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央视新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公众号,提供时政、社会、财经、体育、突发等新闻信息以及天气、路况、视频直播等服务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夜读|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年 ·  昨天  
新华社  ·  51.3亿元补贴,发放了!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大年初三,休息好! ·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5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  5 天前  
人民网  ·  弦歌里的中国,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央视新闻

立春:愿人随春好,春与人宜

央视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25-02-02 22:05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立春节气的含义、历史背景、风俗以及相关的诗词和科普知识。文章强调了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开始。同时,也介绍了人们庆祝立春的传统习俗和食物,强调了珍惜春光和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立春节气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开始。古人对立春这个节气非常重视,认为它具有预示农作物丰收的意义。

关键观点2: 立春的风俗和食物

立春有很多传统习俗,如鞭春牛、挂春幡、剪春胜等。此外,春盘是立春时节的重要食物之一,民间小食逐渐传入宫廷,皇帝也会向百官赐春盘。

关键观点3: 立春的物候和诗词

立春时节草木开始萌动抽芽,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同时,许多诗词也描绘了立春的景象,如杜甫的《立春》诗和苏东坡的诗句。

关键观点4: 珍惜春光和坚持梦想的重要性

文章强调了珍惜春光的重要性,即使生活不会瞬间春暖花开,但每个为小事雀跃的瞬间都是心上的积雪在融化,都是在义无反顾地奔向春天。同时,也鼓励人们坚持梦想,像破土而出的嫩芽一样,怀揣着向上的勇气。


正文


2月3日22时10分,迎来立春节气。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一个节气,时光在又一个轮回里洞开了新天地,以温柔笔触写下四季的序章,“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愿我们带着发芽的念想,一步步走向自己的十里春光。





立春·一隅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你一方生趣


央视新闻《夜读》 X 插画师@刘溪溪 

特别呈现






立春·美文

作者/宋英杰



2月3日或4日立春,二十四节气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轮回。

立,始建也。立春,春气始而建立也。古人特别重视立春这个节气。如果农历这一年之中没有立春,就称为“盲年”。看来,我们应当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立春啊!

在古人眼中,立春的标志性物候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zhì)负冰。

古人把东风称为俊风,风也变帅了;也称其为婴儿风,感觉很柔嫩、很温润。东风这一刮,开始暖了,开始润了。所以人们才说,风不扎脸了,风具有润肤霜的功能了,那就是春风。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吕氏春秋》中说:“春之德风,风不信,则花不成。”春天的美德,体现在风,如果风不能按时来,草木便无法“春风吹又生”。

立春的第二候是蛰虫始振,即冬眠的动物虽然没起床,但是睡醒了,想伸伸懒腰了。有说法认为是雷惊醒了动物们,但立春的第二候是蛰虫始振,而春分的第二候才“雷乃发声”,相隔一个月呢,所以冬眠的动物的苏醒跟雷没多大关系。唤醒它们的,不是雷,而是东风带来的温暖。

鱼陟负冰,是说冰面有的开始融化了,可以看到鱼了。可是水面上还有一些碎冰块,就感觉鱼游的时候像背着冰块一样,乍暖还寒嘛!

木之萌生,虫之蠢动。春天的物候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萌,一个是蠢,两个象征生机的字眼,但后来不知何故,很萌和很蠢有了迥异的语义。

从立春开始,天地和同,草木繁动。当然,此时的立春只是一个立意,之后的“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才是春天物候历程的缩影。人们总是以立意超前、物候滞后的方式走过岁月。天虽尚寒,心已向暖,希望天气渐渐加持我们那份迎春的心念,从迎春,到探春,再到惜春。

“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大地已然开始渐渐地积攒着暖意。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树春风有两般。别说各地回暖次第,一棵树上尚且不同。有一句诗,“吹暖东风自不忙,徐徐一例与芬芳”。所以别忙,慢慢地,风就暖了,花就香了。

立春的风俗多到难以胜数,如鞭春牛、挂春幡、剪春胜……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风俗最丰富的,几乎没有之一。民以食为天,就说说春盘吧。

杜甫的《立春》诗中写的春盘有生菜和萝卜丝,并且延续以薄饼卷而食之的传统。苏东坡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主菜是青蒿和黄韭。各个时代的春盘略有不同,但生菜、萝卜丝、韭菜大体上是春盘中的当家蔬菜。

春盘虽是民间小食,但也渐渐传入宫廷。从北宋至明、清,皆有皇帝在立春前后向百官赐春盘的记载。北宋时“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盘并酒,以赐近臣”,不仅有春盘,还有春酒,果然大内制作的“盒饭”就是不一样。明代时“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啧啧,吃个春饼也弄出这么庄严隆重的气氛。

更简朴的,即使没有春盘,总要啃萝卜以为“咬春”。《明宫史·饮食好尚》:“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苦寒太久,丝丝缕缕的春意都会令人欣喜和躁动。小时候每到这时,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咬春”,咬住不放,春天不许轻易溜走……


文/摘选自《二十四节气志》

图/视觉中国






立春·草木人间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立春到了

最先感受到春天气息的草木

开始一点点萌动,一点点抽芽

泥土松动的刹那

是春天对寒冬封印的破译

那是在告诉我们

期待吧

草长莺飞、春光明媚的日子就要来了


央视新闻《夜读》X 科普博主@一方见地

独家呈现










立春·絮语



日历撕到立春这一页,连时光都变轻盈了。立是开始,春是希望,四季初始,佳期如许!立春,真是一个自带希望、蓬勃温暖的好时节啊。

“立春了!”只要默念一遍这三个字,就能让人心潮涌动,心生欢喜,仿佛即将更新的不只是节气年轮,更是自己的生活。等到静下心来,我们便会听见万物生长的密语:最寒冷的时候已经过去,一切美好,向春而生,接下来请成为自己的春天!

即使生活不会瞬间春暖花开,但每个为小事雀跃的瞬间,都是心上的积雪在融化,都是在义无反顾地奔向春天。所以,不要着急,只需静待,时间有其规律,土地也最诚实,它会在春回大地的第一时间,用一株草、一朵花告诉你,春天来了。

在这美好的立春时节,愿我们如破土而出的嫩芽,怀揣着向上的勇气,在渐暖的时光里舒展筋骨,让蛰伏的梦想重新拔节。莫负春光,莫负自己,共赴这场与春天的温柔约定!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监制 | 李浙  主编 | 马文佳
编辑 | 杨瑜婷
©央视新闻

立春了,点个赞!

推荐文章
新华社  ·  夜读|过一个有仪式感的年
昨天
新华社  ·  51.3亿元补贴,发放了!
2 天前
人民日报  ·  大年初三,休息好!
2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5 天前
掌上铜山  ·  多地倡议春节少发压岁钱
5 天前
山西老乡俱乐部  ·  人生七笑,有钱买不到!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