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世界很大很精彩,值得好好度过。读书写字、理财投资、健身运动、旅行美食,一个都不能落下,请努力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开发者全社区  ·  跳崖了 ·  昨天  
Java编程精选  ·  为什么不建议用 equals 判断对象相等? ·  2 天前  
开发者全社区  ·  大S走了,两任老公争遗产式撕逼表演 ·  昨天  
开发者全社区  ·  网传大S去世前三天的超详细节 ·  昨天  
芋道源码  ·  裁员天花板:全员降薪40%,“闲置员工”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我或许真体验到一刹那的顿悟

三公子的人生记录仪  · 公众号  ·  · 2018-03-20 11:11

正文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 sangongzi0906

期待我们成为朋友


01


进入2018年的自己开始有一种绿芽萌发的感觉,如果用语言来描述的话,那就是:


过去的我好像是一只聪明狡黠的狐狸,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但又充满质疑,会因为恐惧而逃跑,也会因为恐惧而积极为未来布局。不可否认,我是喜欢这个小狐狸的,我觉得她聪明可爱有能力去处理很多危机。


但同时我又很可怜这个小狐狸,她总是有着莫名的恐慌和自我质疑,即便她做成了很多非常不错的事,完成了很多别人也想完成的目标,可是她并不会因为能力的增长而获得一种踏实感,那种内心深处的恐惧一直如影随形。她以为每完成一个新的目标,可以看不到恐惧,然而恐惧永远都会在终点的位置等着她。


现在的我感觉是一棵正在长大的树,躯干在不断地掉落着老去枯萎的树皮,同时躯干上又在生长很多新的枝桠,枝桠上有着绿色的萌芽。


我能感到自己不再为了躲避恐惧而四处奔跑,找到了我应该给自己生命定义的那个位置,稳稳地站着,吸取着生活中的灵气。


过去四处奔跑所看到的景色,都是匆匆一现的安慰罢了,并不会成为搭建自我生命的积木,但现在所感受经历的东西,不再飘忽,而变成了踏实的积木,我每收获一点,就能感到自己生活更完整一点。


神奇吧。啊,真的的感谢我的老师,遇见了他,我才遇见了我自己。


02


小狐狸身份,是一种进攻者的视角,这世界上很多好东西都要抢过来,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抢夺着别人的目标,抢夺着别人的注意力,抢夺着别人的思想。“抢”所能带来的快感存在于“抢夺的过程”,当最终拥有了,快感消失,虚无产生,然后就是新一轮的抢夺。


而我现在是站在接受者的视角上,像一棵吸收天地精华的树,我会先去体验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又拥有了什么。会发现其实已经拥有很丰富的东西,别人手里的美好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那为何还要去抢夺呢。


我要做的事情非常简单,就是继续跟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发生交集,让这种感觉持续的发酵着,充盈着,放大着,然后美好会带来更多的美好,不断繁衍下去。


意识到身上“抢夺”的念想,又放下“抢夺”的念想,是我这段时间里经历的第一次顿悟。


有人说我柔和了,这种“柔和”并不是做饭洗衣养花带来,而是我从思维层面开始放下进攻性的杀气。


我不再需要通过“抢夺”这个行为来获得快感和安全感,我很开心跟生活里遇到的每一个人交谈相处,遇到有趣的人和事情会变得很珍惜,遇到被人放鸽子啊或者丢了东西的事情,不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或者很倒霉,然后借故发火迁怒别人,就是觉得“哦,这就是个正常事情而已,人之常情罢了”。


做饭做得不好吃也没有关系,过程很值得跟教练吐槽,养花也很有趣,每隔两周健身完,去工作室附近的花店买上一打玫瑰,跟老板讨教怎么养花更长久。丢了好几次地铁卡,就当帮助别人多做几次免费地铁。别人给我生活和着装上的建议,我真的开始尝试了,有甜果,我会感谢他们,如果发现不适合,就当多一次体验。


我的主业从没有改变,依然是学习投资理财,只不过我开始区分事业和生活,当生活时,我好好体验那分分秒秒的感受。


03


我有个朋友很担忧“回到过去面对了自己的恐惧,就会放弃了追求的动力”。


这个问题,我很认真想过,我是感觉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只是朋友人为地在这两者之间创造了一种逻辑关系,认为不断地往前跑追求一个又一个目标,就可以完胜恐惧。然而,在奋斗的这些岁月里,在夜深梦回的片刻,恐惧又真的消失了吗?


钱也好,事业也好,成就感也好,它们是用来克服困难的,解决生活麻烦,但内心的恐惧,是不可能通过这些东西得到救赎的。


朋友说,奋斗可以驱除恐惧,我反过来看,是一个人面对了恐惧,不再害怕了,不去争斗,才能看到自己真正需要那个东西,然后内心深处涌起的拥抱这个世界的战斗力,才是真强大的力量。为自己真正的爱而去搏斗,是不怕受伤,是永不后悔,是不去计较得失的奉献。


我想,这个东西就跟爱情一样,真遇到对的那个人,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他而不需要回报。


04


在这个顿悟之后,又遇到第二次顿悟。


或许是我的思维被解锁了一环之后,环环相扣的其他部分也会被一一打开吧。


我和教练在讨论健身成效的问题,这半年来我对于健身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保持体力就OK的认知上,没有任何意愿去追求更好的健身效果。


还不仅仅是健身,过去的我喜欢抢夺别人的理想,然后完成了就觉得无所谓了。但现在我从“抢夺”意识醒悟过来后,会问自己,想要什么,愿景又是什么。


好像有点找不到。


更可怕的是,我常常自持逻辑推理能力强,觉得可以把很多事情的本质看透,然后就觉得结果也不过如此,不想做了。


这就是一个死循环的模式:要么先推理,得出一个不过尔尔的结果,兴趣陡降,不做了;要么尝试做点事情,达到差不多三五名的水平,就觉得够了,无兴趣再继续做下去。


我一直找不到走出死循环的方式,上周六在工作室放空的时候,脑子突然间闪现出一个想法:


如果推翻过去的逻辑模式,倒过来想呢。


就是那个闪念,大脑开始整理出两条逻辑线:


第一条是过去的思维方式,我依赖自己的逻辑判断,会把某件事情的结果以自己的认知先推导出来,然后会觉得结果并没有太多意义,直接放弃了。


第二条是反过来的思维模式,并不是结果无意义,而是我一开始就把结果定义为“无意义”,但事实上,这只是建立在我的逻辑推导能力下的幻觉罢了,我没有走到那一步,又怎么可能知道结果是无意义的。


这个念想,让我走出了死循环,我一直感觉做事情因为太容易,所以不愿意拼尽全力。这压根不是事情的错,而是我没有给自己机会去看到拼尽全力后的结果。意义这东西,只能在终点线才能看到,也只能由那个做到最好状态下的自己感受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