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昌综合广播
发布热点新闻资讯、优秀广播节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百姓关注  ·  “AI可以预测中奖号码”?中国体彩回应 ·  23 小时前  
百姓关注  ·  贵州开启降温模式!最大降幅近15℃ ·  2 天前  
贵州日报  ·  刚刚升温就要降!贵州局地有冻雨或雨夹雪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昌综合广播

目标明确!南昌加快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南昌综合广播  · 公众号  ·  · 2024-12-19 19:37

正文

近日,南昌市印发 《南昌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以下简称《方案》) 明确提出,着眼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提升低空设施、完善低空服务、丰富低空场景、做强低空制造、优化低空生态, 力争到2027年,通航基础设施和飞行环境明显改善,低空制造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成效,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低空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全国领先,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资料图


0 1
到2027年,
全市低空经济整体规模 达到350亿元




《方案》提出, 做大做强低空制造产业。 积极引进和培育无人机、eVTOL、新能源通用航空飞机等先进整机制造项目,培育整机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


·加强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及材料配套,深化与航空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争取组建民机公司,推动航空发动机试验试飞基地落户。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加快突破飞控系统、电推进系统、传感器、元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优质多元配套企业主体。加强低空企业招引培育。


·绘制南昌市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加大力度招引在整机研发、关键部件、先进材料等方面具有核心引领和集聚效应的低空制造链主企业落户,培育一批物流配送、空地保障、城市安全等低空应用龙头骨干企业。


·支持鼓励高技术低空制造企业成长为低空经济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资料图




此外, 积极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开展重大科技项目和首台(套)攻关,瞄准整机研发、关键零部件、核心系统,组织实施专利导航。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及载体。鼓励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飞行学院、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北航江西研究院、江西航空研究院、北大南昌创新研究院等高校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联合体,建设一批低空经济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促进eVTOL、特种飞行平台等研制工作。




资料图

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通用飞机、 无人机、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
低空飞行器,
形成科技特色鲜明、
产业规模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到2027年
全市低空经济相关企业数量
突破160家
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 350亿元


0 2
将开通100条以上低空航线




《方案》明确, 要加强低空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市域范围内加快布局各类无人机起降场(点)、测试场、智能基站、安防监视点、气象观测站、无人机识别、定位、导航、电磁等设施,满足各类低空新兴航空器的起降、停放、充电、飞行、作业等功能。 完善路网、电力、通信基站等基础设施,推动通航机场、eVTOL起降场试点建设。


同时, 推进监管服务平台建设。 为低空用户提供空域、航线申请、飞行计划申报、飞行通信气象监测及飞行过程监管等服务。推动低空航路航线划设。聚焦城市低空载人载货运输需求,开展低空航路航线划设研究工作,绘制低空航图,完善全市航路航线网络布局。

建成 150个以上 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配套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成 3个以上 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开通 100条以上 低空航线,基本建成技术先进、软硬结合、融合成网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有效满足低空飞行各类需求。


0 3
努力构建
多元化、多层次低空场景体系




城市物流 方面,我市将大力拓展城市低空配送场景,与重点物流企业合作,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试点和商贸运输保障服务,建设多层次低空物流枢纽体系。鼓励在有条件的园区内探索开展低空运输货运等物流新模式,积极拓展低空航空器的保税维修等贸易新业态。培育零售、餐饮、医疗物品等低空即时服务需求,加快在大型商业综合体、未来社区、产业园区、院校、公园、医院等场所开展无人机配送服务。





城市交通 方面,我市将统筹推进市内及城际间的短途飞行、公务飞行、商务飞行等低空飞行服务,构筑“通道+网络”的低空航线布局。鼓励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大中型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应用,有序推进高时效的载人和载货飞行,有效保障多样化的客货运输需求。





文体旅游 方面,我市将支持各类企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及赛事、会展等文商体旅资源,打造低空商业消费新场景、新应用。开展南昌低空观光体验游,探索培育航空运动、空中观光、航拍航摄、航空培训、航空展览等特色新业态项目。引进国内文旅头部企业,推动开通南昌空中旅游试点航线。培育“低空+体育”消费需求,加快在南昌航空城、湾里景区等地布局建设滑翔伞飞行、通航飞行、无人机竞赛训练基地,打造国家级低空运动品牌。



此外,
我市将充分应用北斗、5G
及“摄像头+无人机”等低空技术和产品,
在城市规划、空间测绘、
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巡检等领域
打造一批城市低空应用场景,
促进城市治理和经济发展协同进步。

鼓励完善
“空中110”“空中120”“空中119”
等应急体系建设,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