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是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是湖南省最具权威性、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大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马云新年再度现身杭州阿里园区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湖南日报

省防指发布湖南2017年超历史暴雨洪水六大特征

湖南日报  · 公众号  · 湖南  · 2017-07-13 17:28

正文

12日8时,我省解除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这标志着 我省抗击超历史暴雨洪水灾害取得决定性胜利。 近日,省防汛办组织省气象、水文部门权威专家,全面分析了我省6月下旬至7月初的强降雨过程,认为 本轮超历史暴雨洪水具有六大特征。


受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影响,6月22日至7月2日,我省大部分地区发生持续性强降雨,最终形成了湘江流域性特大洪水,资水及沅水、洞庭湖区大洪水,给我省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损失。


今年以来(1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1051.5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915.9毫米偏多14.8%。入汛以来(4月1日至7月12日),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743.2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640.1毫米偏多16.1%。6月1日进入主汛期以来,全省连续发生多次强降雨,特别是6月22日至7月2日,发生超历史暴雨洪水。


造成此次暴雨洪水的天气原因,主要是由于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共同作用所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相对比较稳定,22日形成的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水汽通道也相对稳定,湖南处于副高边缘和强水汽输送带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与此同时,北方冷涡系统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南方上空,导致了湖南连续性暴雨、大暴雨天气发生。


此次强雨带分三个阶段在我省境内来回摆动,6月22日至24日强降雨带位于湘中以北,25日至28日移到湘中以南,6月29日至7月2日北抬至湘中以北。



特征一:累计雨量多


6月份全省降雨总量达407毫米,是多年同期平均雨量的1.7倍,比历史同期记录最大的1954年6月降雨384毫米多23毫米,比1998年6月降雨多70毫米。6月22日至7月2日,全省平均降雨270毫米,其中6月29日至7月2日3天降雨达117毫米。流域分布上,湘江326.3毫米、资水345.8毫米、沅江248.6毫米、澧水134.3毫米、洞庭湖区333.5毫米;市州分布上,最大为长沙市452.0毫米,其次为岳阳市387.0毫米,娄底市375.7毫米。益阳、湘潭、邵阳也分别达到363.9、322.3、312.8毫米。全省共83县降雨超过300毫米,59县超过400毫米,23县超过500毫米。累计点最大降雨为浏阳市大围山镇玉泉站雨量824.0毫米,其次为浏阳市古港镇寒婆坳站719.0毫米,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90.0毫米。


特征二:持续时间长


6月份30天有20.5天下雨,6月22日至7月2日的降雨过程还持续到7月5日,共有25天降雨。其中6月22日至7月2日集中降雨持续时间长达11天 ,创1951年以来区域性暴雨(≥4站)持续时间的历史新高(10天,2002年7月17日—26日)。


特征三:时段降雨强


许多地方时段降雨强度特别大,最大1小时、3小时、6小时降雨分别为157毫米(隆回县7月1日1时—2时)、189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7时—10时)、290毫米(宁乡县老粮仓7月1日5时—11时),暴雨经验频率超200年一遇。一日最大降雨为双牌县黄柏洞站7月1日降雨322毫米,其次为沅陵县官庄镇三渡水站6月23日降雨293毫米。


特征四:影响范围广


6月22日发生的强降雨覆盖全省绝大部分地区,其中降雨超过300毫米的笼罩面积8.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江下游、资水流域、沅水流域,以及东洞庭湖地区;降雨5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0.8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湘江下游、资水流域柘溪水库库区、沅水流域五强溪水库库区,以及洞庭湖区汨罗江流域。湘江、沅水、资水和洞庭湖区水位全面上涨,出现“三江闹湖南”的罕见汛情。


特征五:河流水位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