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4
日,下午四点。
港沪深股市刚刚收盘,财政部就在官网公布了“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
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专项债券对应项目主管部门,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准备成熟一批发行一批。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科学安排今年后几个月特别是
8
、
9
月发行计划,加快发行进度。
今年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简称地方债券)发行进度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各地至
9
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
80%
,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
10
月份发行。
这相当于对地方政府大喝一声:都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发行地方专项债券!
没错,财政部非常急,急着赶快体现“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
为什么急?因为“国有控股”(包括地方政府、国企)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塌陷!
今天(
8
月
14
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了前
7
个月的数据,全国的投资增速是这样的:
看懂了吗?
5.5%
的增速,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中国可是投资支撑型的经济,投资增速一直是
GDP
增速的
2
倍。即便达不到,也超过
GDP
的增速。上半年,
GDP
增速是
6.8%
,这
5.5%
的投资增速,怎么玩?
上图就更加清晰展示了“谁让投资增速下滑”的问题。民间投资增速同比增长了
8.8%
,而“国有控股”(政府、国企)只有
1.5%
的增长。这个增速,也是近年来非常罕见的低。
怎么造成的?去杠杆、去产能、环保攻坚战、防范地方风险(压缩了部分财政收入低的城市的基建项目、
PPP
项目)。
在这样下去,显然不行了。
7
月份的经济增长,其实是靠楼市撑着的,房地产的投资同比增长了
10.2%
。这样不是长久之计。
怎么办?
7
月
23
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
第一,加快今年
1.35
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第二,督促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对必要的在建项目要避免资金断供、工程烂尾。
总之,给地方政府钱,让他们去搞大项目、稳增长。
说到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个小知识:地方政府缺钱搞大基建,目前主要通过发行地方债来解决。地方债分两种——“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没有直接收益,以一般公共预算作为主要偿还来源,且不对应具体项目;专项债券则是为有收益的特定项目融资,对应具体项目,由项目未来收益作为偿还来源,不纳入财政预算,不计入赤字。
目前专项地方债的品种主要有:棚改债、土地债、轨道交通债、高速公路债等等。
今年上半年,全国只发行了
3673
亿元专项债,还有接近
1
万亿在下半年发行。
目前,各地专项债券发行速度在加快。《证券日报》统计显示,
7
月份以来,已有吉林、山东、河北等地发行逾
2100
亿元专项债。此外,厦门(计划单列市)、湖南、河南、河北等地披露了即将发行的专项债计划。
8
月
3
日河南省财政厅披露,拟发行
133.2187
亿元土地储备专项债券以及
124.6067
亿元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
这个信息告诉我们,专项地方债有相当比例是跟楼市有关的,不仅仅涉及大基建。
财政部的“意见”还解释说,专项债发行提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
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
还要求各地简化发行程序,“加快专项债券资金拨付,防范资金长期滞留国库,尽早发挥专项债券使用效益。”
总之,一波声势浩大的“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来了!
这是实体经济的大利好、大基建的大利好,也是股市、楼市的潜在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