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晚安”,送你一句睡前暖心话】
文/陈是如
来源:写手圈(ID:xieshouquan010)
因为工作需要,我采访过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互加微信后,我总是第一时间浏览对方的朋友圈,以更好地了解采访对象。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可谓是个顶个的成功人士。一条条点开他们的朋友圈,我心里既激动又窃喜:说不定能发现某样成功秘诀呢!
成功的秘诀自然没找到,时间久了,我倒是发现了另一个秘密:
那些看似指点江山,风光无限的牛人甚至比一般人更脆弱。
两个月前采访的一位90后创业新秀,辉煌的简历简直让我脸红。清华理工科背景,大学时就参与了许多国内外大型项目的建设,并多次在国际赛事中斩获大奖。学霸出身加上前景无限的事业,眼前的这位“小鲜肉”,举手投足,意气风发,气场妥妥3米。
相谈甚欢,我加了他的微信。然而,逐条翻开他的朋友圈,我五味杂陈。
里面尽是这样的内容:
“创业是艰难的。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却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
“突然有一天,生活会把‘你是个傻瓜’这个事实告诉你,那一刻你要和所有的努力说再见。”
某段时间,“孤独”、“疲惫“、心塞”等词充塞着他的朋友圈。有时候还配上一副满脸疲惫的自拍。没有打了鸡血的豪言壮语,也没有走上人生巅峰的幸福秀,他的朋友圈,创业的艰辛和压力跃然纸上,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判若两人。
一年前,我在工作中认识了云欣。她是一家外贸公司的经理,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兼职写稿。天赋加上勤奋,云欣早早在国内各大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去年五月,云欣开通了个人微信号,工作之余坚持每日一更。一开始,云欣的粉丝寥寥,但没多久,她的文章就被一些微信公众大号转载,成了点击量过10万加的爆款。
喜报连连,但在云欣的朋友圈,心情的失意和低落却扑面而来。
“人都要学会坚强的。”“学会照顾好自己,调解好自己的情绪,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好。”
不少文字像是一种自我鼓励,却又有超脱不了的挣扎。问她,原来有段时间,看她文章的读者越来越多,批评之声也前所未有地袭来。一些人竟用恶劣的言辞在她的文章下谩骂。所说的内容与文章没有半毛钱关系,活生生的人身攻击。
云欣说,那段时间真是心力交瘁,这辈子都没这么委屈过,真想关掉公众号,清清静静上点班,不也挺好?
因为朋友介绍,有幸认识了一位大神级的活动策划人。
几乎所有叫得响名头的国内外电影节,他都在被邀请之列,且身担要职。香车宝马,海岛快艇。所有你能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奢华镜头,只不过是他工作和生活的日常。
本来抱着开眼的心情去翻他的朋友圈,可翻了没几条就我看不下去了。因为感觉就一个字——“累”。
舟车劳顿。短短一天,从北京到台湾,从台湾回上海。他的留言是“分身乏术”。
时间紧任务重。“还剩下几小时,活动就要开始了,尽管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但神经不敢丝毫放松”。
压力山大。“难的时候,到底该怎样面对?”
别说他要劳心劳力,我真是看着都累得慌。看来,神一般的存在真是不存在的。
你看,翻一个牛人的微信圈,真像看一场倒叙的电影。从他成功的时光,倒转至那些艰难起步,努力挣扎的时候。又像是撤下了华丽的幕布,看他的生活从风发无限到不堪重负。
如果说,在镜头下和公众面前,那些牛人不愿也不能随便暴露自己的脆弱、痛苦,可是在朋友圈,这个既私密又能被朋友们围观地方,牛人们却显现了自己作为常人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也会遭遇扎扎实实的痛苦、压力。生活不会对他们格外轻松,要在某行某业取得成功,他们一样要努力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