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PV-Tech
每日光伏新闻(http://pv-tech.cn)是英国传媒公司PV-Tech专为大中华地区推出的中文新闻网站,以全球化视野为国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光伏深度报道、国内外市场分析与技术产品信息,并于每个工作日进行更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昨天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3 天前  
91运营网  ·  91运营网vip会员早鸟票抢座ing!! ·  3 天前  
91运营网  ·  小红书引流手册.pdf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PV-Tech

近200GW!美国、欧洲需部署新清洁能源

PV-Tech  · 公众号  ·  · 2024-09-03 11:23

正文


编辑 | 清韵

翻译 | Selina

出品 | PV 光圈见闻


欧洲和美国对可再生能源新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增长。尽管如此,为了实现全球能源转型目标, 这些地区至2030年需新增近200GW清洁能源容量。



这是美国分析公司 McKinsey 的结论。该公司本周发布了一份报告,评估了对全球清洁能源的承诺,并与实现气候变化目标所需的投资规模进行了比较。


《能源转型:我们现在在哪里?》认为,在一个 日益复杂和不确定的全球能源空间 中,需要对可再生能源进行更大的投资,以满足基于科学的目标倡议所设定的目标。


例如,报告指出,在美国和欧洲 ( 包括欧盟成员国、挪威、瑞士和英国 ) ,至 2030 年,约需 1.6TW 要么已投运,要么已达到财务结算阶段的太阳能和风电容量。


虽然最终投资决定(FID)中的光伏容量超过了705GW,比McKinsey设定的2030年目标多3%,但报告指出,为了满足2030年目标,美国和欧洲还需为195GW额外风电容量达成FID。


至2030年,美国和欧洲约需1.6TW已投运或已达到财务结算阶段的太阳能和风电容量。图片:Summit Ridge Energy。


涌入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资金的水平已创下纪录,尤其是太阳能行业。此时需要的是加大投资力度。 国际能源署(IEA)的一份报告发现,今年的太阳能光伏投资预计将超过5000亿美元,超过其他任何发电技术。


为这一行业带来更多投资或是一项挑战,更不用说与此类投资相关的风险了。许多新的买家和卖家进入了太阳能领域,而他们并没有进行这一类交易的丰富经验。


部署、培训和其他障碍


此外, McKinsey 报告称,清洁能源行业的部署仍然不足。报告指出,尽管欧洲和美国自 2015 年以来分别增加了约 180GW 120GW 的在运光伏容量,但欧洲目前正朝着至本十年末装机容量仅为 390GW 的轨道前行,远低于 600GW 的目标。


与此同时, 在美国,在预计将于2030年之前并网的已公布新增装机容量中,约60%正在等待FID,这给公司和投资者带来了快速敲定融资协议的压力。


报告指出,“太阳能项目的性质”意味着此类项目可以比风能等其他技术更快的从融资转向建设和运营,但新FID的最终确定速度需要大幅提升。


报告作者提到了其他一些阻碍更多可再生能源应用的因素,其中包括清洁能源领域熟练工人的缺失,这放缓了太阳能等技术的开发和维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夏天在德国举行的Intersolar 2024大会启动了欧洲太阳能学院。


作者还建议,由新冠疫情等外部事件引发的、“具有挑战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波动的投资环境”,以及“漫长的许可程序、电网改革挑战和碳定价波动”,导致世界各地新项目的投运延迟。


(广告位)


政策支持的需求


报告还指出,尽管像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IRA)和欧洲的《净零产业法案》(NZIA)等法规的实施有助于鼓励更多的清洁能源投资,但政策制定者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以鼓励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能源安全和净零部门可再生能源交付的政策和战略负责人SulaimanI lyas-Jarret表示,在伦敦举行的Solar Media可再生能源收入峰会上,在推动开发更多可再生能源方面,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如McKinsey报告所表明的那样,待交付的内容和所需要的内容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这一点尤为重要。


“虽然差距正在扩大,但政府和公司仍有机会在实现净零增长目标的同时,实现所需的增长,”McKinsey高级合伙人之一、报告作者Thomas Hundertmark表示。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新评估现有的战略和监管体系,因为其中许多都是在假定经济和政策环境与今天不同的情况下制定的, 有了对现实差距的清晰认识,现在是整条能源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方重新审视脱碳计划,开拓下一波进展的时候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