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美国政客开始试图利用自身的巨大法律和金融实力对中国海外企业施加更多控制。但中国很难接受这类域外管辖,它也正在建立自己的防御措施。日益激化的紧张局势正如两国的金融“核按钮”,一旦触发便会两败俱伤。
一些美国政界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企业融入全球经济,它们变得更容易受到山姆大叔怒火的冲击。
美国监管机构和法院的这种域外管辖是国际商务的一个特点。涉事公司在任何地方犯错都有可能受到惩罚,只要它在美国发行证券、有子公司,或以美元计价进行电子交易。过去十年中,美国以违反制裁为由追查了欧洲市值最高的50家公司中的八家,以腐败为由追查了另外18家。“9·11”之后,美国全面加强了对全球美元支付系统的监督力度,还积极实施对伊朗的制裁。欧洲金融公司面临130亿美元的相关违规罚款。
直到一年前,因为担心引发贸易战,在美国运营的大型中国企业还没有受到任何正式调查和惩罚。然而,美国最近在态度上发生了急剧转变。今年3月,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宣布对与伊朗和朝鲜有业务往来的IT公司中兴通讯发出12亿美元的罚单。华盛顿刮起了要求严惩中国企业的风潮,背后既有爱国主义因素,也因为保护主义者开始发挥影响力。这可能令数百家在美国发行证券的中国企业十分被动。
然而,中国早已开始建立防御措施,面对此类域外管辖也自有还击之道。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下载
《经济学人·商论》App,订阅后即可继续
阅读
十月刊文章
《同归于尽》
*如需转载文章,请私信后台“转载”联系我们
Sponsored by HKISD
欢迎在下方“写留言”参与评论
每周留言获赞最多的三位
读者
将获得礼品
订阅全年《经济学人·
商论
》,福利二选一:
免费加入学习社区
或获赠¥188 Moleskine口袋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