005-2013年搬到中国生活及投资。他专注投资具有国际化背景的创始人,并致力于帮助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梳理童士豪的投资案例后,会发现童士豪的投资逻辑有以下几个特点:
投资Wish:国际化视野的体现
Wish是童士豪在GGV纪源资本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它有着“美版拼多多”之称,其供货商是中国的中小卖家,而目标用户则是海外的草根阶层。Wish的商品大多是低价商品,这些商品由平台通过算法判断用户喜好后,再以信息流的形式推荐给用户。
Wish网站页面
在GGV投资之前,硅谷几乎没有投资人看好Wish。没有人觉得一个用户
有90%
是中低端、中国商品占9成以上、且绝大部分商品是自有品牌的电商平台能够成功。
但童士豪只花了20分钟,就做出了投资Wish的决定。这是为什么?
首先,童士豪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活经验,帮助了他以超于常人的视角去看待Wish。
投Wish前,童士豪在中国大陆生活了近10年,他了解到,尽管淘宝上有大量卖家,但涉足海外市场的,其实只有不到1%。而在美国成长生活的经验,又使他熟悉美国人的消费习惯:
美国用户付费意愿高,不那么喜欢比价,因此
,
国外的电商竞争环境不如国内激烈。
同样的商品,可能售价更高。
基于以上观察,童士豪判断,未来10年,越来越多的淘宝卖家会用各种方式,去拓展海外市场。但这一过程中,国内平台对海外市场用户习惯的把握,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Wish团队会有先发优势。
Wish的一个创始人在中国出生成长,对淘宝模式非常熟悉,另一个创始人则是来自东欧的犹太人,在美国呆了20年,对美国的市场很了解,对欧洲市场也不陌生。中西合璧的创业组合,保证了Wish能够在熟悉中国模式的前提下,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Wish的两位创始人
Wish也契合了童士豪将中国模式复制到美国的理念:主打中低端用户的经济模式在中国市场获得了成功,而全球的“屌丝”用户是中国的3到4倍。然而,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类似中国“屌丝经济”的模式却难觅踪迹。
如果一个懂国际化的团队,能将中国模式复制到欧美市场,那么,发展机会相当可观。
于是,童士豪果断投资Wish。截至2018年,Wish已经在全球拥有3亿用户,月活用户达到了7500万。Wish的最新估值超85亿美元,年收入超10亿美金。
除了Wish,童士豪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国际化布局。一方面,他继续挖掘中国模式的海外复制案例。2019年,他投资的办公即时通讯应用Slack在纽交所挂牌,成为第二家不经历IPO直接上市的公司。这家公司最打动童士豪的点在于——在当时的全球市场上,Slack最像微信。
Slack产品图
另一方面,童士豪也在密切关注中美之外更广阔的市场。例如他密切关注着印度,因为在消费级互联网和 SaaS 服务平台两个领域,在他看来,印度公司有机会跑出新的独角兽。
投资小红书:
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看准“社区+电商”模式
童士豪说过,“如果要按教科书教的投资方法来,我很可能完全不会投小红书”。
2013年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尚由“屌丝经济”主宰,“得屌丝者得天下”是主流观点,当时国内的线下奢侈品店的业绩也不甚理想。这些因素使小红书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争议:小红书的目标用户——喜欢海外旅游购物的“白富美”人群,在当时的中国是不是存在?假如存在,又有多大规模?增长速度又能有多少?更况且,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没有任何互联网经验,更别提电商经验。从以上的角度看,不投小红书是符合常理的。
但童士豪却不这样看。当时中国的苹果用户有1亿,高端手机的使用量也在持续增加。从高端手机的用户群来看,童士豪认为“白富美”群体不仅存在,而且量不小,群体规模增速也相当可观。
在童士豪看来,由于
中国经济正迅猛发展,随着人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的到来正是大势所趋。
新一代中国年轻消费者们出境旅游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境外消费购物频次也会提高,因此,他们一定需要一个平台来记录、分享自己的购物经验。
同时,
伴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海外购物逐渐成为了扩大中的新中产人群青睐的生活方式,跨境电商将成为新的消费形态,
小红书的发展模式也抓住了这一商业机会。
小红书“社区+跨境电商”的模式有别于传统电商的“货架”模式:小红书基于海淘购物经验分享形成的社区,聚集了大批有消费能力的目标用户,而社区优质的UGC内容,又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进行购买行为,“分享—购物—分享”的闭环保证了持续的交易行为。
小红书商城
在童士豪看来,小红书从社区到电商的转化率很高,而小红书的表现也验证了童士豪的判断。2014年底,童士豪带领GGV纪源资本对小红书进行投资。不到5年的时间,小红书就吸引了超过1亿用户,月度活跃用户接近3000万,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社区电商平台。
童士豪对于消费升级趋势下“社区+电商”模式的兴趣并非心血来潮。事实上,在投资小红书之前,他就投了马蜂窝。马蜂窝最初是旅游攻略分享社区,后来,又引入了旅游产品交易服务。
童士豪对马蜂窝的投资逻辑和小红书类似——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游和出境游的人数和频率在不断上升,用户在旅游过程中的分享意愿也很强烈,这样的社区,汇集的都是目的性较强的精准用户,
通过UGC内容进行引导和推荐,就有机会通过电商,完成产品和服务的交易闭环。
童士豪是小米的早期投资人,一些媒体称他为“雷军背后的男人”。
与去年风光上市的场景截然不同,在创业初期,雷军和他的小米并不被人看好。
为什么投资人不看好小米?
首先,有大环境因素。小米创业时,苹果手机风光无限,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大厂仍是主流,同时,深圳的一票山寨手机也在四处攻城略地。前有国外大厂,后有山寨机,市场很难看好中国推出自己的手机品牌。
其次,雷军硬件经验的缺乏也让很多投资人心生疑虑。第三,在当时,并没有案例和数据能够支撑雷军构想的小米生态体系。那时,放眼国内外,都找不到用互联网模式生产和销售手机的成功案例。除此之外,小米当时的价格还偏高。
然而,在小米只有4个人时,童士豪却力排众议说服团队投资小米。这笔看上去有些疯狂的投资,最终回报率却是886倍之高。
童士豪之所以敢投小米,一方面源于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敏锐观察。他认为,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生产大国,中国必然会出现自己的手机品牌。同时,在他看来,线下销售模式的效率已经变低,未来的销售新渠道一定在电商渠道,且一定是社交和电商结合的模式。而小米正是基于这样的模式,打造用户参与感,最终在线上完成销售。
雷军与小米
童士豪擅于以动态眼光观察CEO,在他看来,雷军做过电商,游戏、软件,互联网服务,也做过天使投资人。雷军的职业生涯既有实际项目操盘经验,亦有做考察项目的经验。在项目经验中,雷军形成了“超级用户”的品质——他注意细节,愿意听用户的声音,而这一点也是童士豪极为看重的特质。此外,雷军3年内的投资人经验,使得他具备了对宏观局势的观察和把握。
在童士豪看来,雷军对移动、社交和电商趋势的视野,比自己看得更远更细,“我不投他,投谁呢?”
童士豪投中滴滴也是基于类似的社会学视野。
在他决定投滴滴时,也不乏反对意见:项目非常烧钱,受国家政策影响大。而童士豪却认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北京这样一个千万人口级别的超级城市,城市交通一定会面临严峻挑战。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公共交通系统,这个时间少则10年,多则20到30年,周期太长了。
在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之前的空档期,滴滴具备缓解北京交通问题的可能性。而放眼整个中国,像北京这样面临交通问题的大中型城市不在少数,滴滴的发展空间是足够大的。
国际化胸怀、对消费升级趋势的洞察、以及社会学视野,形成了童士豪的投资逻辑。
以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出发,辅之以大量的项目经验,才有了今天童士豪在投资界的傲人成绩。
采访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复杂的问题,童士豪总能迅速做出回应,信息量庞
大,且条理十分清晰。
这恐怕就是一个成功投资人的特征吧:
思维敏捷,逻辑清晰,快速拆解信息、得出结论。
令我们印象深刻的,还有童士豪身上的那
股奋进。
节
目中,童士豪分享了对他创投生涯影响最深的一句话: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在台湾的非本地人”、“在美国的中国人”“在大陆的台湾人”,童士豪身上的三重身份,令他无论在哪块土地,都是不折不扣的“局外人”。尽管如此,面对着全球风投市场庞大的不确定性,他依旧扛住风险与压力,以“局外人”的身份,做出了无数个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