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给《国际金融报》记者推荐的《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2017)》中,这样定义保险科技:
“保险科技首先是科技,其次才是保险。它以包括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内的科技为核心,围绕保险的方方面面进行表现,广泛用于产品创新、保险营销和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等方面,通过创建新的平台,运用新的技术服务保险消费者。”
那么,保险科技可以为保险业带来哪些变化?
在北京保险研究院副院长冯澍看来:“保险科技,首先是保险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保险的核心标地是风险防控,也就是大数法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复杂的信息都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并进行多点计算。”
“通过数字技术的实现,原来的数理逻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有一些可能从学术和科学原理上已经对保险行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冯澍进一步分析,保险业的数字化转型将使保险的业态、业务模式、服务模式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新挑战也将使保险行业从安全可控、数字保险各个方面全维度地考虑我们的生存环境。
以平安人寿为例,通过自主研发,将AI技术贯穿运用于保险服务的场景之中,构建出业务甄别、风险定位、在线自助、空中门店四大能力。
平安人寿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当介绍说:“具体地,在业务甄别方面,依托生物识别可迅速确认客户身份,并通过人际交互等技术洞察客户需求进行智能推荐;在风险定位方面,基于人脸、声纹等生物识别技术,配合平安集团海量数据对客户进行身份鉴定并匹配风险画像,最终依据风险预测、关系网络、反欺诈等计算模型定位客户及待办业务的风险等级;在自助办理方面,借助影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医院联网等技术和资源,通过决策树、电子签名等手段可支持90%以上低风险业务的自动办理完成;而空中门店能力的构建,则是依托智能派工系统、双向通讯、云平台等技术服务于中风险业务的远程视频办理。”
在欧洲,安联保险和5家保险公司共同成立了一个B3i联盟,这个联盟是基于行业级区块链的应用平台。通过创建这个跨行业、跨公司的区块链联盟,安联保险开发了包括智能合约在内的一系列技术。
“2017年保险科技越来越接地气,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以实际的产品呈现给不同层面的用户,这些科技的应用,让消费者越来越便捷地获得和体验保险服务。”慧择网首席执行官马存军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互联网科技使信息更加透明,让用户更容易地获得信息和比较产品,极大提升了知情权、选择权和被教育权;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缩短了用户与产品的距离,使保险服务更加易得,中间成本得以向用户让渡;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让经营者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甚至比用户自己更懂用户,定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