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学人集团
经济学人集团是分析国际商业及时事的主要来源。我们通过报纸杂志,会议商讨及电子服务等各种形式为您提供全方位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特朗普签令,防御“最大灾难性威胁”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面对特朗普,拉美首脑将紧急商讨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柯洁事件,韩国棋院道歉了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克宫:“普京和特朗普将亲自商讨”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卢卡申科:将部署‘榛树’导弹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学人集团

限时订阅商论,送《经济学人》圣诞特刊

经济学人集团  · 公众号  · 国际  · 2016-12-26 19:25

正文

                         点击关注“经济学人”,欢迎订阅并置顶





现下载并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全年,限时特赠2016《经济学人》英文圣诞特刊,截止至2016年12月30日。


2016《经济学人》圣诞特刊总结2016年全球政经、商业、科技领域大事,是一本总览全年亮点前瞻趋势珍藏版刊物


《经济学人·商论》是《经济学人》旗下首款中英双语APP,萃取《经济学人》在商业、金融、科技等领域的精华文章,为中国读者呈现全球视角深度分析,并鼓励中国读者批判性地思考中国和全球的重大议题





为什么印度族裔是美国最成功的少数族裔?《商论》12月刊书评《模范少数族裔》帮你解读。



免费试读

印度移民

模范少数族裔

印度人如何在美国获得成功




20世纪初,每年只有几百人从印度移民美国,生活在美国的印度裔仅有约5000人。但这个数字对一些仇外人士来说已经不少了。一个政府委员会在1910年得出结论:印度人是“最不受欢迎的亚洲人”,且美国西海岸的公民“一致希望驱逐他们”。


今天,出生于印度的美国人有200万,他们可能是美国最成功的少数族裔。与其他所有生于外国的主要族裔相比,他们更年轻、更富有,已婚比例更高,并受过极好的教育。在西海岸,他们是硅谷的一股强大力量;而在纽约周边也聚集着富有的印度人。《另外百分之一》(The Other One Percent)是对这种转变的由来所做的第一项大型研究,充满了详实的分析,在这个被严重忽略的课题上尽显权威。


印度移民人数众多,从加勒比到肯尼亚,全世界有2000到3000万印度移民分布各地。在殖民时期,许多印度人在1833年英国废除奴隶制之后作为劳动力移居海外,例如参与建造东非铁路的那些印度人。20世纪70年代,第二波移民工人在石油繁荣时期涌向了波斯湾。印度人移民美国的情况也许最不为人知。移民美国的人数在1965年美国放松移民规则之后开始增加,并在1990年以后飙升。如今,出生于印度的美国居民中有四分之三是在过去25年里移民而来的。


与所有移民群体一样,印度人在美国庞大的经济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美国的汽车旅馆有一半为印度人所有,他们主要来自古吉拉特邦。来自旁遮普地区的印度人则经营着洛杉矶大多数的7-Eleven加盟便利店和赛百味三明治店。印度人涌入美国的浪潮也与科技产业的兴起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印度放松了对私立大学的规定,使得理工科毕业生人数激增。 20世纪90年代后期对“千年虫”的恐惧推动这些毕业生融入全球经济——大批的印度工程师要么在次大陆远程工作,要么持工作签证前往美国,以确保在1999年12月31日午夜时钟敲响时计算机不会瘫痪。


今天,美国出生于印度的劳动力中有四分之一或更多的人在科技行业工作。在硅谷的弗里蒙特(Fremont)和库比蒂诺(Cupertino)等地区,印度裔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大约10%到20%的科技创业公司有印度裔创始人,有些印度人还登上了最大型公司的高层之位。微软的老板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出生在海德拉巴。Alphabet主要子公司谷歌的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则来自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


《另外百分之一》的作者小心避免了常见的陷阱,即从印度独特的文化这一角度来解释印度人在美国的成功。相反,他们认为这种成功的“核心就是一个筛选过程”。印度与美国不接壤,人们并不能直接穿越边境到美国。由于种姓制度、阶级分化和竞争激烈的教育制度的筛选,只有具备高于平均水平的财力和工作能力的人才有机会迁移到美国。大多数人都是持学生签证或是拥有大学学位才能获得的H1-B工作签证入境,然后获得居留权。这一签证制度起到了进一步过滤的作用。


尽管作者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让人们了解了印度移民鲜为人知的成功故事,但本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它几乎没有花什么笔墨来探索印度移民的黑暗面。渴望一窥故事另一面的读者应该购买2013年出版、由阿妮塔·拉加万(Anita Raghavan)所著的《亿万富翁的学徒》(The Billionaire’s Apprentice)。这本书精彩地讲述了内幕交易圈的故事,咨询公司麦肯锡前老板拉贾特·古普塔(Rajat Gupta)正是因此下台入狱。对他提出起诉的是一位备受尊崇的检察官,也是印度裔。


但作者确实触及了一个最引人深思的问题:这些光鲜的印度移民是如何影响印度本国的。美印两大民主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长期以来一直颇为紧张。但在其他领域,两国间的联系已越来越紧密。那些在美国社会里地位崇高的印度名人在印度国内就和板球大师及宝莱坞美女等完全非美国的形象一样受到追捧。印度政界精英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很可能是他们在1991年帮助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开放。印度大型科技公司在美国所获的数百亿美元收入对印度的国际收支也至关重要。过去五年里引领印度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新一代企业家几乎都受过美国的教育,或在美国科技公司工作过。


如果新总统上任后美国收紧移民政策,令美印双方互利的印度移民潮肯定会放缓——印度人是2014年最大的新移民群体,人数甚至超过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移民。这对美国和印度都将是损失。在这个新的民粹主义时代,《另外百分之一》是一本论述严谨、以事实为依据的书,分析了富有头脑和雄心的跨国移民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美国和印度的政客和政策制定者都应该好好读读。




《另外百分之一:在美国的印度人》

The Other One Percent 桑绰伊·查克拉巴蒂、德韦什·卡普尔、纳维卡·辛格

(Sanjoy Chakravorty, Devesh Kapur and Nirvikar Singh)著



《经济学人·商论》让您畅享金融、商业、科技领域前瞻洞见


订阅全年《经济学人·商论》,

即可免费获赠《经济学人》圣诞英文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