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蕨经
医学、天文、艺术。靠谱到令人发指、幽默到寒冷刺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蕨经

据说伊斯兰教国家的狂犬病流行情况相对好一些、是真的吗?

蕨经  · 公众号  · 医学  · 2019-04-14 23: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不知有多少人了解:直到不久之前、吉尼斯世界纪录还专门有个门类叫做『世界致死率最高的传染病』。而曾经有两种传染病坐镇着这一门类:艾滋病与狂犬病。但是那么多年过去之后、针对HIV感染已经开发出多种明确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要感染者在进入艾滋病阶段之前尽早开始治疗、HIV已经蜕变成了一种与感染者一起慢慢变老的温柔疾病了。



可是、狂犬病依然面目狰狞。直到今天狂犬病感染后只要一旦发病、死亡率就无限逼近100%、除了极个别几位极其幸运的生存者之外、无人能够幸免于难。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狂犬病发病以亚洲和非洲两大地区为中心、涉及全世界150多个国家、每年患病人数高达59000人左右。当然这59000名患者基本等于59000名死者。


蕨经以前的文章分享过:日本在1950年代起根绝了狂犬病、成为目前世界上非常少数的几个【狂犬病清净国】之一、也就是说如果你跑到日本去旅游的时候被Whatever动物咬伤了、你都至少不用担忧会因此遭遇狂犬病。但日本是狂犬病清净国这件事情、并不等于日本人肯定能够幸免于狂犬病的难: 2006年、京都和横滨两处各出现了一名日本人狂犬病患者、两人都是在东南亚岛国菲律宾遭遇狗咬后回国的。 毫不意外、两人双双病亡。



如上图、地图中的蓝色国家或地区是狂犬病清净区域。除了日本之外、英国、瑞典、挪威、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也属于『六根清净』。这些国家无论是狗还是人、都没有发生案例的报告。另外、北美和西欧的土地上虽然会发生动物狂犬病、但人狂犬病病例极少极少、 因此在这些地方即便被咬伤、也属于相对安全得多的地区。


是的、狂犬病可以用疫苗来预防。离开上文提到的地区、来到了亚洲或者非洲之后、你会明白你仿佛进入了狂犬病肆虐的『地狱』。因为在这些地方旅行时、你被疑似狂犬病感染动物所咬伤的风险将要高得多。有报告提示、在亚非地区的旅行者中、每1000人就有4人会遭遇咬伤。但即便被咬伤、只要立即向狂犬病疫苗求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免于发病、逃过致命一劫。人类真的应该发自内心地感激狂犬疫苗的诞生、因为它好似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死神镰刀即将勾到你的瞬间把你用力推开了出去。


最终导致狂犬病发病的狂犬病毒、是从被咬伤的部位进入人体、然后沿着神经一路进发最终抵达致命的目的地:大脑的。一旦到达大脑、游戏结束且永远无法CONTINUE、因为你将在几天内告别人间。然而病毒的奥德赛式远征需要时间、大概是1个多月的样子。因此、虽然原则上我们都知道一被野狗等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之后应该第一时间去接种疫苗、但在实际操作中即便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做到第一时间、超过了24小时、甚至超过了好几天好几周、依然不要放弃、依然应该去打。这是因为只要在疫苗生效、也就是说疫苗刺激了人体产生了足够免疫力之前狂犬病毒还没有成功抵达大脑、还没有能够发病、你的生命就赢了。 这说白了就是疫苗+你自身免疫力和狂犬病毒之间围绕你自己生命展开的一场生死赛跑 ——你越早开始奋力奔跑、你的胜算就越大。但就算晚了、依然值得为了生命而一搏。


说起来、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世界上除了狂犬病清净区域自然没有问题之外、另一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在这些国家、狂犬病患者明显少得多、哪怕野外疑似狂犬动物数量本身没有多大差异。这是因为在伊斯兰教教义中狗属于不洁动物、按照戒律是不可以养狗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富有的阿拉伯人都很喜欢喂养鹰、其中原因之一恐怕是虔诚的信徒眼中是不存在养狗这个选项、不得不从其他动物中遴选吧。当然鹰在我们世俗者眼里也未必干净、但至少鹰不会传播狂犬病。在先知穆罕默德的圣训中有这么一条写得非常细节: 『餐具若被狗舔过、就应该反复清洗7次』。 无论你怎么看这一条、至少从预防狂犬病这个角度来讲是有一定意义的。 毕竟狗一旦发生狂犬病、那么往环境里输出狂犬病毒最多的介质毫无疑问就是它的唾液了。 同时、古时中东人就已经直觉意识到狗是狂犬病的传染中介、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正是狗在伊斯兰教中被评为『不洁动物』的重要原因。但这一点并没有确切证据、也就不多展开了。


狗是狂犬病传播的重要中介固然没错、但狂犬病中介绝不仅限于狗。狗的确占比最大:人狂犬病的90%以上是因为遭遇了狗咬、但猫也会传染、猴子也会传染、而且有过实际案例。应该说、多数哺乳动物都具有风险。但只要是哺乳动物之外、基本就不用担心。不知道有多少人还有印象:著名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中就有过关于狂犬病的场景:在故事刚开头的地方、一个小姑娘在海边玩耍的时候被一只蜥蜴状的小动物(那其实是一只恐龙)咬伤、随后被迅速带往医院处置伤口。小姑娘的妈妈问医生、会不会得狂犬病啊?医生回答说不用担心、蜥蜴不会得狂犬病。是的、虽然是科幻小说、很多要点却是相当有根有据的: 狂犬病只会感染哺乳动物、不会感染爬行动物或者鸟类等其他动物。


那么、在外旅行的时候、应该如何注意预防?首先最最重要的永远是:不要随意接近动物。除非是前往狂犬病清净国、否则跑到任何一个陌生环境里的时候、都不要因为周围的小猫小狗的可爱而无意识地跑过去抚摸或者逗弄。有两个很容易产生迷信的细节要注意避免:


①以为只有两眼发红、口水滴答、高声吼叫、凶神恶煞的才可能是狂犬动物。的确、 某些动物得了狂犬病之后会表现得疯狂、譬如试图咬人或者咬其他动物。在电影中、狂犬病动物的嘴巴好像总是泛着泡沫、这是因为狂犬病令其唾液增多以至于满溢出来。 但是还有些动物反而会变得温顺甚至羞涩起来、而这种状况反而是最普遍的。 本来的野生动物反而变得行动迟缓而温和、看上去好像反而很容易接近了。野生动物通常不应该是如此表现的、因此若看到这样的情形、脑子里应该有警惕:哪里不对了。所以、医生鉴定人类和动物是否得狂犬病的唯一确切手段是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而这你凭自己的感觉、是不可准确判断的。


②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被人饲养着的动物就一定不会得狂犬病。概率是会低一些、但有主人和没有感染狂犬病完全可以是两个独立的事件、尤其当该区域很多动物主人缺乏或者没有让自己的宠物接种的意识时。 千万记得一旦中刀、死的是你和那个动物、而不是动物的主人。


一旦在国外旅游之际遭遇可疑动物咬伤、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用肥皂和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洗干净伤口。对、你没有看错:最普通的肥皂和清水足够。然后立即前往医疗机构接种疫苗、千万不要因为觉得人生地不熟或者因为忘记买旅游意外险嫌医药费太高而自说自话地熬到回国再操作——这是和你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被咬之后再接种狂犬疫苗时、一个月内要接种5次。


假如你预判到自己将会去一个人迹罕至、医疗资源非常稀缺的地区、或者你将要去那里长期驻留工作的话、你应该考虑在出发前往之前先在故乡把狂犬疫苗接种掉。这种情况下只需要接种3次。同时要注意、事先接种之后如果真的被咬、事后依然还是要去接种的、只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稍稍拖延一些时间也没关系、而且后续接种也只要2次就OK了。


狂犬病清净国、果真清净到了万无一失的程度了吗?我们最后再来看看日本的情况:距今将近70年前的1950年、日本实施了一项名为『狂犬病预防法』的法规、其中之一是饲养狗的主人有义务、必须为狗接种狂犬疫苗。由于当时执行得非常认真、仅仅7年之后的1957年、狂犬病就从日本国内消失了。那么70年后的今天、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其实是有一些隐患的:


①宠物狗的狂犬疫苗接种率在下降。因为清净了、大家容易失去警惕意识、容易高枕无忧。不仅狗、宠物猫的接种率也在下降。这些都是隐患。感受一下美国目前的麻疹疫情就能明白了。


②野外野生动物的狂犬病调查近年来有些懈怠了。理由同上、饱暖之后即便不思淫欲、人也会开始慵懒起来。这一方面中国台湾是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教训:台湾曾经也有好几十年宣布根除了狂犬病、可惜最后晚节不保:2013年的野生动物调查中、遗憾地发现了感染狂犬病的獾。


日本野外环境较好、獾也好、浣熊也罢、各种可能感染狂犬病的高危动物都是风险因素。虽然目前不必过于忧虑、但从这个细节上我们能够明白:要想保住狂犬病清净国这一美好状态、长效管理的努力是有多大压力、多么令人不清净。。。


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码农翻身  ·  小李在外企
8 年前
码农翻身  ·  小李在外企
8 年前
微精选  ·  抓紧时间撩!我这边就要断网了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