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K12国际化成长社区 这里有国际化教育前沿资讯,有专业人士的分享和洞察,还有高知家庭的养育心得和成长故事。我们和你一起探索有价值、有温度的成长与教育。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John Locke竞赛创始人:AI、代写、包奖…这些我其实都知道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 2025-03-27 07: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John Locke论文竞赛,被誉为“人文社科竞赛天花板”,随着今年题目的发布,又掀起了一波热度,各路放题/破题的文章层出不穷。

随着热度不断飙升,非议自然也不可避免。


“现在John Locke获奖都靠代写,拼的就是人脉资源,各种文科博士,还有教授干这个。”

“现在AI这么发达,他们能分辨出文章是不是AI‘加料’过的?”


“感觉这个比赛越来越’水’,拿奖真对大学申请有帮助么?”

最近笔者看了一场John Locke竞赛创始人Martin Cox的连线采访,上面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


Martin Cox


*为方便阅读,以下采用第一人称


图片
从牛津讲台到全球舞台
“我见过太多聪明的学生,却不会思考”

在创立John Locke写作竞赛之前,我在牛津大学教经济学,成天和一些优秀的学生打交道。他们确实极其聪明,但在写作方面似乎并不算出色。写作技能过去在学校教育里非常被重视,但现在重视程度似乎降低了。


我当时意识到, 像牛津这样的大学要求学生每周都要写论文或文章 ,某些专业甚至一周写两篇,每篇两三千字,需要围绕证据和论点形成有说服力的观点。 但很多在校高中生其实并没有掌握这样的写作能力。

牛津大学

所以我们就想,办个写作竞赛也许能帮助他们在阅读、思考、写作和编辑等方面得到锻炼。起初我们也想这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John Locke学院的知名度。没想到后来真的很受欢迎,就越办越大。 今年我们预计有50000人参赛。


图片
去年我们“毙掉“了1000篇文章
为对抗AI研发独家系统

我知道 现在中国很多培训机构都开设了针对John Lock竞赛的课程。

我想说,首先,这些机构愿意采用John Locke的名字来帮助学生准备竞赛,我感到很荣幸。但我也有些担忧, 因为其中有些机构在冒充我们 ——实际上除了今年7月即将首次在南京举办的暑期学校外,我们在中国还没有其他官方活动。


目前我们在中国还没有设立办事处,但我了解到,中国有很多机构都在声称“我们是John Locke官方”,这确实让我感到困扰。我希望学生和家长知道,只有与我们直接合作的才是真正的官方渠道。


另一个担忧是,有些机构可能在论文指导方面给予学生 “过多” 的帮助 。我们竞赛的核心价值在于奖励学生自己的原创成果。如果有机构宣称能保证学生获得高分,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

高质量的的写作教育是有价值的,我绝对认同这一点,但不能接受近乎代写的行为。


事实上,去年我们就因此取消了1000多篇参赛文章,因为这些论文被检测出有他人不当参与的痕迹。


每年我都会收到牛津、剑桥教授们的邮件——其中不少还是我的老相识。他们会告诉我: “Martin,有机构出高价请我帮学生写参赛论文,从报价金额就能看出,他们根本就是想让我直接代笔。”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


值得庆幸的是,一旦收到此类举报,我们都会彻查到底,这也导致了很多参赛资格被取消。此外, 我们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检测系统,专门识别论文中人工智能参与的痕迹。 这套系统是我们的独创,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独一无二。


图片

图片
牛津喜欢我们的学生?也许吧
至少我特意给申请留了时间

我知道很多学生选择John Locke是因为看到它在大学申请中的价值。说实话,我不认为这是参加比赛的最佳理由,但我知道这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点。有些有趣的事情可以分享下:


我们之所以在每年10月的第一周宣布获奖名单, 正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在10月15日之前将成绩写进他们的牛津或剑桥申请表。 10月15号正是牛津和剑桥的申请deadline。



另外,牛津大学曾告诉我,申请他们某些专业(尤其是哲学、政治与经济学时),有相当多的学生会在申请材料里提及John Locke写作竞赛,这个数字甚至有点惊人。

一方面这是展示他们学术兴趣和能力的证据, 他们提到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申请牛津剑桥时提交的个人陈述中,学校会鼓励你谈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这些内容很可能会成为入学面试的讨论话题。

因此,如果你在申请中提到“我曾就心理学/法学/神学领域的某个问题撰写过论文”,并用一个段落加以说明,那么面试时考官很可能会就此展开讨论。


当然, 我并不想把它夸大成“要想进入名校就必须参加这项比赛”。 我觉得它会有帮助,但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参加这项比赛有更好的理由。


图片
参加John Locke
我觉得有更值得的理由

我始终谨慎地建议学生: 不要把所有精力都用来证明自己有多优秀,而应该投入更多精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John Locke这项作竞赛不仅是为了展示你的聪明才智和对学科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你的研究能力、思维能力、阅读能力、编辑能力和写作技巧。


我们认为, 教育不是简单地认定“这就是你的水平”,然后寻找机会来炫耀这个水平。 相反,你应该利用这些机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学习者——学习更多知识,培养更好的思维方式,提升表达能力,学会以更微妙的方式处理各种观点。这场竞赛恰恰能帮助最优秀的学生培养这些关键能力。


*以上内容来自【菁Kids】2025年3月17号的直播连线,有删减

真正有效的备赛,
是让写作能力匹配野心

最近和几位参加John Locke竞赛的学生聊天,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女孩说: “老师,我请了一位心理学博士帮我改论文,最后连自己都看不懂那些高深的理论了。”

这让我想起Martin在采访中的那句话: “竞赛不是为了证明你多优秀,而是帮你变优秀。”

在这个AI代写泛滥、包装盛行的时代,我们似乎忘了写作最本真的意义——它是思想的淬炼,而非奖状的跳板。

虽然如今这句话被很多人诟病是鸡汤,但在很多时候,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前上海中学国际部英语组长Mark老师
John Locke写作辅导,本周六开课!

图片
Mark Seeley博士

✅ 不做枪手: 10年一线国际学校教学经验,爱惜羽毛的“老师傅”,带学生从选题到成稿,全程原创

✅ 不套模板: 针对哲学/经济/历史等全部7个主题,深度讨论,培养个性化论证思维

✅ 不炒噱头: 拒绝“保奖”话术,专注夯实学术写作底层能力,往期学员90%后续在校内EE/TOK中斩获A


直播授课,2-4人超小班型,获奖选手还有可获得 800元【现金奖学金】 奖励,过去3年都有学员入围获奖 🧧


💬 本周六开课 在即,咨询请加欧阳老师↓

图片




🎁 扫码还可领取John Locke往年获奖范文哦
图片


声明:根据相关法规需标为广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