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环保圈
由亚洲旗舰环保平台「中国环博会」创立的新媒体品牌,集合环保产业思想者,用专业媒体人的视角,分享产业趋势、解读热点话题。 同时,也是「中国环博会」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昨天  
新华社  ·  国防部回应! ·  昨天  
上海应急守护  ·  在建工地坍塌致3死1伤,挂牌督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环保圈

两会“部长通道”信号!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再升级

环保圈  · 公众号  ·  · 2024-03-08 18:03

正文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部长通道”,一共回答了两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

3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 “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采访。图片来源:人民网

黄润秋表示,这三年,生态环境部查处了2260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有关部门移送了193起案件进行刑事立案,还公开曝光了457个典型案例。

下一步,环境部还将和有关部门一起, 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 大数据 + 人工智能的 “穿透式”监管 ,用科技的力量来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
1

坚决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 造假

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开启,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民政部部长陆治原、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交通部部长李小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接受了媒体采访。

有记者向黄润秋提问,近年来媒体报道了多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生态环境部去年也多次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地方检查,推动各地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请问整治效果如何?今年还有哪些工作安排?

对此,黄润秋表示,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制度,非常重要。 但近年来,各地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造假手段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

比如,有的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编造数据、假冒他人签名;有的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更换监测样品、干扰采样探头、编造假报告假台账、篡改仪器参数;更有甚者,还有的用黑客程序侵入到公共计算机系统,修改监测数据。

这些行为, 性质极其恶劣,而且造假的趋势还在向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

“这些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也冲击了我们的底线。 对这些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黄润秋说。
2

采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效手段

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

“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一起,连续四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

同时,环境部还采用“四不两直”检查、监督帮扶、大数据监管,乃至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效手段来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总体来看,打击行动取得了三方面效果:

第一,查处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了有效震慑。

这三年, 环境部查处了 2260 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有关部门移送了 193 起案件进行刑事立案,还公开曝光了 457 个典型案例。

另外,他们还查处了企业在环境自行监测方面的造假案件4255件,向有关部门移送了930起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

这些案件当中,包括去年在社会上影响比较大的 山东锦华公司的环评造假案、江西展航公司的环评造假案、广东广禾公司的机动车检测造假案 等,这些案件都已经宣判,并且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

第二,推动了行刑衔接,提升了监管执法效能。

环境部和最高检、公安部一起构建了行刑衔接、一体化推进的联动执法机制,形成了 共同会商、共同挂牌督办、共同公布典型案件以及共同部署相关工作的 “组合拳” ,有效地提升了我们的监管执法效能。

以前面提到过的“山东锦华公司造假案”为例,环评公司利用挂靠、伪造他人签名的方式充当虚假环评文件的制造者,这些年伪造虚假的环境影响报告书48份、环境影响报告表879份,数目巨大、性质恶劣。

▼“山东锦华环评造假案”宣判。图片来源: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

过去,这类案件在查处过程中存在“三难”: 立案难、取证难、定性难 ,而环境部有效地通过这个机制和地方联动,解决了这“三难”的问题。

目前,这个案件4名涉案人已经受到了刑事处罚,可以说这是 环评制度建立起来因造假入刑的第一案

第三,进一步完善了法律制度。

最高检和最高法修订出台了“两高”司法解释, 明确在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以及碳排放检验检测过程中,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最近,国务院还出台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碳排放数据造假行为予以严惩,既罚机构也罚责任人,对于情节严重的还要取消其执业资格。

这些制度,都增强了生态环境部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的监管能力。
3

加强大数据 + 人工智能“穿透式”监管

用科技的力量筑牢防线

黄润秋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 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同时, 他们还会进一步加强大数据 + 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的力量来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

最后,环境部也欢迎新闻媒体发挥好舆论监督优势,一道推动第三方环保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黄润秋在“部长通道”上的发言,释放出3个信号:

第一,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动仍将继续。

早在今年1月23日,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黄润秋就曾表示,2024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是 “严肃查处环评、监测等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违法行为”

如今在“部长通道”,黄润秋的发言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信号: 今年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可以预见,2024年,生态环境部仍将与最高检、公安部联手开展专项行动,并公开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第二,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动升级了。

具体来讲,升级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采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手段;二是加强大数据 + 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

众所周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深受各级党委及政府部门重视,曾经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

把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动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极大地提升地方党委和政府部门对这件事情的重视程度,有力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

同时,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也将增加生态环境部门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更多的造假行为无处遁形。

通过以上两个新的手段,一方面增强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另一方面提高了发现问题的水平。整体来看,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力度进一步升级了。

第三,一旦被发现问题,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后果。

过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案件存在“三难”:立案难、取证难、定性难。

但是,最近几年,生态环境部和最高检、公安部一起构建了行刑衔接、一体化推进的联动执法机制,形成了共同会商、共同挂牌督办、共同公布典型案件以及共同部署相关工作的“组合拳”,“三难”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这同时也意味着, 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一旦被发现,就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后果。

以“山东锦华公司造假案”为例,其中4名涉案人已经受到了刑事处罚,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到三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至五十万元,同时还被没收违法所得。

总之, 2024 年,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动仍将继续,并且力度进一步升级。对于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来讲,一旦被发现问题,就有可能面临严重的形势后果。

在此,“环保圈”也提醒广大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面对生态环境部的高压态势,切勿心存侥幸,只有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做实,才能安全面对检查,规避有可能发生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实录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生态环境部,2024-03-08

2、 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将有3个新变化!环保圈,2024-01-30

3、 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有期徒刑三年,罚金五十万!环保圈,2023-05-30

版权声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