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顶尖名校毕业的生物医学博士们,明明白白地把健康和疾病讲给您听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你的身体有多少毒要排?

健康不是闹着玩儿  · 公众号  ·  · 2017-11-27 11:02

正文

点击上方 蓝字 订阅
顶尖名校博士,讲解靠谱健康知识

作者简介

小鱼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医学学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硕士,现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多次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省市级医学科研项目。热爱医学,热爱写作,个人公众号“镜子里的小鱼”。



为了避免太早成为油腻中年大姐,小鱼我也时不常去去美容院。倒不是去美容,就是按摩按摩,放松放松,以缓解工作和鸡娃的疲劳。


这本是一件美美的、舒服的事。然而令我头痛的是,每次进美容院,美容小姐们就要给我“宣讲”各种养生、健康的知识。


很多时候我都尽力忍耐着,关闭耳朵,不听不理。


但有时候实在是忍受不了!因为她们说的健康知识,她们所笃信的养生理论,全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搞得我又急又气。


比如,她们最爱说的:“你的月经怎么样?有血块吗?颜色暗吗?如果是的话,就是身体毒素多,要排毒哦!”;“你的腿比较粗,肚子有肉,排毒不畅啊!”;“脸上有斑,要排毒啊!”。


作为一名受科班医学教育八年、长期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的医生来说,听到这些理论,气得恨不得一口老血吐出来。


忍不住对她们说:“我是医生,这些知识比你们明白,求你们别再乱说了!”


小姑娘们听到我是医生,立马肃然起敬。于是向我诉说各种医学、养生方面的困惑。以至于我每次去那里,都有好几个女孩到我的房间排队等着咨询。然而,我只是想静静地休息一会儿而已!


身体里排出来的都是毒?

女孩子们最关心和焦虑的是月经问题。


因为养生导师告诉她们月经里有血块,特别不好,是身体累积的毒素。大家都很担心,因为月经里总是有血块样的东西。


月经真的能排毒吗?血块是什么?


拜托!人体内哪有那么多的毒要排?如果说月经是排毒,那怀胎十月,不来月经,没有排毒,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会被毒死了?

其实,月经是子宫内膜的周期性脱落,引起的子宫出血。周期性的子宫内膜脱落,它是受卵巢周期性变化调控的。


排卵期前后,子宫内膜变厚,便松软,变得适合受精卵着床。然而等了半个月,也没迎来新生命,子宫内膜就会自动脱落,形成了月经!


那些血块样的东西,其实是脱落的子宫内膜小斑块。


除非是大量出血,形成的血块,才是不正常的,需要去医院就医。


千万不要以为出血量大就是排毒好。过量的出血很有可能是子宫的疾病,而且长期月经量过大,容易造成贫血,一定要警惕,及时就医。


人体里有毒素吗?


人体内有毒素吗?当然有!


人体内的毒素在哪里?怎么排?


在现代医学理论体系里,“毒”是一个明确的概念。


现代毒物学认为,凡有少量能与机体组织发生某些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的病理状态的物质,就称为毒。


外来毒 ,如大气污染、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汽车尾气、食物中的防腐剂、化妆品中超标的重金属等等。


内生毒 ,是指人体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酸、二氧化碳、乳酸等等。


人体内的毒素可“代谢”和“排泄”


在肝脏、肾脏以及消化系统的帮助下,我们身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及从外界摄入的大多数有毒化学物质,通常可以在几小时后被分解、排出。


人体所有向外有开口的通道,都可以排出这些物质,比如排出大小便,汗腺排汗,皮肤上的皮脂腺排出油脂,耳朵排出耵聍,泪腺排出眼泪,鼻子排出鼻涕,呼吸排气等等。


正常的人体都会自然排毒,完全无需人为干预,或额外去“排毒”。

什么样的人真正需要专门去排毒?


尿毒症患者!!!


尿毒症患者因为肾脏功能衰竭,体内大量的毒素无法通过尿液排除,所以每周要进行三次血液透析,以保证清除身体内毒素。


所谓“排毒”,不仅没好处,还有坏处!


不管是网上、美容院、保健品商家,都在鼓吹排毒的理论,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警惕各种排毒的宣传,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


老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往往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


他们有时候会说:“身体能排毒最好,偶尔多排排也没坏处吧”


所谓“排毒”,不仅没好处,还有坏处!

一些排毒保健品等之所以能快速“排毒”,是因为含有强泻剂成分,能快速促进人们排便,其排毒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刺激肠道,促进大便的排泄。


蒽醌类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及结肠息肉发生有关系 [1-2]:


所谓的排毒清肠保健品基本都含有蒽醌类泻药 。中药类的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西药的果导等都含有蒽醌类成分。


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 [1-2]:


结肠黑变病是消化道黑变病的一种,指结肠出现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呈棕褐色或黑色。


简单地说,就是很多强泻剂中含有的色素长期沉积在结肠黏膜上形成的。持续八周以上服用强泻剂就有可能发生。


国内外多篇文献在研究中发现:蒽醌类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及结肠息肉发生有关系。有文献报道,大肠癌切除标本4.8%~5.9%伴有结肠黑变病,或黑变病结肠息肉合并癌变。


损害肠功能和肠动力


滥用泻剂对于肠功能和肠动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如果长期服用泻药清肠,肠道会产生对泻剂的依赖性,不仅无助于便秘的改善,还会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最终使患者不能自行排便,而依赖泻药来维持排便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其结果会引起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损伤,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动力下降,继而发生更严重的便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