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樊登读书
和你一起读书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鲸出海  ·  ChatGPT官宣周活过4亿,TikTok重 ... ·  2 天前  
阿里开发者  ·  GPU是如何进行算力管理的?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跨境电商 “卷” ... ·  3 天前  
白鲸出海  ·  一款伪直播应用,赚了百万美元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樊登读书

《世说新语》中的5句箴言,一生至少要读一次

樊登读书  · 公众号  ·  · 2024-07-03 18:12

正文


作者 | 幸运星

来源 | 皓然读书(growing-reading)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 《遇见》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笔记小说 《世说新语》。

书里有一群魏晋名士,在乱世中顺应内心,笑傲人生,留下了千古美名。

季羡林、钱锺书把它列为“一辈子最爱的书之一”。

点击下图,即可听樊登老师讲解本书 👇





有一本书,被季羡林列为 “一辈子最爱书之一” ;鲁迅称赞其为 “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它就是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东汉末年之魏晋期间,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因其语言短小精悍,内容生动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历史知识,因此它被称为古代轶事小说的代表作。

书中的士族名士在乱世中,或是行侠仗义,或是潜心修行,亦或是解放自我,笑傲人生,留下千古美誉。

读懂了他们的故事,就会明白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尤其是书中这5句话,更是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准则和人生正确的活法,句句箴言,让人受益无穷。


与其损害道义而求活,不如与友同生共死

有句话说:“我们结交友谊,应当选择那些在危险时刻,能够在我们旁边的同盟者。”

东汉人荀巨伯,便是这样的同盟者。

一日荀巨伯去看望生病的朋友,正好碰上外族强盗攻打郡城。

朋友担心荀巨伯受到牵连,便劝他赶快离开,但荀巨伯却坚持留下。

后来强盗冲进郡城,看见荀巨伯就问道:“全城的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敢一个人留下?”

荀巨伯淡定地回答:“朋友有病,我不忍心扔下他,宁愿和朋友一起被杀,也不愿独自苟活。”

强盗听后很受启发,便将军队撤走了。

至此,郡城得以保全,荀巨伯也因仗义护友,得到天下人的称赞。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在朋友飞黄腾达时与其觥筹交错;在朋友落魄危难时,却不愿留在其身边。

他们以为凡事先为自己考虑,就能获得更多。

可事实是,当他们只顾为自己谋划时,信任就已不复存在;当他们唯利是图时,友情早已支离破碎。

生活中的大风大浪淘走了假情意,留下了真心意。

自私虚伪的人,会在患难中弃你而去;而落魄时雪中送炭的人,会带给你温暖和保护。

正如《五卷书》中所说 “真正的朋友,是抵抗忧愁和恐惧的保卫者,是友爱与信赖的罐子。”


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已而移于他人

古语有言:“厚德载物”。

一个人真正拥有善良的品德,才能真正拥有属于他的福报和地位。

征西大将军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

有人告诉他,这种马是凶马,会给主人带来祸患,叫他尽快把马卖掉。

庾亮不同意这样的做法,他说:“卖了它,必定会有买主来买它,那就是在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

庾亮的善良,得到人们的赞扬;他的敦厚,也让他成为东晋一代名臣。


《道德经》中写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地对万物没有亲疏之别,但却对善良的人格外青睐。

善良的人种下善因,因而也会收获善果。

一个懂得积福行善的人,自然就是有福之人。

正所谓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无论何时,都要坚守善恶的底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怀揣善良,心存慈悲,多做善事,才能远离祸患,安享美满的人生。

点击下图,即可听樊登老师讲解本书 👇



既有凌霄之姿,何肯为人作耳目近玩

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做人固然要为自己争取,但若一味执念强求,就会走向窄路。

有时候,顺其自然,坦然成全,反而能让自己走的更长远。

晋时,有个叫支道林的和尚,特别喜欢养鹤。

一天,朋友送给他一只小鹤,他静心养护。

不久,这只小鹤翅膀长成,想要飞行,支道林心里舍不得这只鹤,就剪短了它的翅膀。

白鹤高举翅膀却不能飞翔,于是低垂着头,看上去好像很懊恼。

支道林不由地感慨道:“既然它有直冲云霄的资质,又怎么肯给人做就近观赏的玩物呢!”

于是他便将白鹤喂养到翅膀再长起来,就放生了它。


《论语》中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有时候,人们害怕失去某种重要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将其勉强留在身边。

但其实,过分的强求,反而会让自己深陷痛苦的旋涡,难以自拔。

要知道,这世上很多事情,强留可能并没有收获,而成全,也并不意味着失去。

所以,不要为了一时的贪恋,就执迷不悟,毁坏最初的美好。

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尽力莫强求,这样既是成全他人,也是成全自己。


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晋人周处年轻时,凶狠倔强,是乡里的祸害,人们将他与水里的蛟龙和山上的猛虎,一起称作“三害。”

为了除掉这“三害”,有人故意劝说周处去杀虎斩蛟。

周处就上山刺杀了老虎,后又与蛟龙搏斗了三天三夜,人们以为他被蛟龙杀死,便互相庆贺。

周处回来后听说了此事,才知道自己是人们所痛恨的人,想有意改过自新。


他去寻找名士陆云,把情况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并说道:

“我想加强修养,改正错误,可是岁月已经虚度,恐怕终究不会有什么成就。”

陆云说:“一个人就怕不能立志,又何必担心美名不能显扬呢!”

周处听从教导后,开始刻苦修炼自己,最终他成为忠臣孝子,官至御史中丞。

人活一世,能够实现自己立下的志向,能为弥补过错而努力奋斗,就算没有白白浪费生命。

过去的肆无忌惮,浑浑噩噩,在生命的长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因为只有改过自新,才能创造有意义的未来。

西汉著作家刘向曾说,“名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彰。”

声音不会因为细微就听不见,行为不会因为隐蔽就不彰显。

一个人只要是真心悔改,坚定修行,哪怕是再微弱的力量,也能被放大;再微小的善举,也会被称赞。

学会自我克制与磨砺,修炼爱人爱己的美德,自然就会享有盛名,流传千古。


点击下图,即可听樊登老师讲解本书 👇



不愿名器,酒足余年毕矣,无所复须

知乎上有个问题:“怎样活着才能快乐?”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知足,就会无忧。”

人生,懂得知足,才能真正的幸福。

庾冰任吴郡内史时,遇到敌人叛乱,大家都落荒而逃,只有一个差役一直跟随保护着他。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