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FC农产品研究
CFC农产品只是一群好奇大脑堆积的思维网络,只是碰巧遇到了农产品和金融衍生品的范畴,希望能长期站在少数人的立场,还你一个经得起推敲的真相,并顺带时不时牵扯出合乎逻辑的交易方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我国科学家成功创制辅酶Q10水稻新种质 ·  4 小时前  
CFC农产品研究  ·  特朗普签署关税备忘录 2025/02/14 ·  昨天  
宁夏市场监管  ·  春耕在即 您选肥料我支招 ·  2 天前  
CFC农产品研究  ·  【棉花纺谈】增仓反弹,棉花价格见底了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FC农产品研究

【豆系观察】海外市场重拾全球大豆供应宽松预期

CFC农产品研究  · 公众号  · 农业  · 2025-02-14 17:00

正文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  研究发展部 刘昊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5年 2 月14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USDA报告维持美豆期末库存不变,高于市场预期、南美南部有望获得充沛降雨,CBOT大豆回落。2月报告发布后,市场重新审视全球大豆供应宽松格局,限制CBOT大豆上方空间,但波动幅度仍可能受特朗普对于贸易政策表态的影响而增大。总量供应宽松背景下,此前由巴西收割延迟、一季度大豆到港偏少等因素共同塑造现货偏紧叙事,进而推高基差的逻辑未能持续,周内豆粕期现价格自高点有所回落。国内大豆近端供应偏紧与远端供应宽松成为市场阶段性共识,近月03合约预计仍能获得一定支撑,潜在利空在于大量储备大豆流入市场;除跟随美盘走势外,05、07合约现实端面临巴西大豆到港,压力相对明显,策略上M59和M79在寻得安全边际后可考虑逢高反套。


风险提示:阿根廷减产超预期;巴西运输超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超预期;国内到港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2月USDA报告未对2024/25年度美豆各项预估做出调整,维持美豆3.8亿蒲期末库存预估不变,高于市场预期。同时报告维持巴西产量预估1.69亿吨不变,调降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300万吨至4900万吨,位于市场预估区间下沿,报告整体中性偏空。考虑期初库存后,2024/25年度巴西、美国以及阿根廷大豆供应同比增长约2270万吨,在南美大豆逐步收获之际,2月报告的发布令市场重新审视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基准预期,限制美盘上方空间。



Conab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巴西全国收割进度14.8%,周度环比增加6.8个百分点。未来一周,降雨集中在巴西西北部,中西部以及东部雨势一般,大部分区域周度降雨量预计不超过50毫米,有助于加快大豆收割进度。南部的帕拉纳州与南里奥格兰德州未来一周有望获得充沛降雨,其中帕拉纳州周度降雨量预计在25-65毫米,南里奥格兰德州预计在65-100毫米,有利于这些地区晚播大豆的生长。


本周阿根廷大豆优良率进一步走低,周度录得15%,环比减少2个百分点。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未来一周降雨依然较少,大部分区域周度降雨量不足15毫米,同时该省最高气温预计在32℃-37℃,进一步延续高温少雨的环境。科尔多瓦省、圣菲省以及圣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在未来一周有望获得不同程度降雨。科尔多瓦省、圣菲省南部周度降雨量预计在25-50毫米,圣菲省北部以及地亚哥-德尔埃斯特罗省有望获得65-100毫米的降雨。上述地区的降雨有望改善大豆生长状况,减缓优良率下降速率。





1月以来,市场围绕南美天气风险以及多边贸易政策变化展开博弈,CBOT大豆整体呈现宽幅震荡。短期来看,2月至3月是南美南部大豆生长关键期,降雨形势将主导美盘走势。在南美丰产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CBOT大豆上方空间将受到限制,但波动幅度还受到特朗普对外贸易政策表态的影响。


最后我们简单讨论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当前市场的定性判断是预期2025年美豆种植面积会下调,一方面是基于上一年度美豆价格持续下跌抑制农户种植积极性,另一方面则是近期美豆/美玉米比价处于低位,种植玉米似乎更加有利可图。然而,一种潜在场景是,如果在4月下旬播种前,中美达成了类似2020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将有利于未来美豆出口,利好美豆价格,进而农户持有价格上涨预期后不一定会选择减种大豆。总体来说,2月农业展望论坛报告将给出初步指引,如果届时报告超预期下调美豆种植面积预估,短期有利于豆系商品走强,反之反是。



本周豆粕期价先跌后涨,此前由巴西收割延迟、一季度大豆到港偏少以及到港政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现货偏紧叙事,进而推高基差的逻辑在总量供应宽松的年份里未能持续下去。尽管现实端的供应相对偏紧给予了期现价格较好支撑,但在南美丰产格局下,产量增长导致的卖压终究会释放出来,近端供应偏紧反而会进一步打开远端供应宽松的空间。从McDonald统计的计划买船来看,2月至4月计划买船数量约3260万吨,暗示理论上二季度国内月均大豆到港量将在1000万吨以上,对远月大豆供应宽松的预期促使了本周豆粕05、07合约以及基差从高位回落。此外,近期持续上涨的豆粕价格亦降低下游饲料企业采购意愿,部分企业或选择下调豆粕添加比例以降低成本。同时在现货供应偏紧环境下,油厂和贸易商可出售的现货并不多,多是以高价计划合同为主,这也降低了下游采买意愿。



相较而言,我们理解现货基差与近月03合约短期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一方面该合约主要对应2024/25年度美豆到港,南美供应题材对其实质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近端大豆供应偏紧亦是事实,而潜在利空产生于短期是否会有百万吨级的储备大豆流入市场。


策略上,豆粕估值受南美天气风险、特朗普关税政策等外生变量扰动较多,单边交易难度较大。同时考虑到现实端2季度大豆到港压力,倾向M59、M79逢高反套,但需要注意的是二者当前估值已经处于历史同期最低水平,可等待安全边际出现后再寻找机会入场。


研究员:刘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