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USDA报告未对2024/25年度美豆各项预估做出调整,维持美豆3.8亿蒲期末库存预估不变,高于市场预期。同时报告维持巴西产量预估1.69亿吨不变,调降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300万吨至4900万吨,位于市场预估区间下沿,报告整体中性偏空。考虑期初库存后,2024/25年度巴西、美国以及阿根廷大豆供应同比增长约2270万吨,在南美大豆逐步收获之际,2月报告的发布令市场重新审视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基准预期,限制美盘上方空间。
Conab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巴西全国收割进度14.8%,周度环比增加6.8个百分点。未来一周,降雨集中在巴西西北部,中西部以及东部雨势一般,大部分区域周度降雨量预计不超过50毫米,有助于加快大豆收割进度。南部的帕拉纳州与南里奥格兰德州未来一周有望获得充沛降雨,其中帕拉纳州周度降雨量预计在25-65毫米,南里奥格兰德州预计在65-100毫米,有利于这些地区晚播大豆的生长。
本周阿根廷大豆优良率进一步走低,周度录得15%,环比减少2个百分点。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未来一周降雨依然较少,大部分区域周度降雨量不足15毫米,同时该省最高气温预计在32℃-37℃,进一步延续高温少雨的环境。科尔多瓦省、圣菲省以及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在未来一周有望获得不同程度降雨。科尔多瓦省、圣菲省南部周度降雨量预计在25-50毫米,圣菲省北部以及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有望获得65-100毫米的降雨。上述地区的降雨有望改善大豆生长状况,减缓优良率下降速率。
1月以来,市场围绕南美天气风险以及多边贸易政策变化展开博弈,CBOT大豆整体呈现宽幅震荡。短期来看,2月至3月是南美南部大豆生长关键期,降雨形势将主导美盘走势。在南美丰产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CBOT大豆上方空间将受到限制,但波动幅度还受到特朗普对外贸易政策表态的影响。
最后我们简单讨论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当前市场的定性判断是预期2025年美豆种植面积会下调,一方面是基于上一年度美豆价格持续下跌抑制农户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近期美豆/美玉米比价处于低位,种植玉米似乎更加有利可图。然而,一种潜在场景是,如果在4月下旬播种前,中美达成了类似2020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将有利于未来美豆出口,利好美豆价格,进而农户持有价格上涨预期后不一定会选择减种大豆。总体来说,2月农业展望论坛报告将给出初步指引,如果届时报告超预期下调美豆种植面积预估,短期有利于豆系商品走强,反之反是。
本周豆粕期价先跌后涨,此前由巴西收割延迟、一季度大豆到港偏少以及到港政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现货偏紧叙事,进而推高基差的逻辑在总量供应宽松的年份里未能持续下去。尽管现实端的供应相对偏紧给予了期现价格较好支撑,但在南美丰产格局下,产量增长导致的卖压终究会释放出来,近端供应偏紧反而会进一步打开远端供应宽松的空间。从McDonald统计的计划买船来看,2月至4月计划买船数量约3260万吨,暗示理论上二季度国内月均大豆到港量将在1000万吨以上,对远月大豆供应宽松的预期促使了本周豆粕05、07合约以及基差从高位回落。此外,近期持续上涨的豆粕价格亦降低下游饲料企业采购意愿,部分企业或选择下调豆粕添加比例以降低成本。同时在现货供应偏紧环境下,油厂和贸易商可出售的现货并不多,多是以高价计划合同为主,这也降低了下游采买意愿。
相较而言,我们理解现货基差与近月03合约短期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一方面该合约主要对应2024/25年度美豆到港,南美供应题材对其实质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近端大豆供应偏紧亦是事实,而潜在利空产生于短期是否会有百万吨级的储备大豆流入市场。
策略上,豆粕估值受南美天气风险、特朗普关税政策等外生变量扰动较多,单边交易难度较大。同时考虑到现实端2季度大豆到港压力,倾向M59、M79逢高反套,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当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可等待安全边际出现后再寻找机会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