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三分钟
4 亿中产财经资讯平台,专注深度财经商业报道。由财经媒体人杨瑞团队执笔,出品《广州租售同权》、《北京学区房多校划片》、《国家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等多篇千万级刷屏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昨天  
8099999街头巷尾  ·  微信牵手DeepSeek?有人趁虚而入,这种 ...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昨天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2 天前  
MiyueMedia  ·  1688overseas?在美区的TikTo ... ·  2 天前  
知识星球精选  ·  全网最硬核信息安全资源库,限时优惠加入! ·  2 天前  
环球网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三分钟

锤碎“白幼瘦”,霸王茶姬被滴滴上了一课!

财经三分钟  · 公众号  · 内容分发  · 2025-02-23 17:49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讨论了社会对不同群体的刻板印象,特别是针对女性和司机群体的刻板偏见。文章通过多个例子阐述了这种刻板印象如何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并强调了消除刻板印象的重要性。滴滴通过一则广告尝试消除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而霸王茶姬因使用性别刻板印象的标签引发争议后改正了错误。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品牌如何通过营销活动呼吁消除女性污名化现象。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刻板印象的定义和影响

文章解释了刻板印象是社会对不同群体的一种固定、概括的看法,它是基于人们的过往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产生的。这种刻板印象会导致人们对某些群体产生偏见和误解。

关键观点2: 女性刻板印象的实例

文章通过滴滴的广告为例,展示了如何打破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广告展示了真实的司机形象,没有刻意迎合观众的刻板印象,从而引发了网友的积极反馈。

关键观点3: 女性词汇污名化的现象

文章还提到了女性词汇被污名化的现象,如“小仙女”、“名媛”等原本赞美女性的词汇被重新解读为负面含义,用来贬低和侮辱女性。这种现象在社交媒体上尤为普遍。

关键观点4: 品牌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回应

一些品牌开始意识到女性刻板印象和污名化的问题,并开始采取行动。例如,茉莉奶白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旨在消除人们对带有女性词汇的刻板偏见。同时,滴滴也通过一系列策略,如推出新功能、进行品牌形象重塑等,来回应社会关切。

关键观点5: 消费者对品牌行动的反应

消费者对品牌的行动反应积极。例如,滴滴的广告策略和一些品牌的去污名化行动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赞扬。这显示了消费者对于尊重和理解的需求,以及对于品牌诚信的期待。


正文


《哪吒》申公豹有一句金句——


“人心中的成见是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成见”是一种刻板印象。


简单来说,是人们对某个特定群体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是人们过往经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产生。


成见这座山,哪里需要哪里搬,比如有一种偏见就是女性刻板偏见。


最近有网友分享了一个滴滴广告,再次把女性刻板印象推到我们面前。


图源:小红书网友来个虎皮溏心蛋




这组广告是滴滴为滴滴师傅所打的一个广告:


师傅们说,没什么特别 的,但也谢谢你谢谢我。


图源:小红书网友来个虎皮溏心蛋


刷完评论区,发现大家夸的点,是滴滴打破了白幼瘦滤镜,整体人物看起来很真实。



而且没有为了刻意迎合女性,而把全部素人安排用女性,也没有刻板到全用男性。




有人感慨终于没将女性边缘化,终于看到正常女性样子的广告。



于是有网友猜测背后肯定是有女设计师参与,联想到创始人是柳青,是一位女性,又觉得一切有迹可循。



眼看自家的广告被夸后,滴滴也忍不住过来认领,接住了泼天流量,顺带进行一波女性营销。


图源:滴滴




可以说,滴滴这波宣传,看似只是正常的素人司机广告。


但在网友看来,干的也是为女司机去污名化的事,消除“司机只有男性”的刻板偏见。


毕竟社会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一直存在。


车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开车的司机有三种:老司机、新手司机和女司机。


提到女司机,就有人会说:不打转向灯不会倒车、把油门当刹车、马路杀手……女生最好不要开车。


滴滴主打一个以性别平等为主题的广告,让人联想到春晚外卖小哥翻车,默认地将外卖与小哥性别绑定,也有回应认为“小姐”容易被污名化。



此前 霸王茶姬就因为“骑手兄弟”翻车了。


霸王茶姬一家门店,被曝给外卖骑手准备免费饮品的水壶,上面还张贴了文案——骑手兄弟辛苦了,口渴请自取。


图源:@曹勇琦


品牌关怀外卖骑手本来是好事,但没想到霸王茶姬栽在了“兄弟”二字上。



有网友反馈说现在的女骑手也很多,文案忽视了女骑手,只写“兄弟”是一种刻板印象。


不过好在后来霸王茶姬听劝,将“兄弟”两个字改为“伙伴”转危为机。


图源:@广告网


当然职业被污名化,只是女性词被污名化的冰山一角,女性词汇被污名化同样普遍存在。


本指年轻、美丽,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女”,是一种夸赞。


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就被解读出“精致利己女孩”的含义。


还记得在春晚的节目《点点关注》中,“林黛玉”带货奶茶翻车,就是一句台词引爆的。


当孙女奶奶使唤爹爹买奶茶时,回应“真是不了解我们小仙女的心思,我们小仙女啊,平时喝的都是薄荷奶绿,少冰三分糖加珍珠”。


图片

图片

图源:情感派掌门人


“小仙女”这词一登场,有人第一反应是负面词,小仙女喝奶茶是刻板印象。


图片


这其实本质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小仙女为代表的女性词汇被污名化。


与“小仙女”一样,背负着被污名化苦恼的,还有“名媛”。


原指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女性,但如今却用来形容女性,虚假包装营造高端形象,达到炫富、攀比目的。


于是我们看见了万物皆可媛,病媛、佛媛、外卖媛、飞盘媛......媛媛不断。


当网友被科普佛媛,就是穿戴奢侈品在寺庙拍照打卡抄经的小姐姐。



再看到商家取名带有“媛”字时,就自动戴上有色眼镜。


开在重庆西南大学附近的一家麻辣烫,因为店名叫“校媛·麻辣烫”,让老板遭受无妄之灾,莫名其妙被辣评意淫。


图片


后来老板回应取名是用自己的名字,却因为带了个被污名化的“媛”,引发部分网友不好的联想。


所谓的女性词汇污名化,无非是原本是对女性表达美好、夸赞的词汇,被重新解读成负面意义,逐渐沦为了对女性的贬低、侮辱。




女性被污名化痛点现象,也得到了一些品牌的回应发声,推出为女性去污名化活动。


茉莉奶白此前上新新品蜜桃老铁,和「从女也」她艺术展联动,通过推出「婙」「娘」「妇」三个字的周边,通过赋予女字多元的意义,消除大家对于带有「女」字旁汉字的刻板偏见。


妇,女有推倒大山之力。


图源:小红书她艺术


娘,女性化无罪,不该是形容词。


图源:小红书她艺术


茉莉奶白还配合推出“举铁”活动,只要带上撸铁造型道具到门店“举铁”,就可以换取毛绒哑铃挂件,鼓励女性秀出力量美,传递女多元美的样子。


龙湖重庆北城天街某一年的妇女节的文案策划,还原“小姐”“名媛”“小仙女”的原本内涵,拒绝女性词语污名化。



图片

图源:网友sheroine800


一直以来提及月经,大家都会觉得难以启齿或者上不了台面,但有品牌不仅鼓励大大方方地宣传,还将其艺术化为一种颜色。


2020年潘通就与瑞士生理用品品牌 INTIMINA ,联合设计名为“月经红” 的新色号,借助可视化的月经颜色,打破了月经是禁忌、羞耻话题的刻板偏见。


图片

图源:一夜美学




不可否认,滴滴的司机师傅群像广告,契合了当下女性营销的主基调,也是符合了自身的品牌策略。


早在去年的时候,滴滴官宣女乘客可选女司机、推出宠物快车、滴滴包车服务、拉黑异味车等功能,并在少量城市测试。


滴滴试水新功能背后,源于滴滴做的“希望滴滴提供哪些功能”话题调研。


根据调研结果,“女乘客可选女司机、拉黑异味车、宠物快车”这三项,是用户最为关注的痛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