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就就TALK
就就,90后新媒体创业者、国家理财规划师、精致生活主义者。在银行工作4年后辞掉稳定工作,从小镇回到广州创业。时刻精进、热爱生活,分享职场干货、理财经验、成长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哈尔滨日报  ·  平山神鹿滑雪场、冰雪乐园明日闭园 ·  昨天  
哈尔滨日报  ·  16岁学生签约做主播被索赔30万!合同有效吗? ·  2 天前  
新闻夜航  ·  低至200元!价格“大跳水”! ·  3 天前  
哈尔滨日报  ·  亚冬会:黑龙江运动员贡献中国金牌超4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就就TALK

月薪2万的人,最好别去搞微商

就就TALK  · 公众号  ·  · 2020-02-22 11:00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把我们置顶/设为星标吧

一起在职场中精进、成长~

我发现,现代社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宁愿过苦日子,也不愿意做“没面子”的工作挣钱。
认为在CBD的五星级写字楼上班才叫有面子、考上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岗位才叫有面子,放不下身段,陷入自以为是的虚幻认同感中。
其实,放得下面子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就就

作者 | 临公子
来源 | 临公子的后花园(hi-lingongzi)

01

一位老同事,上个月开始在朋友圈卖儿童智能学习机。


同事985研究生毕业,是个开发主程,估计是感受到马上就要有小孩的压力,于是研究起副业。


公司有些比较熟的同事私下和他说: 你好歹月入2万多怎么开始搞这个了?微信上那么多同事好友,一定要卖的话最好分组吧。


言下之意很明显:这事儿,不太上台面。


以前总觉得,谁在朋友圈卖东西,谁就是微商,谁就爱发鸡汤忽悠人。


这几年我越来越发现,厉害的微商,他们的挣钱速度足以甩开普通上班族100条街。连教你如何在朋友圈卖货的课程,都经常挂在热门TOP10线上课程榜单上。


它早已是个热门行业。


我身边有一些做微商的朋友,做得好的,都有个共同特点:


放得下身段。


有一次我和其中一位开玩笑: “听说你同学聚会都带产品去?会不会有点儿尴尬啊?”


她哈哈大笑: “我才不在意,我就说自己在做XX产品代理,用过了挺好的,带了些试用装送你们体验下。”


我特别认同。


有些人把面子看得比天大,这类人,往往既没啥面子,又挣不到钱。


02


前不久因病逝世、令人惋惜的赵忠祥老师,生前还因为贩卖字画被骂上热搜。


有媒体报道,77岁的赵忠祥卖字,在家楼下见面、合影,3分钟收费4000元。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


许多媒体用 “老艺术家吃相难看,晚节不保”、“过气明星下狠手捞金”、“为了4000块甘愿抛头露脸” 等字眼作为噱头。


嘲讽,是网络上的主旋律。 丢脸,是网友评价最多的词。


坦白讲,我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甚至有点儿佩服他。


一个七旬老人,对于面子必然顾虑重重,换作是我,估计内心得天人交战3个小时,保不齐还会怂怂地问句: “我能带个口罩遮脸吗?算你2000块就好……”


而他,明码标价,不偷不抢,3分钟就挣了4000块,等于不少人一个月的工资,有什么可嘲讽的呢?


如一位视频up主说,在美国,和希拉里拍照8000美金,与奥巴马拍照1万6美金,与特朗普拍照5万美金,这还是以前的价格。


人家愿意出来合影,也有人喜欢或需求,两厢情愿。



别说政要或老艺术家,就看眼下很火的 “饭圈经济”


那么多人愿意花高价买爱豆演唱会门票、花钱买偶像周边、花钱去偶像的握手会,这不一回事嘛?


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商业模式,压根没你想得那么寒碜,更不该被嘲弄。


39岁的明道原本不愿意参加综艺节目,拉不下面子,他老板毫不客气地说,“你的面子在哪里? 你现在的口袋里有面子嘛?


柳岩直播带货被嘲笑“沦落至此”,她却感慨,幸亏自己经济条件不错,才能在父亲重病的时候跟上治疗,没有让父亲受苦。


王嘉尔说他很喜欢音乐,上综艺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他,进而听到并喜欢上他的歌。


可很多人宁愿过苦日子,也不愿意做“没面子”的工作挣钱。


认为在CBD的五星级写字楼上班才叫有面子、考上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岗位才叫有面子,放不下身段,陷入自以为是的虚幻认同感中。


李嘉诚有句话说得好:


“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当你还停留在那里喝酒、吹牛,啥也不懂只爱所谓面子的时候,你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放下面子的人,反而是强者。


03


这两年经济环境不大好,我周围有些人时常抱怨工资太少:


快三年没加薪,老板太黑心。


房贷每月8000多,还完房贷啥都不剩。


小孩夏令营居然要2万多,太贵了。


我说, 要不要接点项目或是发展个兴趣,干点副业试试?


他们马上拒绝: 没啥兴趣爱好,额外再接项目做也太累了。


我说, 要不做微商?用点心思每月小几千还是可以的。


他们马上又拒绝: 不行不行,会被人嫌弃死的呀。



哎,最头疼的就是这种口口声声说缺钱,却不愿去挣钱的情况。


一来,说白了日子还算过得去。你要是真穷得揭不开锅,哪里会顾虑累不累、会不会被嫌弃这些问题?


生存面前,所谓面子不过废纸一张。


二来,他们因为自己不愿意做,从而认定,别人也不应该去做。


就像开篇那位同事,身边劝他最好别在朋友圈卖学习机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是有在做副业的,甚至有个月薪不过4,5千的亲戚也觉得他“不务正业,做微商骗人”。


这种偏见,只会让一个人在挣钱之路上固步自封。


他们不知道,电商微商已是清华专业课之一,许多名校毕业的精英也开始挽起袖子走上这条路。

母婴品牌“蜜芽”创始人刘楠,北大毕业后进入500强上班。


有了宝宝后辞职在家,刘楠格外重视孩子用的每一样东西,自己去Amazon等国外网站看真实用户评价,并积极分享。


很快,她成了妈妈圈里的意见领袖。


于是刘楠开了一家小网店,分享认可的产品。1年后,她带着7个人的团队,租了一间车库作为办公室,为了及时给顾客发货,她和小伙们经常忙到深夜。


如今,蜜芽已成为母婴行业的独角兽企业,估值超过100亿。


在500强上班未必就叫体面,贴快递单未必就很low。


很多人在看待体面与挣钱时,都因果倒置——


不是你体面了才挣到钱,而是你光明正大地挣到了钱,才拥有更多的体面。



04


再讲一个我发现的有意思的现象。


不少人认为做了微商,亲朋好友就会把自己朋友圈屏蔽、就会送上买1送1的冷眼+劝慰。


实际上呢,多数人每天忙得很,哪有时间参与你的人生?


美国教授马克·鲍尔莱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我朋友圈很多微商,我不仅没屏蔽,还经常看得津津有味;不仅看得津津有味,如果是熟人,还经常在他们那买。


我同学代理国外的一款面膜,我在朋友圈留言询问时,她马上小窗我,从成分到肤质适用详细介绍。


我买了两盒,她还贴心地送了片试用装,说先用这个,万一过敏了或不适合正装也可以退。


她做成了生意,我得到了服务,两全其美。


退一步说,就算别人把你屏蔽了又如何?他们本就不是你的潜在客户,何况屏蔽后人家都不看你了,你还管他们咋想的干嘛?


挣钱时,内心戏太满,思路就会变慢。


说到底:


真正的尊严是你挣来的,而不是别人随意说几句话给的。


有些人看似西装革履,背后过得一地鸡毛;有些人看似兀兀穷年,实则偷偷地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梦想。


点个“在看”,任何凭本事吃饭的人,都值得我们仰视。


——EN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