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排毒”,不仅没好处,还有坏处!
不管是网上、美容院、保健品商家,都在鼓吹排毒的理论,还是要再次提醒大家,警惕各种排毒的宣传,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
老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往往是最容易上当受骗的群体。
他们有时候会说:“身体能排毒最好,偶尔多排排也没坏处吧”
所谓“排毒”,不仅没好处,还有坏处!
一些排毒保健品等之所以能快速“排毒”,是因为含有强泻剂成分,能快速促进人们排便,其排毒的主要机理是通过刺激肠道,促进大便的排泄。
蒽醌类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及结肠息肉发生有关系
[1-2]:
所谓的排毒清肠保健品基本都含有蒽醌类泻药
。中药类的大黄、番泻叶、决明子等,西药的果导等都含有蒽醌类成分。
长期滥用蒽醌类泻剂,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最主要原因
[1-2]:
结肠黑变病是消化道黑变病的一种,指结肠出现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呈棕褐色或黑色。
简单地说,就是很多强泻剂中含有的色素长期沉积在结肠黏膜上形成的。持续八周以上服用强泻剂就有可能发生。
国内外多篇文献在研究中发现:蒽醌类泻药与结肠黑变病及结肠息肉发生有关系。有文献报道,大肠癌切除标本4.8%~5.9%伴有结肠黑变病,或黑变病结肠息肉合并癌变。
损害肠功能和肠动力
滥用泻剂对于肠功能和肠动力的损害是不可逆的。
如果长期服用泻药清肠,肠道会产生对泻剂的依赖性,不仅无助于便秘的改善,还会导致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最终使患者不能自行排便,而依赖泻药来维持排便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其结果会引起结肠平滑肌神经细胞损伤,使结肠运动功能紊乱,动力下降,继而发生更严重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