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塔主要攻克了8大难点:
▄塔脚与主桥节点处轴线控制精度要求高。
▄
主塔安装时,支架需要考虑克服主塔本身重力产生水平方向分力。
▄
主塔吊装时,控制主塔安装的角度调整及测量点精度要求高。
▄
主塔环口焊缝为全方位焊接,焊缝质量要求高;高空焊接,防风及质量控制难度大。
▄
主塔安装及装饰安装,高空作业不方便,施工安全风险较大。
▄
主塔吊装临时支架太高,搭设困难。
▄
填湖截流跨湖面作业,作业空间小。
▄
变截面异型大构件吊装作业,吊装困难。
以上数据来源:中铁二十二局哈建公司
文化北大桥的建成通车,将极大的缓解双华路及运建桥上的交通压力。成为连接引水街与卜奎北大街的重要通道,进一步优化了建华区的交通状况。
那么你知道吗?劳动湖水系中还有哪几座桥呢?接小来小编帮您总结一下。
运建桥是它现在的名字,在很多齐齐哈尔老人口中,称其为“北大桥”。
新桥建成于2015年9月,由运建集团出资赞助,新桥便取名为运建桥。
现在的雄鹰桥,民间俗称“西大桥”,要说起这座桥的历史,那可久远了。
早在清代这里就有一座名为“平定桥”的石头木板桥!
民国17年(1928年),进行大修,将桥栏改为平式,桥宽2丈4尺。
民国23年(1934年)因被大水冲毁而重修,桥长120米,宽6米。
史志记载,建国后的1949年至1950年,齐齐哈尔市政府曾经重修西大桥。此次重修将长度缩短、高度降低,成为长66米,宽6米的木质结构新桥。
新桥桥柱每排7根,比以前增加了2根,每孔为11根,比以前增加了4根。通车之际,将西大桥确定为桥名。
1980年,历经30年风雨的西大桥已经残破不堪,市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彻底改建。改建后的西大桥为一孔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桥长64米,桥孔净跨度30米,桥宽18.5米。因桥身呈拱形,似彩虹,故取名西虹桥 。 1980年9月27日,西虹桥竣工通车。
1999年随着中华路拓宽改造,西虹桥拆除重建,2000年10月1日前夕竣工通车,为三跨拱桥,桥长120米,宽42.5米,净高3.6米。
2014年8月西虹桥装饰改造工程启动,2015年6月竣工。工程建设采取冠名权出让方式,由雄鹰集团出资改建,至此改名为雄鹰桥。
化工桥连接了文化大街与湖东路,是一条跨越劳动湖的主要通道,该桥始建于1992年,当时采用的是悬臂拱桥结构,桥长30米、宽12米,双向两车道加双侧人行道,百姓常称其为“齐大小桥”。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座小桥已明显落后,双车道显得非常狭窄,同时也无法保证桥梁下方通航。
经过两年的改造,如今这座曾经的“小桥”已经成为了两孔预应力简支箱梁桥,可保证桥下通航,桥面为双向四车道,长60米,宽19米。极大的缓解了齐大周边的交通压力。
化工桥完工后,能够使劳动湖北侧与龙沙公园形成整体,水系畅通,游船可以上下游通行。桥梁主体会新增大理石装饰,桥上桥下有亮化射灯,与北侧雄鹰桥交相辉映。升级改造后的化工桥,路宽了,景美了!
迎宾桥是连接文化大街、合意大街的重要交通要道,由于迎宾桥建于1983年,原桥已影响城市道路通行,市委市政府在2013年决定对迎宾桥拆除加高重建。
新建后的迎宾桥主桥长60米、宽24米,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包括4条机动车道和2条慢车道,桥梁护栏设计为简欧风格,桥梁两侧还分别建有两座观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