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四川司法  ·  中央网信办:重点严打八类网络乱象! ·  昨天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  昨天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  昨天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昨天  
大河报  ·  胖东来深夜公告: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 ·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 ·  2 天前  
通用技术集团  ·  通用技术集团:冲刺一季度 奋战“开门红”① ·  3 天前  
通用技术集团  ·  通用技术集团:冲刺一季度 奋战“开门红”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超级买家来了。。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互联网安全 科技自媒体  · 2024-09-01 20:5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讨论了近期股票ETF市场的变化,特别是中央汇金投资和中央汇金资产等'国家队'对股票ETF的大幅增持。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包括市场资金流出、居民和企业部门风险偏好降低等因素。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日本央行持有ETF的情况,并对比了中国国家队的行为。最后,文章介绍了新出版的《人生起风时》一书,并呼吁读者关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央汇金投资和中央汇金资产等国家队大幅增持股票ETF。

近两个月来,股票ETF净流入金额超过1200亿元,其中6只宽基ETF获得中央汇金“千亿”级加仓。中央汇金投资是持仓市值最多的。

关键观点2: 市场资金流出和居民企业部门风险偏好降低影响资本市场。

自美联储加息开始的两年里,市场资金不断流出。没有稳定的增量资金,交易资金成为影响边际定价的因素。市场存量资金博弈激烈,行情持续性变差,轮动速度加快。

关键观点3: 日本央行持有ETF的对比效果。

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约两万亿人民币,主要作为日本资本市场ETF的买家。中国国家队购买ETF的速度更快更急。

关键观点4: 国家队买入ETF可能带来的盈利机会。

虽然有人不看好国家队的托底买入,但认为这些买进的ETF后面大概率会赚钱。预计赚钱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在一两年内。

关键观点5: 推广新书《人生起风时》。

文章最后提到了新出版的《人生起风时》一书,并介绍了购买方式。呼吁读者关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


正文

这两天看数据的时候,发现个挺有意思的事情,超级买家在逐步浮出水面了。

从数据上看,中央汇金投资和中央汇金资产等“国家队”,大幅增持了股票ETF。

按照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8月1日至8月29日,股票ETF合计“吸金”1264.88亿元。

这是继7月以来,股票ETF单月净流入的金额,连续两个月超过1200亿元。

这些股票ETF里面,被国家队增持最多的是6只宽基ETF,总计获得了中央汇金“千亿”级加仓

这里面单只净流入超过100亿元的ETF有3只,基本都是沪深300ETF,单单这3只基金合计净流入689.36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上证50ETF、创业板ETF、中证500ETF的净流入额都超过50亿元。

截止到六月末的时候 算总数的话,国家队合计持有股票ETF市值为5838.66亿元。

这个数字相比2023年底的1176.95亿元可以说大幅增长,差不多增长了近4倍的样子。

可以看出增持的主力是中央汇金投资,它是半年报期末持仓市值最多的。

中央汇金资产也进行了同步增持,只不过持有的ETF市值相比中央汇金投资要少的多。

很多人看到国家队持续买入沪深300这类宽基ETF托指数,经常会有各种抱怨。

其中一个抱怨就是,国家队持续买入这类宽基ETF,虽然指数看起来被托住了没跌多少。

但是很多公司的股价,已经完全跌的不像样了。 这点看看平均股价就非常明显,目前已经快回到2024年2月初那个低点了。

之所以会出现指数没跌多少,但是个股价格持续下行,也是因为国家队的增量资金通过几个宽基ETF托住了指数。

可以说在美联储加息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可以说我们整个市场的资金是在不断流出的,最近一段时间可能唯一的增量资金就是国家队了。

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提早开启了逆周期调控紧缩。

再叠加美联储加息带来的全球流动性紧缩,市场上没有新的增量资金也是正常。

由于没有稳定的增量资金,注重择时的活跃交易资金开始逐步成为影响边际定价的因素。

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少的背景下,这些活跃的交易资金本身是存量博弈,大家玩的是互掏口袋的游戏。

这个游戏时间越长,市场上存量资金想从别人口袋里掏出钱来的概率,就会变得越小。

原因也非常简单,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存量资金能活下下来的,基本只剩下那些千年的狐狸。

大家基本都是久经沙场,你想和千年的狐狸谈聊斋,那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我们也会看到,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存量资金的持续消耗,行情的持续性也变得越来越差。

体现在公司和行业的轮动上面,我们也会看到这个轮动速度,变得越来越快。

这个阶段你如果买入的话,赚点钱就得赶紧跑,稍微跑慢一点就有可能会挨刀剁手。

里面剩下的都是老手,大家比的就是刀子快的游戏,你一个新手进去不挨刀才怪。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在居民和企业部门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没什么增量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做配置。

不管是和权益挂钩的理财产品、基金产品还是证券账户,从2022年美联储加息开始之后都是这样。

数据上很典型的变化就是,如果我们观察新增理财和新增存款的变化,会发现从2022年开始有个新变化。

那就是新增存款在大幅增长,但是新增理财这块和过去几年比较的话基本是负增长。


大家的风险偏好这么低,就连新增理财这块都负增长了,更别说流入到资本市场会有什么增量资金了。

出现这个变化的核心原因还是资产荒,整个市场上稳定而且收益合理的资产非常稀缺。

这就导致不管你买哪类资产,一不注意都可能掉进坑里亏本金。相比亏损来说放银行贬值就贬值了,相比贬值亏损的幅度显然更大。

在这种大背景下面,大家的风险偏好变得极低,根本不愿意冒任何风险去投资做信用扩张,因为真的是投啥啥亏。

不信你可以回顾一下,是不是这两年不管你在国内买哪类资产,不管是在楼市买房子,还是在资本市场买股票。

甚至买信托,或者那些底层资产是房地产项目的大额理财基本都是殊途同归,可以说是投啥啥亏。

没有盈利效应,自然也就不会吸引到任何增量资金的进入,大家的风险偏好越来越保守就成了常态。

这个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不过后续随着美联储9月降息开始,可能《 终于要熬出头了 》。

因为现在看老美那边大概率在九月份会降息,但是这次降息并不会同时出现衰退,而是经济降温以后的预防式降息。

这个时间节点如果国内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跟上,带动货币流通速度回升和居民和企业部门风险偏好回升。

在这种情况下率先感受到温度变化的,可能是资本市场。一段持续性不错,而且节奏又快又急的中级反弹,可能就此会浮出水面。

我们觉得这个情况可能会出现,除了可能的货币宽松和财政刺激,还有个原因是最近半年急剧改变的筹码结构。

其实算持仓比例的话,目前中央汇金投资加中央汇金资产的占比,已经不算低了。

你看看开头那两张统计图,会发现国家队这两家公司持有的几个宽基ETF,有几只已经在总份额占比超过五成了。

如果统计目前持有的总金额的话,会发现目前 已经达到了五千多亿人民币。

你要知道我们国家队开始大手笔增持ETF,也不过只有半年多时间的样子。

而我们隔壁的邻居日本,在央行增持了这么多年之后,也就买了两万亿左右人民币账面价值的ETF。

PS:截止截至2023年3月,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37万亿日元(2657.5亿美元),市值为53万亿日元,相当于东证主板市场总市值(约710万亿日元)的7%。

从日本央行持有的ETF账面价值和市值的对比看,日本央行持有的ETF差不多赚了16万亿日元,差不多是账面价值的不到50%。

你要知道在过去很长时间,由于日本国内的风险偏好相对较低,日本资本市场ETF的主要买家就是日本央行。

这也意味着日本市场在很长时间里,市场增量资金很大一块主要是来自央行的购买。

我们目前国家队的持续买入,其实是异曲同工的效果,只不过我们比日本那边买的更快更急。

虽然很多人都不看好国家队目前的托底买入,但我们认为这些买进入的ETF,后面大概率是会赚钱出来的。

而且这个赚钱出来的时间不会等待太长,应该就在后面一两年左右的时间。

现在很多不看好国家队托底买入的人,未来说不好就是后面一两年到了高位减持时候的主要买家。

防杠声明:本篇只是个人的一点片面的、静态的、相对不成体系的一些看法。

个人水平有限,不排除观点存在偏见和错误,大家很多东西没必要争论,求同存异就好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昨天
南京广播电视台  ·  官宣接入DeepSeek!
昨天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R1自由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火山返利活动搞好可以实现 Deepseek R1自由
2 天前
笑点研究所  ·  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8 年前
半月谈  ·  时政小测验
8 年前
一起神回复  ·  震惊,表情包居然打架了!
8 年前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给跪】大神都是这么记笔记的……
8 年前
爱数据原统计网  ·  电商的下半场如何愉快的玩耍?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