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交流中,刘金良谈到了当前曹操专车的发展情况,以及这家网约车平台与其母公司吉利在出行领域进行了合作与互补。在他看来,除了从吉利获得帮助外,网约车平台能够反过来为主机厂提供的还很多。
文/周到 亿欧专栏作者
如今,从事共享出行已经成为了全球主流汽车厂商的共识。而就在同时,共享出行平台也在涉足造车。在一些人看来,双方的相互跨界所带来的冲突已不可避免。滴滴出行CEO程维就曾说过:总有一天,出行平台和硬件制造商之间会有一场战争。
也许,程维的话有些危言耸听。但随着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当今汽车厂商如日中天的地位或将随之变化已经成为行业人士的共同判断。而为了赢得这场关乎生存战争,汽车厂商也已经做了不少准备。
日前,亿欧汽车对吉利集团副总裁、曹操专车负责人刘金良进行了一次专访。曹操专车是全国首家由主机厂投资建立的,采用新能源汽车作为运营车辆的网约车平台。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交流中,这位曾主管吉利汽车销售业务的汽车人谈到了当前曹操专车的发展情况,以及这家网约车平台与其母公司吉利在出行领域进行的合作。在他看来,除了从吉利获得帮助外,网约车平台能够反过来为主机厂提供的还很多。
(吉利帝豪EV纯电动轿车是曹操专车运营车队的主力车型)
目标3年内盈利,A轮融资今年完成
在曹操专车位于吉利大厦的办公区域里,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块占据了整面墙的大屏幕。在屏幕中,当前曹操专车在杭州的所有运营车辆的运行状态、位置和杭州城区的车辆需求情况热力图等信息均以图标和区域颜色的方式显示。同时,屏幕上还包括杭州各城区下单量、流水金额、碳减排量等数据信息。此前刘金良曾透露,他每天都会专门看几遍数据。”看到现金流水的数字飞快跳动时,心里就很激动,那都是现金收益啊!“而当亿欧汽车来访时,刘金良的办公桌旁放置了一块稍小的显示器,专门显示曹操专车的运营状态。
刘金良告诉亿欧汽车,曹操专车平均每辆车的客单价为25元左右,每天的总单数在9-10.8万单左右。换言之,整个公司的日收入最高将达270万元。“目前我们还没有实现盈利。”他说道,“公司希望在未来3年左右开始赚钱。”
根据刘金良介绍,曹操专车现在正处于扩张阶段,目前已在杭州、广州、苏州、厦门、南京、天津、青岛等12个城市开展了服务。在车队规模方面,该公司已经拥有了10500辆吉利帝豪EV纯电动轿车,其中上线运营的超过8000辆,余下的车辆正在等待司机招募。
“接下来,我们的服务范围会进一步扩展到西安、金华、长沙、武汉等地,今年争取再做5到6个城市。”刘金良谈到了曹操专车的下一步扩张计划,“在车队规模上,我们将会扩张到1.5到2万辆。”
此外,据传曹操专车的A轮融资已经完成。刘金良表示,虽然曹操专车目前还只是吉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但社会资本的引入会让整个公司变得更加开放。“吉利集团已经对曹操专车投入了近20亿元,而融资的进入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更快发展。”
(曹操专车的用户碳银行页面)
为用户打造低碳生态,提供差异化体验
谈到与其他网约车平台的最大区别,曹操专车身上的“新能源”标签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曹操专车是全国首个运营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车的网约车平台,我们在协助国家推广新能源汽车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在刘金良看来,不论是如今日益火爆的“汽车共享”(分时租赁),还是新能源网约车,都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不同方式。而相比前者,曹操专车能够让更多人体验到新能源汽车,提升公众对于这项新生事物的了解。
同时,曹操专车还将每位用户乘坐纯电动网约车时减少的碳排放累计到其名为“碳银行”的个人账户,成为“碳资产”。后者可以随着用户形成积累,用于在曹操专车的“低碳U品”商城中消费,购买采用低碳方式生产的商品。“通过将碳排放关联到个人,我们希望为用户打造低碳生活圈。”刘金良说道,“从消费换里程,到碳资产交易,这才是曹操专车与其他平台的最大不同。”
但“新能源”这个标签带来的不光是优势,亦有挑战。
例如在北京,当地政府就曾在本地汽车厂商的支持下试图在出租车中推广新能源汽车。但由于充电时间长、冬季开空调对车辆续驶里程影响较大、运营经济性不高等原因,仅有个别司机改为选择纯电动出租车。
对此刘金良表示,在北京这种超大型城市中运营新能源网约车确实是不小的挑战。首先,车辆的续驶里程要足够长,以满足用户的通勤需求。其次,充电设施网络的建设也要完善,不然司机没法利用吃饭、休息等时间及时充电。“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探索中解决,我们日前在广州的落地运营,便是为今后进入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打前站。”
在刘金良看来,当前解决新能源网约车运营困境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他们与星星充电、特来电、富电科技等充电桩运营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在曹操专车开展业务的城市建设充电设施。“我们还鼓励司机去闲置充电桩充电,提升了充电桩运营效率。”
(曹操专车的运营车辆将在2年内全部换为专用的网约车定制车型)
网约车专用车型将在2年内上线
作为全国少数几家拥有主机厂背景的网约车平台,吉利集团对于曹操专车提供的支持显然不言而喻。
相比其他网约车平台,曹操专车可以从吉利方面获得满足网约车定制化需求的车辆,采购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时,吉利、沃尔沃的4S店都可以为曹操专车提供支持。“我们所到的城市都有经销商,线下服务网点都是现成的,可以帮助我们的车辆进行维修保养。”刘金良对亿欧汽车说道,“同时,一旦车辆上的设备需要迭代和改进,这些店面也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快速响应。”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曹操专车也在吉利汽车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做出行是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必然选择。如果不是亲自做过出行,用户在乘车过程中的很多需求其实是不被察觉的。”刘金良坦言,“通过研究乘客乘坐偏好、出行人的驾驶习惯和用户体验,我们能够归纳出出行市场用车的特点,打造满足出行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例如,当前很多量产车为了降低成本,只为驾驶员提供电动座椅,而副驾驶的座椅是手动调节。“这种减配是传统车企都会做的事情,因为汽车在过去是卖给驾驶员的。但这放在面向乘客服务的网约车身上,显然不合适。”刘金良透露,目前曹操专车已经向吉利研究院提交了几百条针对网约车专用车型修改意见。根据规划,未来两年左右,专门为曹操专车打造的专用网约车车型便会下线,届时车队将全面采用新车。
在定制版网约车方面,刘金良并不愿透露更多内容。在他看来,这些对于吉利而言都属于商业机密,每一条修改意见都是他们在运营中逐步摸索出来的,“花了大价钱”。
除了网约车,用于分时租赁的车辆也有进行专用化定制的需求。当前,很多分时租赁公司都被车辆损坏、零配件被私下更换等问题所困扰。“很多车刚投放出去时都是新的,而不久之后运营人员就发现轮圈、电瓶都被换成了旧的。
刘金良对亿欧汽车说到了分时租赁企业在运营中遇到的困扰,“这就需要汽车企业从制造环节就提供问题的解决方案。”他表示,未来分时租赁车辆的引擎盖需要加装传感器和电子锁,用户打开需要得到授权,以免造成车辆元器件损失。此外,车辆内部还需要加装摄像头,以便对驾驶员进行人脸识别,确保驾驶员身份真实有效。
(2017年底即将上线运营的新一代伦敦出租车TX5)
伦敦——曹操专车”出海“首站
在对刘金良专访前后,吉利完成了对马来西亚汽车企业宝腾的收购,并与沃尔沃签署了成立合资公司和共同打造领克汽车的协议。伴随着这三场合作,这家民营自主品牌身上的国际化色彩变得愈发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