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描述了央视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惊艳表现以及人们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元宵晚会的期待。文章还介绍了无锡的非遗文化、美食以及传统元素,这些都有可能在晚会上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文章重点介绍了无锡的精微绣、泰伯庙会、锡帮菜“三绝”、小阿姨甜酒酿酿制技艺等非遗文化和美食,它们有可能在晚会上亮相。
文章提到梅村作为二胡之乡,其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民族乐器中的瑰宝。
文章询问读者对于元宵晚会上可能出现的无锡元素的期待,如无锡银丝面、太湖船菜、酱排骨等美食以及锡剧等传统文化元素。
这次春晚出现的团扇,都是无锡精微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赵红育大师的作品。
“通过无锡春晚分会场的舞台,向世界展示无锡精微绣,我非常骄傲。”赵红育为2025总台春晚定制的刺绣团扇火爆出圈。
这些年,赵红育带领着工作室的绣娘们守正创新,创作了一批表现江南的精微绣佳作,更大胆竞逐短视频赛道,不断扩大锡绣的影响力。
这次,她带着徒弟登上了春晚舞台,她要让世界看到无锡非遗后继有人,看到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开春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
2014年“泰伯庙会”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泰伯庙会随春节“打包”入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庙会吸引着大批市民游客前来共享欢腾,现场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盛况空前,历年不衰。
2025年“泰伯庙会民俗巡游”将以“世界非遗”为亮点,集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于一体的泰伯庙会民俗巡游,让传统节日焕发新活力,推动“国潮”走向“世界潮”。
锡帮菜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吴越文化的交融为锡帮菜奠定了基调。明清时期,随着无锡成为江南经济重镇,锡帮菜在吸收淮扬菜、徽菜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重糖鲜香、浓油赤酱”的独特风格。
小笼包、无锡酱排骨、肉酿面筋并称为锡帮菜“三绝”,是无锡饮食文化的重要符号。
“小阿姨”甜酒酿诞生于梅村街道,最初由荆心村、安乐桥、曹更上等几个自然村的妇女带头酿造。
上世纪70代初,她们肩挑扁担,穿梭于无锡的大街小巷叫卖甜酒酿。90年代初,开始在梅村菜场以及扬名、塘南等地菜场开设专卖。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小阿姨”甜酒酿以甜、糯、香、醇的特色,为无锡地区百姓所熟识,获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2013年,小阿姨甜酒酿酿制技艺被列入无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江南味 无锡甜”的民间品牌代表之一。
二胡,作为民族乐器中的瑰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梅村街道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兴办了民族乐器厂,开启了制作二胡的历史。梅村拥有万其兴、陆林生等多位工艺精湛、声名远扬的二胡制作大师,在这些大师的带领下,梅村投身二胡制作的人员日益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二胡的品质日臻完善,目前梅村已成为国内重要的二胡产业基地。
2010年,梅村被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江苏省二胡工艺之乡”的称号,2011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二胡之乡”的称号。2011年9月,梅村二胡制作工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还有无锡银丝面、太湖船菜、酱排骨、马蹄酥等特色美食
以及锡剧、
江阴红
豆金
箔画
等传统文化元素
都有可能在晚会上惊艳亮相
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和味觉的双重盛宴
你还期待哪些无锡元素
出现在元宵晚会上?
评论区里留言聊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