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塔
青塔-大学从未如此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本硕博有岗,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202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2024年11月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编外 ... ·  4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仁泽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招聘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青塔

牛人:11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青塔  · 公众号  · 大学生  · 2016-12-09 19:42

正文

日前,国际宇航科学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2016年新增院士和通讯院士名单出炉,在新公布的院士名单中,有11名中国学者。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Astronautics)于196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成立,是联合国框架下独立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院士由那些在航天学的某个领域或对空间探索至关重要的某个科学分支中作出卓著贡献的个人组成。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分属4个学部:基础科学部、技术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新的院士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的同行选出,正式院士终生当选,通讯院士两年后有资格转成正式院士,但五年后退休。截止到2016年,国际宇航科学院四个学部共有院士1228人,其中社会科学学部282人。

本年度共有11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名单如下:

技术科学部通讯院士:

代守仑,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

Jin Qiming

技术科学部院士:

宋征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二所副总工程师;

王晋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

生命科学部院士:

戴克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

李英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刘永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责任研究员;

社会科学部通讯院士:

李国平

李寿平,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

社会科学部院士:

田玉龙,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

王晓东

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找到其中4位学者的个人简历。下面来看看本次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的部分中国学者的详细介绍: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代守仑

代守仑,男,汉族,高级工程师,1972年8月出生,山东省平度人,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1990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习,1994年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工作。2005年5月任东方红卫星公司总经理,2006年8月任中国卫星高级副总裁,2007年11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卫星董事、总裁,2009年4月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11年出任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后任院长。

先后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航天基金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十二所副总工程师宋征宇

宋征宇,男。1970年生,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靖城镇人。1988年,宋征宇靖江县中(现为江苏省靖江市高级中学)毕业,被保送至浙江大学,毕业后从事航天工作。现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一研究院研究员、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

毕业后曾担任“长二捆”火箭控制系统主任设计师,完成了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的发射,担任过新一代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技术负责人和“制导与控制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在运载火箭控制系统设计、研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SOC等预先研究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王晋年

王晋年, 男,山西运城人,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国UN GAID促进发展中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与应用全球联盟(eSDDC)副秘书长,国际科学技术数据委员会(CODATA)全球道路数据库系统工作组委员。

曾就读于康杰中学,而后分获北京大学地理系学士学位,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硕士学位。2007年以前的十多年,曾在美国国际地球科学信息网络中心做访问学者;曾在日本基本工程株式会社任主任研究员;曾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对地观测实验室做高级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研究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曾在加拿大罗杰斯通讯集团任高级研发工程师;曾任加拿大贝尔集团全球交互系统研发主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戴克胜

戴克胜,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5年底由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回国,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

主要从事血栓与止血、细胞信号转导、和空间生理学研究。涉及医学(血液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近年来在BLOOD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受理的美国发明专利一项。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博士后研究人员奖(Postdoctoral Fellowship Award)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等奖励,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李英贤

李英贤,1971年出生,河北景县青兰乡人,景县中学1989届毕业生。1989年考入河北农业大学,1993年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军事医学科学院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免疫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10月回国。

现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力生理学效应机理与防护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航天员系统失重生理效应机理与防护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她是我国航天失重生理效应机理与对抗防护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永定

刘永定,1944年11月出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1 2月参加工作,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责任研究员,从事科技岗位37年,管理岗位20年。

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学学科组二审专家,中科院资源环境生态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副理事长等职。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寿平

李寿平,法学博士、博士后,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通信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主任。

主要从事国际空间法、国际组织法研究,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入选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人才“百人工程”。现为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欧盟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WTO法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