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网科技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厂日爆  ·  刚刚,B站财报来了 ·  6 小时前  
大厂日爆  ·  刚刚,B站财报来了 ·  6 小时前  
时代财经APP  ·  人形机器人持续火热!A股概念股已涨疯,杭齿前 ... ·  14 小时前  
时代财经APP  ·  人形机器人持续火热!A股概念股已涨疯,杭齿前 ... ·  14 小时前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昨天  
中国社会科学网  ·  独家策划 | ... ·  昨天  
上海科创汇  ·  申报|普陀区2025年度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网科技

人形机器人迎来升级,何时迈入量产快车道?

财经网科技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科技自媒体  · 2025-02-17 18:55

主要观点总结

人形机器人在A股市场持续火热,行业规模和发展前景乐观。宇树科技算法升级引发关注,并与Meta探讨家务机器人合作。多家企业加紧研发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但离规模化应用仍有距离。行业面临核心部件精度、制造工艺等问题挑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形机器人行业持续火热

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版块全线上涨,Wind数据显示人形机器人指数涨幅超90%。宇树科技算法升级引发关注,多家企业纷纷研发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观点2: 宇树科技与Meta探讨合作

宇树科技正与Meta接洽,探讨就家务机器人进行合作。Meta考虑开发消费类家用机器人,宇树科技有望受益于此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

关键观点3: 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乐观但离规模化应用有距离

虽然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乐观,但行业规模尚未成型,大多数产品都处于实验室阶段。离规模化应用有距离,面临核心部件精度、制造工艺等问题挑战。

关键观点4: 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测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爆火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和投资热情。行业面临巨大潜力,但也需要解决核心技术和市场应用的问题。


正文

虽然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行业规模尚未成型。

编辑|丁一


蛇年开年以来,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版块连续升温,相关个股全线上涨。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自去年924行情以来,人形机器人指数涨幅超90%,相关产品涨幅居前。


本周,人形机器人领域又有了新消息刷屏。近日,宇树科技官方宣布其机器人算法完成升级,可实现流畅的舞蹈表演;此外,另有媒体援引消息称,宇树科技正与Meta接洽,探讨就家务机器人进行合作的可能。


在人形机器人大火的当下,未来的行业规模和发展前景如何?


宇树科技升级算法


2月14日晚间消息,宇树科技官方发布最新视频,并表示“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已完成升级,机器人能够完成拍手、扭腰等动作,能够轻松应对舞蹈挑战,实现流畅自如的舞蹈表演。宇树科技在视频下方配文称,“你想和Unitree G1一起跳什么舞蹈?算法升级,任意舞蹈任意学。”


此前,在在蛇年央视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大秀秧歌舞成为话题焦点。近期以来,宇树科技频频更新软件算法,之前曾推出仿生灵动升级、足球赛事应用方案等。


值得留意的是,据媒体援引消息,宇树科技正与Meta接洽,探讨就家务机器人进行合作的可能。具体而言,Meta正考虑开发一款消费类家用机器人,旨在协助处理叠衣服、洗碗等家务。后续,Meta将为人形机器人开发软件、传感器和人工智能,并提供给宇树科技、Figure AI等不同公司进行生产。


不只是Meta,近年来多家企业纷纷加紧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近日,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 AI据悉正与投资者洽谈,计划筹集15亿美元的资金。与此同时,特斯拉也已开启了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的招聘,为在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工厂量产Optimus机器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特斯拉CEO马斯克此前曾表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未来有望创造超过10万亿美元的长期收入,甚至可能超过汽车业务,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从发展前景来看,人形机器人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医疗、养老、教育、娱乐等,有望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从长期来看,低维护成本、可升级的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不过,在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看来,虽然人形机器人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但行业规模尚未成型。行业正在萌芽,大多数产品都处于实验室阶段,创业者与大型企业合作的激情有望加速产品落地。


离规模化应用仍有距离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赛道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人形机器人出货将会突破1万台。到2030年,预计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到500万台左右,市场需求会升至约7500亿元。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量产元年。


王鹏指出,从行业规模来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例如,有预测显示到2027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63.5%。中国市场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预计到2030年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元。


在他看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的爆火,提高了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关注度和投资热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该领域,推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另一方面,这也促进了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加速了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指出,人形机器人概念爆火的热潮也可能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精密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等领域的产业发展。


不过,人形机器人发展势头良好,但离规模化应用还有距离。从当前市场来看,不少人形机器人价格依然较为昂贵,常在几十万元至数百万元之间。此外,部分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功能的精度不足、精密零部件缺乏、制造工艺有待提升等问题都制约着产业的快速发展。


业界观点还认为,培训场景不足令人形机器人还不能满足各类复杂的生产生活场景,人形机器人还处在成长阶段,从实验室到工厂应用还需更加成熟、稳定的产品。


在技术路线方面,媒体报道称也存在着一些争议。据报道,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主任熊蓉表示,之所以要把机器人做成人形,是因为现代社会各方面都是根据人的特点来设计的,把机器人做成人的形状,才能有很好的通用性,落地应用时才能与社会环境无缝衔接。


但在一些场景下,非人形机器人更能胜任工作。如在地震等救援时,蛇形机器人能更好地在灾后废墟中移动搜救;如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已存在多年,扫地机器人出货量不断增加,AI机器狗有望在巡检、消防救援等场景中使用等。


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任雷提出,当前人形机器人还做不到“神形兼备”,仅仅只是模拟了人的形态,还做不到“神似”,其敏捷性、灵巧性、精确性都无法跟人相比,也正是因为受功能所限,目前很多人形机器人还没有实际的应用场景,离落地还有不小的距离。


业内观点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想要快速发展,除了“大脑”“眼睛”“关节”等核心部件的性能要持续提升外,人形机器人的整体能耗也要降下来。王鹏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相关产业链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商业成功。


综合自财联社、新华社客户端、经济参考报等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