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那一座城
城市塑造了我们,我们一起探秘城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政府网  ·  利好跨境电商!新政策来了(附权威解读) ·  昨天  
长安街知事  ·  巴基斯坦总统,明起访华 ·  3 天前  
侠客岛  ·  美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  4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幸福东台  ·  刚刚,东部战区海陆空接连发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那一座城

我住进只有3㎡的“胶囊房”,窥见“深漂”的百态人生

那一座城  · 公众号  ·  · 2020-12-26 10:00

正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微时光”(ID:szdays)。


晚上7点,杨宇中离开公司,从深南中路一直走到振兴路上,而后拐入一栋大厦,摁电梯上四楼,就到了他长居的胶囊旅馆,整个路程花了他13分钟。

在这里,付80元左右,就能在火车软卧大小的独立铺位上,住上一晚。

像杨宇中这样的长住客,每月需要支付2300多元的房费。

在这里居住的,有杨宇中这样收入不错的公司管理人员,有在华强北采购电子元件的电商,有编剧、独立导演,有失业者,有辞了老家工作来深圳追求梦想的潮汕女生,有靠着低保在深圳生活的中年男人……

他们当中,有人满怀憧憬,有人灰心丧气,有人被生活一次次捶打之后,找到了与这个城市相处的方式……


01
栖身3㎡床位

1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我在华强北这家胶囊旅馆的公共区,跟程明山搭上话的时候,他正为晾晒衣服的事情忿忿不平,工作人员不允许他把折叠晾衣架放在公共空间。

他是这家旅馆里居住时间最长的客人,4年多前刚来深圳就落脚于此,一直呆到了现在。 像程明山这样的长住客,这家旅馆有17位,最短的居住时间也超过1年。


17位长住客的信息,是我是从公共区张贴的一张中秋回馈长住客的通知里得到的。

在这份名单里,程明山排在第一位,杨宇中排在最后一位,他已经住了一年零三个月。

网上显示,这里每个舱位大小为3㎡,不过目测实际大小在2㎡左右。长住客每月要支出的费用不算低,大概分1800元与2330元两个档次。

这个价格,能在原二线关外租下一间空间不小的房子。令人意外的是,常住在此的多数人,将这里视为通勤、居住成本综合考虑后的最优选择。

即便像杨宇中这样,已经做到公司高层,收入相当不错的人,也不例外。


9年前,在湖北某地级市事业单位上班的杨宇中,经研究生导师推荐,来到深圳的一家医疗创业企业。

如今他已经是这家公司最老的员工,也是老板最信任的管理人员,分红最多的一年,他拿到了27万。

在搬进这间胶囊公馆之前,杨宇中在深圳换了3个住处,位置都在公司附近,租金颇高,住的并不理想。

第三个住处是从二房东手里租下来的,每个月的水电费都高得离谱。 

一天他在公司抱怨水费时,同事建议他可以试试这家胶囊旅馆,当时,那位同事在此居住了两年多。

杨宇中的妻子、孩子都在老家南京,一家人已经做好了长期分居的规划。他独居深圳,搬进这样的地方也未尝不可。


他来此试了一个月,最初的心理落差不小。

洗澡他得跟别人排队,轮到他洗澡时,旁边可能有人抽烟,或者在放难听的音乐,想早一点睡时,刚回来的人又进了淋浴间。

不过一个半月后,杨宇中适应了这些问题,“在深圳这个地方,你就必须学会适应,先适应,然后再慢慢习惯”。

他把以往的行李扔了一多半,留下必须的衣物书籍,搬进了胶囊旅馆,“起码二房东给你的那些困扰没有了”。


02
边界感与人情味

我在女士区域住了三次。

穿过公共区域,两道门分别通过男士和女士房间,每个房间内装置了几十个木质太空舱,居住区的尽头是洗漱台、厕所和洗浴间。


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个与公共宿舍差不多的区域,都显得异常安静。

几乎所有舱位的门都是关闭的,我只能通过门缝里的灯光,和舱位前的鞋子,判断这里有一半以上的舱位都住了人。

偶尔看到某个床位的门是打开的,稍微往前走近几步,里面的女孩刺啦一声,关上了门。

女士住宿区入口处的小熊


整个住宿区里,长时间敞开着舱门的,一般是菜菜和上海阿姨肖大姐。

菜菜住在我的舱位隔壁,两个月前她从汕头来到深圳,她在老家过了几年清闲、稳定的办公室生活,“环境很拘束,日子淡得像水一样”。

她忍了好几年,每年都要动几次离开的念头。今年8月, 她辞职到深圳,准备找份她向往了许久的形象管理工作。 

这家胶囊旅馆,刚好位于菜菜即将面试的几家公司的中心位置,她住了进来,也没动过离开的念头。

来深圳两个多月了,她的热情和新鲜劲儿未曾消减,“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这里生机勃勃的,每个人好像都在冲着一个目标往前冲。”

无论是工作还是居住,目前的状态,都超出了她来之前的预期。

原本她担心一大堆问题,是不是早高峰得挤得吊在地铁扶手上,租房子会不会被骗,会不会两三个月都找不到工作……

没想到到深圳的第二天,她就接到了面试通知,入职的公司上班时间是九点半,刚好避开了早高峰。

这家胶囊旅馆给她的印象也相当不错,“非常干净,你和别人离得近一些,才有人情味和温度,起码比回家一个人,对着冷冰冰的出租屋要好不少”。

“从我们专业上来说,长期一个人待着大脑思维是会退化的。呆在人多的地方,即便谁都不讲话,对于大脑思维来说,和在熟人环境里是一样的”,学医出身的杨宇中在一旁补充道。


除了个人私密空间过于狭窄之外。 这里其他方面确实无可挑剔,宽敞的公共区域,单独分出了阅读区和抽烟区,角落里的咖啡机装满了豆子,长年供应免费咖啡。

从我走访过的旅馆来看,这里足够干净,住宿区里的气息也令人舒心,没有软卧车厢里那种挥之不去的陈年酸腐味。几乎遇到的每个住客,都向我称赞过这一点,“清洁阿姨有洁癖,特别爱干净”。


03
来来往往的漂泊者

几天后,我发现菜菜和与上海阿姨肖大姐,已经成了不错的朋友。

肖大姐今年50多岁了,头发花白,绝大多数时间都呆在旅馆公共区里。

她算得上整个旅馆最活跃的人,没事儿跟程明山聊聊股市涨跌,给刚来深圳几个月的程序员出出创业的主意,或者跟盯着电视机看球赛的几个男人,聊聊里面的赛况……


今年7月,肖大姐到深圳办事,住到了这间旅馆。

距离旅馆不远处的某个旧小区里,还有她的一套房子,从1984年到2001年,她和丈夫、孩子一直生活在深圳,其后搬到到上海生活。

肖大姐每年会花几个月的时间旅游,青旅、民宿,甚至藏民家里都住过,“我住过的青旅估计不下100个,一来生活要求不高,二来跟年轻人多打打交道,也知道我儿子在想什么”。

这间旅馆在她眼里,跟许多的地方的都不一样,“很多青旅都是旅友、背包客居多,这种开在深圳闹市区的旅馆,很多是不得不住在这儿的人,仅仅是活着,算不上生活。

程明山下定决心要离开这地方,他觉得旅馆的服务、管理不如从前人性化,“就拿晾衣服来说,就窗户外那几根铁丝能挂,早就占满了,我放个折叠衣架怎么了?”

四年多的时间里,他迎来送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有时候能来一群很玩得来的年轻人,大家一起聚餐、打扑克,出去玩儿,他能获得一段短暂快乐的群居时光,当然他也遇到过各式各样的骗子,还被诓过1000块钱。

“现在的住客吧,上了年纪的人多,不如以前的人年轻,好玩儿”。坐在旁边的肖大姐打趣他,“我那个房子租给你好不好”。程明山摇摇头,“太老旧了”。


程明山在华强北的一家白酒代理公司做销售,从旅馆步行就能到公司。

在旅馆里,他常穿一件蓝色T恤,面容清秀白皙,讲起话细声慢语,神色略微带着点怯意,像个刚出校门的大学生。

这与他朋友圈里西裤衬衫,举着酒杯,浑身散发的精干商务味道大相径庭。

朋友圈里,程明山曾发过一句“继续伪装,继续努力!送给这城市!”

我问他,那个看起来十分精明的个人形象,算不算是他的伪装。可他最终没有回答这个问题。11月底,我再次到这家旅馆时,听说了他搬走的消息。 

肖大姐从他手里要出了公共区行李柜的钥匙,送给了菜菜。


如果菜菜真有什么烦恼的话,可能就是这里置物的空间太小。

在住宿区,每个铺位配有一个小柜子。

今年双十一,菜菜买了一大堆东西,收到后比来比去,留下了几件最喜欢的,其他全退了货,柜子里的东西早就塞到了顶,她实在是放不下,“我都觉得对不起卖家”。

意外接收了程明山的钥匙,让菜菜实实在在开心了一阵子,这是吸烟区一排置物柜当中的一个,因为数量有限,均被来得早的长住客占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