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苏心
来源 | 苏心(ID:suxin98498)
一个善意的微笑都可能换来意外的惊喜,而你对别人的善心,也终将会回报到你的身上。——社长
-1-
今年夏天,我和G总去青岛开会。
经过一个收费站时,前面的车很多,我们的车子缓慢地行驶。正是接近中午的时间,我坐在副驾驶的座位上昏昏欲睡。
车外有人敲窗,司机小王按下玻璃问:干嘛啊?
那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伯,肩上背着一个袋子,手里举着两小袋枣问:师傅,买枣吗?可甜了。
小王不耐烦地说:不买,你们这枣都是捂熟的,根本不甜!边说边升起玻璃。
车外那位老伯还在猫着腰说着什么,一脸恳切的神情。
坐在后边的G总按下玻璃,问:怎么卖呀?
老伯赶紧回答:十块钱三袋。
G总递过去十块钱,老伯兴高采烈地拿出三袋枣递进车来。
我们继续赶路。
小王埋怨:G总您不知道,现在还不是枣成熟的季节,看着红,其实都是他们捂的,一点也不甜,我上过当。
G总笑呵呵地说:嗯嗯,没事,吃不吃无所谓,他那么大年纪了,在大太阳下低声下气做个小买卖不容易,咱们就当做件好事吧,十块钱也买不了什么。小王不再说话。
我对G总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分。
-2-
我见过G总在工作中杀伐决断的一面,也见过他慈悲柔软的一面。
年过半百的G总一生走南闯北,遇过很多人,很多事,在泥泞里挣扎过,在好运中欢笑过,阅历深厚,他怎会不知道那枣不甜,只是愿意给予那份善意罢了。
G总的老友,曾经给我讲过他的一件事。
十多年前,G总出差,在路上遭遇了车祸,车都被撞得报废了,人却毫发无损。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奇迹,如果算,我宁可相信《道德经》里那句话: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认识很多成功的人士,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善良。
-3-
一次,我去朋友M的公司玩,恰巧他不在,我就在他办公室等。
他的秘书给我倒了一杯茶,和我聊起天来。
我问他在这干了几年了,他说有六七年了,是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也应该是最后一份。
看我一脸疑惑,他解释道:我们老板人特别好,我愿意跟着他干一辈子。
秘书说,M每年都默默资助几个贫困的大学生,从不张扬。他帮助过很多有困难的人,里面也有他的员工。但他做过的好事,自己都绝口不提,很少有人知道。
秘书一脸的景仰:我们是食品类公司,竞争很激烈,很多同行都越干越小,我们的产值利润却每年都递增,公司一直稳稳当当地壮大。
萧伯纳说过:善良与品德兼备,犹如宝石之于金属,两者互为衬托,益增光彩。
我的朋友M人好心善,他的员工愿意跟着这样的老板用心干,自然能生产出好的产品,销售也会好。这是个良性循环,其实很正常。
-4-
当然,做好事不一定非要花费金钱和时间,有时,一个善意的微笑,也会换来意外的惊喜。
我刚上班那年,单位招来一个烧锅炉的临时工,二十七八岁吧,因为听力有问题,托了人情才找了这份三班倒的工作。他在人资科办过手续后,我带他去岗位上班。
平时,我们在工作上也并没有交集,偶尔遇到,我会主动对他点头微笑,他也会腼腆地冲我笑。
有一次我主动和他打招呼被我们一个科室的同事看到,她觉得奇怪,说,你怎么还和他打招呼呀?我明白她的意思,和一个锅炉工大可不必如此客气,应该把这份热情留给“有用”的人。
而我,至今也没学会那份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