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光满说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和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透过“从容心态”看“活力姿态”丨评论员观察 ·  13 小时前  
团结湖参考  ·  我们为什么需要过年? ·  昨天  
广电时评  ·  盛典·时刻|以青春微光照亮激昂时代乐章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光满说

大风起兮云飞扬,英雄长歌兮向远方!

李光满说  · 公众号  · 时评  · 2025-01-25 20:20

正文

三峡水电站

李光满撰文

前不久,朋友邀我去参观湖北电力博物馆,颇多感慨。浏览湖北百年电力史,让我想起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启的华中电网历史,而我也正是这部华中电网历史的全过程参与者和记录者,甚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讴歌者。

2008年冰灾现场

2008年我在郴州采访电力职工抗冰抢险的事迹后写的长篇报告文学中有这么一段话:当一场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突然降临中国大地的时候,一支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英雄之师,在人们期待的目光中,演绎了一部和平年代的英雄史诗,吟涌出一部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他们以血肉之躯将一个即将崩溃的电网撑起,他们以生命与鲜血为代价,在冰天雪地中向沉浸于温馨团圆中的广大群众送去光明、温暖与祝福。”2008年的抗冰抢险将电力英雄的群体形象第一次展现在广大群众的视野中。

建国七十五年来,电力职工所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所迸发的一次次激情,所展现的一个个动人瞬间,都让我们震惊。七十五年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发生了翻开覆地的变化,而其先行者则是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开启新中国七十五年的辉煌画卷,为推进改革开放的复兴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电力职工的默默奉献,是一个又一个电力英雄的无私无畏。

作者在黄河上游龙羊峡水电站拍摄

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型文献记录片《百年电力》通过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过程中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和见证者来讲述当年经历,记录了许多催人泪下的感人瞬间。龙羊峡山头上的那一座座坟茔,为修建这座地质和气候条件极端恶劣的水电站,许多电力建设者牺牲后长眠于此。多少年过去了,当年的战友没有忘记他们在一起生活和战斗的日子,当他们回到那高高山坡上的一排排墓碑前的时候,依然痛哭失声,那段永远镌刻在记忆中的岁月伴随着他们在长江黄河上修建了一座座历史丰碑,等他们老了,留给他们的,依然是那些不老的岁月和战友的情谊,而我们看着看着,眼眶里也会贮满了泪水。

当带电作业的首创者郑代雨拿出他珍藏多年的那套当年进行带电作业的衣服和工具,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已经八十多岁的老人当年叱咤风云的青春年华是何等的耀眼。当数十年前的那些带电女子作业班的成员重新聚在一起,唱起那首曾经让她们无比自豪的歌曲,从纪录片中重看她们当年工作与生活的情景时,她们仿佛在历史的长河中寻回了一段金灿灿的生命,那份喜悦,那份骄傲,那段激情燃烧、充满荣耀与自豪的岁月让她们一生都充满了成就感与满足感。新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力工业成就了郑代雨、女子带电作业班的姑娘们以及无数电力职工的价值,有了那段创造历史的经历,有了那段实现梦想的经历,他们的人生便与共和国一样无限光荣。这就是电力职工七十五年的追求与梦想,这就是电力英雄七十五年的激情与自豪。

葛洲坝大江电厂上游围堰冲水前

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葛洲坝电厂工作,亲眼目睹了中国电力建设者建设葛洲坝电站、建设三峡电站,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将中国水电工程推向世界水电技术之巅的英雄壮举。我在采访湖北省输变电公司职工四十年前建设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输电工程平武工程时的一个个场面时受到了深深地震撼。我在报告文学《大荒无字碑》中写道:电建工一年四季生活在荒岭之上,大泽之中,像一个四处迁徙的原始部落,大自然是他们的敌人,莽莽荒原的冷寂,远离尘世的孤独,毒蛇害虫的侵扰,炎炎烈日的烤炙,寒流冻雨的浸浇,使他们没有诗人的雅兴,墨客的情怀,他们有的只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豪爽的气概,一种憨厚的神态,一种顽强的性格,一种生存的自信,他们在博大的荒原上恢复了我们民族的彪悍精神。他们常常一走就是一年半载,家中的苍苍白发、红颜娇妻、襁褓中的儿女都无法兼顾,一旦他们踏进大荒,一切的天伦之乐都会成为一种梦,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他们失去的一切都没有时间去弥补,没有机会去重度,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弱冠中的二十年华,而立的三十初度,统统都交给了荒原,交给了为光明而树起的无字碑。”

作者在2008年汶川地震灾区拍摄

我曾深入大山深处采访户户通电后,一生都生活在黑暗中的山民拉亮电灯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所迸出的激动的泪花,写出了《关注老区人民》的长篇通讯;我曾在郴州抗冰救灾的冰雪线上采访,看到电力职工慷慨赴死的感人瞬间,写出长篇报告文学《英雄长歌》和《抗冰勇士》;“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第一时间赴地区灾区采访,看到电力职工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生命大营救的壮举,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强震中的生命大营救》;我曾赴四川大凉山深处采访一心为藏族同胞用好电的基层供电所所长牟杨,写出了报告文学《大凉山的“藏红花”》;也曾赴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维护现场采访,感受到新一代电力职工勇攀世界电力技术高峰的精神风貌,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带着弧光翱翔的雄鹰》,获得全国电力文学大赛特别奖;我曾采访华中电网调度中心工程师柳焕章,走进这位一生痴迷于电力科技创新与突破、其成果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全国劳动模范的内心,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神秘的半波长》,获得全国电力文学大赛特别奖。

国家电网西电东送工程

作为华中电网公司的一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部门及华中电力报的负责人,是华中电力事业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记录者、讴歌者,为华中电力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我微薄的努力。我曾写出5万余字关于电力改革与发展的长篇系列文章《我们,高举电力改革的旗帜》,在全国电力系统产生重大影响。为了华中电网公司和华中分部的未来,我写出了一系列深度文章在互联网上发表,对中国电网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华中电力报停刊时,我撰写了两万字的长篇回顾文章《桑榆满地 落霞满天——写了华中电力报最后一期出报之际》,我在文章中写道,“华中电力报,十七年的峥嵘岁月,她记录着华中电力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记录着华中电力职工风云际会的足迹,记录着华中电力新闻工作者追寻新闻理想的人生,记录着华中电力作家摄影家的心灵印迹。那一页页新闻纸从此将变成一片片落入尘土的红叶,点点记忆将顺着干枯的血脉渗入大地,化作永恒。当华中电力报在桑榆满地、落霞满天的傍晚走向归宿地的时候,我们会想起些什么?”许多人读了这篇文章后,泪流满面。

三峡左岸电站

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伴随着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腾飞,中国电力勃发而起,从弱到强,成为世界电力工业中的强者。此时此刻,一代又一代电力职工鬓发斑白,垂垂老矣,而一代又一代电力青年又踏上征程,开始电力发展的新长征。老者依然怀着当年的豪情,青年怀抱着更加强烈的自信。

新中国七十五年的变迁中,有电力职工的苦乐,有电力英雄的悲欢,当我们再一次吟唱起英雄长歌时,我们仿佛又走进了大风起兮的战场。

大风起兮云飞扬,英雄长歌兮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