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中有言:“天有大命,人有大命。”
意思是说,万物皆有序列,人类社会也有普遍法则。
若不顺应轨迹而行,做任何事,都会如逆水行舟,耗时费力。
反之,则能借助法则的力量,破除迷障,平步青云。
社会运行的这10大运行法则,你读懂了,便能受益终生。
宇宙间有一个神奇的“吸引力法则”。
即你相信什么,就会吸引什么,最后便会得到什么。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命运或好或坏,皆由他的念力决定。
正念越强,哪怕此刻你正逢低谷,最后的结局也一定会往好处发展;
反之,不好的念头越多,人就会被长时间困在霉运当中,难有出头之日。
有个叫威尔的人,曾立志要在杂志业做出一番成绩,却不幸赶上出版业没落,丢了饭碗。
面对如此糟糕的状况,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很快打起精神,决定转行当律师。
司法考试难度极大,很少有人能考上。但威尔却有信心,自己一定能实现目标。
于是他卯足了劲备考,之后的考试中,他果然一路过关斩将,顺利考上了法学院。
毕业后,还成了当地知名的律师,收入也是之前的好几倍。
这恰如荣格所说:
“人们的潜意识指引着人生。”
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遵循着吸引力法则。
你若是特别想做成某一件事,那就将念力集中在这一领域。
等你努力一段时间后,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都会被你吸引而来。
在自然界中,由于资源有限,只有强者才能享用最优的资源。
弱一点的,只能得到一些强者吃剩的残羹冷炙。
而那些最差的,就注定被自然界淘汰。
这就是“丛林法则”。
丛林法则,在人类社会同样存在,而且更加残酷。
周星驰当年在跑龙套的时候,没有人尊重他,连吃个盒饭也要被人骂。
甚至还有人讽刺他,怎么努力都做不了主角。
后来他一朝成名,谁见了他都客客气气地叫他“星爷”,关心他“想吃点什么”“渴不渴”,还不停地夸他敬业。
可能你会觉得周星驰遇到的人太现实,但在社会上,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屡见不鲜的事儿。
如果身处底层,你就只能任人欺凌,根本不可能拥有什么资源、权力。
可你若能一朝翻身,那所有人都会对你尊敬不已,所有好的资源也会源源不断地向你涌来。
所以,你只有让自己不断变得强大,这个世界才会对你和颜悦色。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这就是杠杆原理最简单、最直观的诠释。
通过借力支点,我们可以用很少的力气,撬动很大的资源。
生活中亦是如此,凡事懂得借力,才会事半功倍。
艺术家陈巨源早年间没什么名气,画作也是无人问津。
为了得到大师木心的指点,他主动与对方结交,并把所有的作品都展示给木心看。
而木心也很耐心地给他提出了很多详细意见,还建议他多研究中西方的色调搭配,在笔墨、水分的调配上更大胆些。
听取了这些建议后,陈巨源一下子就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定位。
此后他便转变自己的绘画风格,将中西风格融为一体,很快就成为一代大家。
韩非子说过: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
人在社会上混,不要一直单打独斗,要学会借力使力,四两拨千斤。
或向平台借势,或向高人借力,或向书中借智。
当你懂得以外界之力加持自己,你就能以最小的代价,收获丰厚的成果。
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曾提出过一个“二八定律”。
他认为:
往往80%的劳动成果,都来自20%的付出。
换句话说,专注于20%最重要的事情,就可带来80%的回报。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
于是他仔细分析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
而他却对所有的客户,都花费了同样的时间。
得出这个结论后,他便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
他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
之后的一个月,他就赚到了1000美元。
凭借着出色的销售业绩,最终穆尔晋升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由此可见,
有些事情你就算付出了80%的努力,最终的成果很可能收效甚微。
可你若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那你就能摆脱无效努力,做到事半功倍。
最后你所得的报酬,也会远超从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当刚开始做一件事,或是进入一个新领域,你常常会觉得异常忙碌和无所适从。
可一旦你坚持了下来,并在这个领域深耕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
做任何事情都是驾轻就熟,根本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
这其实就是很有意思的
“飞轮效应”
。
飞轮效应在现实中比比皆是。
比如你刚开始看一本厚书时,会觉得很艰难。
可随着对书中情节了解愈深,你很快就能读完一整本书;
刚开始锻炼时,每天做三十个仰卧起坐,也许会让你感觉很吃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做四五十个,你也会觉得轻轻松松。
它揭示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
你若一开始就被它的艰难吓倒,早早放弃,那永远不可能做成一件事情。
可你若克服了畏难情绪,不断深耕自己,自然就能厚积薄发,得心应手地解决所有难题。
《新约·马太福音》里有这样一句话: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它指的是社会中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作家马银春讲过温州两兄弟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哥哥看准了鞋子商机,决定办一家鞋厂。
很快,哥哥就凭借自己的努力,赚得盆满钵满。
还开了很多家分店,让自家鞋厂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
弟弟也跟着办了一家,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累了就瘫在家里,基本不去跑客户。
就这样,他店面的收益越来越差,很久就亏光了所有家底。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
那些穷又不努力的,只会让自己的人生陷入恶性循环,变得越来越穷;
只有凭借头脑和努力,去赚取第一桶金,而后搭建起赚钱体系的人,才会变得越来越富。
所以当处于弱势地位的时候,不要摆烂,不要哭穷。
唯一的出路就是让自己强大,只有你强大了,才能有更多的资源向你聚拢。
经济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复利”。
任何事物经过复利的积累,都会出现“利滚利”式的增长。
问大家一个问题:
如果有一个超级大的国际象棋棋盘,从棋盘的左上角开始,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米……
以此类推,下一格均是前一格的一倍。
那到第64格,是多少粒米呢?
你一定想不到,答案是1844.67亿亿粒米。
这就是复利所带来的惊人增长。
爱因斯坦曾说:
“复利的威力远远超过原子弹。”
它可以使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变成一个精通某个领域的人才;
也可以让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变成推动人生的大手。
永远记住:越专注,所得越多;越持久,复利越多。
在一个领域持续深耕下去,你才能享受到复利带来的红利。
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
“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这个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
任何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引发巨大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效应也在不断地发挥作用。
你也许觉得,自己不吃早餐也没什么,可长久下来,你很有可能患上胃病;
或者你老是喜欢熬夜,熬上几个月,你的身体也会吃不消。
相反,如果你每天早起,你就能拥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和更健康的生活习惯。
你每天健身,你的身材也会随之越变越好。
所以千万不要小瞧一件小事给你带来的改变。
你可以利用蝴蝶效应的影响,每天读几页书,做几个俯卧撑,存一些钱。
长期坚持下来,你也能蜕变成一个见识渊博、身体强健,不为生活发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