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古董艺术品收藏行业逐渐兴起,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古钱币,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存世数目越来越少,投资收藏价值也日益升高。无论是古玩店面还是大小博物馆都能见到一些不同朝代不同样式大大小小的古钱币,当然见到最多的还是那一枚枚外圆内方的铜钱,透过那锈迹斑斑且刻有文字的铜钱方孔,我们似乎感受到了那厚重历史的气息。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公元1102年—1106年)币质有铜、铁、银。 崇宁重宝为隶书铜、铁大钱,制作多亦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文是徽宗亲书的瘦金体。令人叫绝的是折十型瘦金书体的崇宁通宝,青铜精制,文字骨秀格清,惹得众多古钱币收藏者爱不忍释。
崇宁重宝钱文隶书,古朴方正,严谨庄重,法度固定。有人认为,崇宁重宝钱文也是徽宗所书,但史无定论。重宝版别几百种,面背记号多,有花穿、决文、面星、背星月纹等,常能见到。
世人评此为“宋代第一泉”,与新莽并称中国钱发“二圣”公元1100年1月,北宋皇帝哲宗病故,由其弟赵佶接替做了北宋第八任皇帝,为宋徽宗。徽宗“性甚机巧,优于技艺”,终日沉迷于书法绘画,不理朝纲。他在位25年,先后铸造了圣宋通宝、崇宁通宝(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重宝)、重和通宝、宣和通宝(元宝)等6种钱币,其中最有市场价值的就是“崇宁通宝”、“崇宁重宝”这两枚古钱币。
今所见钱币,无外乎两种:一为发掘品,一为传世品。发掘品在地下埋藏了许多年,其表面都长满了铜锈色。传世品也因空气中氧化作用,表面有一层包浆。呈黑色或铜色。
北宋徽宗崇宁年间,是我国古代盛行年号钱的时代,北宋年号钱制作时间长,几乎就贯穿了王朝的整个始末,种类繁多,铸工精良,钱文书体丰富。币质有铜、铁、银三种,制作亦精好,另外所用书法那是宋徽宗的瘦身体书法所写,深具灵动秀气之大美,堪称楷书里的巅峰之作,艺术价值高。
崇宁重宝近期出手非常快 众所周知,崇宁重宝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年铸行的钱币,以一当十行用。面文隶书,对读光背,史书称其钱文与“崇宁通宝”一样出自徽宗赵佶亲书,庄重大方,笔划起落得体,亦为世人所爱。从传世和出土的考证看,崇宁重宝钱有铜、铁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兼有,轻重不一,厚薄不均,可分大、中、小样等数种,其铸造工艺、质量等除极少品类外难以与“崇宁通宝”当十铜钱相媲美。由于当时铸量较大,故现今出土和传世较多,时下各地古玩市场的钱币摊位多有出售,并不鲜见。
众所周知,崇宁重宝是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年铸行的钱币,以一当十行用。面文隶书,对读光背,史书称其钱文与“崇宁通宝”一样出自徽宗赵佶亲书,庄重大方,笔划起落得体,亦为世人所爱。从传世和出土的考证看,崇宁重宝钱有铜、铁两种,版式繁多,大小兼有,轻重不一,厚薄不均,可分大、中、小样等数种,其铸造工艺、质量等除极少品类外难以与“崇宁通宝制作多精好。另有崇宁通宝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所以又其为御书钱,钱文书法铁划银钩,深具骨秀格清之气韵,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是徽宗赵佶瘦金书体存留世间的真实显现。
编辑:费总监 商务合作:
18824279553
免责
免责声明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