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表龙门阵
负责吐槽一切!互联网大喷壶,大嘴善喷喷天下可喷之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真美,可惜快要结束了 ·  2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3 天前  
兵团零距离  ·  晚安·兵团 | 平平淡淡看世界 踏踏实实写人生 ·  3 天前  
中产先生  ·  今天楼市重大信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表龙门阵

许知远你离采访马东还差十个朱军

三表龙门阵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8-31 18:14

正文

最近,群众不太满意。

他们觉得许知远VS马东的访谈太失败了,自说自话,全程尬聊。

我很惊诧,我一直以为许知远是很冷门的人物,没想到90后们评价他也头头是道。

那个访谈确实不耐看呢,不问八卦,不煽情,没爆点,也没人摔话筒,在这个娱乐至死的社会里,显得格格不入。

据说这节目是给开奔驰G的人看的。不可能的。这帮人是宋鸿兵的精准用户。看得人都在我朋友圈里,都市白领、西二旗打工者、王者峡谷晃悠者而已。

人们对「知识分子」的困惑与慢节奏也不太理解,就说这个像刮了胡子的高晓松的人怎么能做视频呢?

你们懂个屁,人家可是和「宝岛第一美女」高金素梅传过一段佳话的人物。

咱们中国人也不太理解「知识分子」,以为像于丹那样的就是了。冷不丁看到许知远这样「脱离时代」的就说人家「装」。许知远要是给「成语大会」这样的节目当评委,说话特别好听,为人特别圆润,配合各种梗,那才不叫「知识分子」了呢。充其量叫「学术明星」。

咱们也不待见「知识分子」,「反智」(anti-intel-lectualism)是流行的,「专家」一定是黑心的,「知识分子」一定是领了美国狗粮的。很多人明明够得上「知识分子」的称号,也不敢承认了,怕死了,恨不得回你一句:「你们全家才是知识分子」。

当然,这种认知是历史的债务。「文革」时期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另一种则是对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如「文革」时期的骂语「臭老九」。导致直到现在,知识分子不敢冒头,更不敢参与公共事务。许知远访谈蔡澜、罗永浩、马东,已经是知识分子能缩到最安全的区间进行「文化观察」的最大尺度了。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说,「一张没有牙齿的嘴,不再具有说出真理的权利。」许知远是有牙齿的,既不颂圣,也不可讴歌这个时代,他只是凭借本心来与流行文化的符号人物进行探讨,尽量把娱乐虚无的元素往时代精神脉络的方向导引。

很多人看完节目说,这回罗振宇赢了,这回马东赢了。这就是娱乐节目PK设定环节看多了的后遗症。我看到的是,这些问题许知远不问,罗振宇、马东这辈子都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所以,在这个时代,许知远为什么不像朱军一样呢?

马东,你坐下,来让我们先看一张照片。哇,是悉尼的一个中餐馆的后厨唉,马东撅着屁股洗碗呢。

《二泉映月》的音乐起了,马东痛诉留学的辛酸史。

马东,咱们再看一张照片。哇,马季在春晚表演《宇宙牌香烟》的照片唉。

《父亲》的音乐起了,马东哽咽着回忆父亲的教诲。

马东,来,去打开那个箱子。

哇塞,《奇葩说》的木鱼唉。

这东西你们剧组也能找到啊?

《夜空中最亮的星》的音乐起了,马东嚎啕大哭,开始陈述白手起家创业的艰辛。

马东,你看观众席最后一排坐着的是谁?

哎,卧槽,老王啊,这孙子,我小学时候的同班同学啊!

《凤凰花开的路口》音乐起,马东开始回忆小时候的校园岁月。

许知远全程递纸巾。


最后,许知远开始提最后一个问题升华价值:马东,你怎么保证你的节目引导年轻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