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亚马逊Kindle
亚马逊Kindle官方账号,Kindle粉丝聚集地。读书如行路,我们致力于为你推荐好书,承包你的全年书单,让你的阅读之路更加宽广。还有最全Kindle使用指南,更有机会免费获取kindle电子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2 天前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  ·  学辐射环评知识 ... ·  2 天前  
西藏发布  ·  西藏9部门出台新措施,关乎你我! ·  2 天前  
TGB湖南人  ·  DeepSeek带来的AI平权全面落地 ·  3 天前  
网信西藏  ·  伦旦多吉、旦增桑珠……请保持通讯畅通!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亚马逊Kindle

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的《猫和老鼠》

亚马逊Kindle  · 公众号  ·  · 2021-03-06 08:30

正文

本文转载自“跳海大院”(ID:meerjump),已获得转载授权。


真理,到底是掌握在多数人还是少数人的手里?


此话不好下定论。


但据小K最近的观察,生活的真理可能就藏在《猫和老鼠》里。


打开B站,铿锵地键入“猫和老鼠”四个大字。你会发现,当代年轻人正在用上古的《猫和老鼠》解构当代生活。


临考前夕,学啥啥不会、吃啥都浪费的你企图对考试重点进行集中复习。殊不知,考试已经架着死神的收割机悄然来临。

《超真实还原考试周前的你,分分钟戳中你的心!》by 阿彦


上课困得要死,四肢绵软无力。毕生磨炼出来的演技,全都用来跟老师角力。

《用猫和老鼠还原你在学校一周的真实状态 上班族与学生的日常》by粗矿毛线君


先前,《猫和老鼠》曾因画面和古典音乐的风骚结合,重回潮流的浪尖。而今,你的老伙计汤姆和杰瑞,又化身密涅瓦的猫头鹰在薄暮降临时悄然飞起。


黑格尔用密涅瓦的猫头鹰来代指哲学反思


而这一切,都跟《猫和老鼠》中深厚的文化积淀脱不了干系。如今回看《猫和老鼠》,其中那些有关历史、当下乃至未来的隐喻都将鱼贯而出。


北漂和舔狗都该看看《猫和老鼠》


初闻不识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时隔多年重温这部经典,很多人的第一大发现可能便是自己已经活成了动画里的样子。


《老鼠在曼哈顿》这集中的杰瑞,就是无数个北漂、上漂、深漂的跨时代屏幕缩影。


故事一开始,杰瑞穿上他最时尚的美特斯邦威,给汤姆留下一封告别信,只身前往灯红酒绿的纽约。临行前,还不忘嘲笑一通老土的同乡。



炒勺一般颠簸的车上,装着进城的你,更装着你海量的梦想。



来到城里,直插云霄的城市天际线直击你躁动的心坎,摩登女郎的newage打扮让你头一次知道了什么叫男(女)人的浪漫。

可这些,其实都与你无关。


晚高峰,你感受不到速度与激情,只有折腾和要命。

误入上流社会,奢华的打扮不光是上层人士的优雅点缀,还会让你心累,顺带把你小小的自尊轻易击毁。



霓虹边陲的阴暗角落,更是布满暗雷,让你遭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危。



这时的你,才听懂了《稻香》,体悟到何谓“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才怀念起老乡苞米茬子味儿的体味。


《忧郁的猫》这集,则是一首经过高度提纯的舔狗悲歌。


卑微如汤姆,尊严已不知为何物。


然而,贫穷舔狗赌上全部的付出,却不及情场至尊挥一挥指头。 你送的钻石放大镜下才可见,人家送的钻石轻易闪瞎你的狗眼。



你贷款加卖身换来一台二十五首桑塔纳,对方五十米的加长林肯瞬间就能将其碾压。


你lay了,但你的结局也只能是坐在火车道上痛骂这残酷的商业社会。

可以说,当你逐渐看懂了《猫和老鼠》,也就明白了可谓众生皆苦。


建议把《猫和老鼠》编入历史教材


光有现实积淀,还显不出《猫和老鼠》之博大精深。历史的影射,是《猫和老鼠》另一大高明之处。


像《小孤儿》这集里面,装载的其实是一部美洲殖民史。


1620年,一首名为“五月花号”的英国客船在美洲马萨诸塞普利茅斯殖民地登陆,轰轰烈烈的美国殖民史正式拉开帷幕。


《猫和老鼠》当中,这一事件对应的是小老鼠泰菲敲开了杰瑞的家门。杰瑞的老鼠洞之于汤姆家,就像普利茅斯殖民地之于美洲大陆。


新移民的加入,增加了殖民团体的需求,要吃更多饭,就不得不动原住民的蛋糕。


于是杰瑞和泰菲先是偷喝汤姆的牛奶,随后又盯上了餐桌。


历史上与之相对应的,便是英国殖民对原住民印第安人领地的侵犯,以及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如果你不信,对照下这集里杰瑞、泰菲、汤姆和历史上英军以及印第安人的打扮就明白了。

19世纪的英军


印第安土著


数百年殖民战争,最终以原住民的完败告终。


从这个画面里可以看出,汤姆已经开始跟杰瑞墨菲行基督教的餐前祷告,代表土著连文化信仰都遭受同化。


从形式上来看,双方最终似乎达成了停战协议。可实际上,利益都已被殖民者装进口袋,就像墨菲独吞了整只火鸡。


所以说,那天你的历史老鼠在课堂上放起《猫和老鼠》也无需觉得惊奇,这可是正八经的严肃学术研究。


《猫和老鼠》拿过好几次奥斯卡奖,《休战伤害》这集就是其中之一。 猫、狗、鼠三方从分到合再到分的过程,影射的是二战后英美苏三国瓜分德国首都柏林的进程。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的带头下,柏林被英美苏法四国分割,其中英美苏三国的话语权格外得重


故事开头,猫狗鼠三方会战,打成一团。


大狗斯派克有点看不下去了,拉拢汤姆和杰瑞签下了和平协定: 互不侵犯,情比金坚,携手奔小康,共同谋发展。



而它对应的历史事件,正是英美苏三国签订《雅尔塔协议》,确定了彼此的地盘并表示一致对外,消灭残留的法西斯势力。


雅尔塔会议上的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


于是,这个世界开始疯狂了,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


杰瑞有难,汤姆来帮。

汤姆陷入危机,大狗斯派克的铁拳随时上膛。


尤其是担当大哥的斯派克,小弟前方路遇险阻,他不惜弄脏自己的衣裳。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利字当头,多少人的友情都在金钱的闪耀下退化成了塑料。


诸如象征美国的斯派克在分牛奶的时候,看似是按体型合理分配,实则会接着空当,尽可能地为自己捞油水。历史上,美国在对日战争和处理远东问题上,也都趁机揩油。

注意看那个狡黠的眼神


由此看来,当更大的利益出现,塑料友情迟早会迎来破灭。


这不,一块飞来横肉,让猫鼠狗就分配问题战火再起。就像在历史上,三国的和平协议终究还是因为冷战的加剧而破产。


无论是动画的结尾还是历史,都如下面的乱战一样——冲突照旧。


赛博猫鼠2077


1984年,《终结者》横空出世,施瓦辛格扮演的T-800让人们人工智能的担忧。


但早在它诞生的几十年前,《猫和老鼠》中就已经出现了对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反思,而且还不止一次。


1952年的《机器猫》这集中,不满汤姆抓不到老鼠的主人买来了一只机器猫。


它的到来,让杰瑞回想起了祖祖辈辈被猫统治的恐惧。杰瑞在机器猫面前,变得比砧板上的肉块还好对付。


工作高效,任劳任怨,从不计较996福报。跟有这些特质的机械猫相比,老打工仔汤姆就只有被扫地出门的份儿。


回想你看过的科幻片里由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成为主要劳动力的景象,是不是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


《我,机器人》


然而机器猫也并非完美无缺,面对杰瑞的机械鼠计策,捉鼠达人变成了拆家能手。这时的资本家,不,主人方才醒悟:还是汤姆好。


只可惜,机器猫报废后,引擎飞进了汤姆的肚子里。尾巴变成天线“嘟嘟”响,代表着汤姆就此机械化了。


而这恰恰照应了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异化”理论:


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消费主义成为统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人类的劳动沦为商品增值的工具,人被异化为工具人,丧失了改造世界的崇高理想和能力。


也就是说,汤姆被赶走是因为失去了可利用的劳动价值,而即使汤姆重回劳动市场(家),也是作为纯粹的劳动工具回归,跟机器猫在本质上别无二致。


人工智能,说白了就是工具人。


马克思都不忍心看汤姆被剥削的惨剧


反思人工智能的另一集叫《进步与机械化》,标题就已经道出了它要探讨的主旨。


这集的背景定在了一颗充满奶酪矿的星球上,成批的机器人在矿洞劳作,为某位资本家的钱包增肥。



而汤姆,相当于这里的治安官,负责指派手下的机械猫破坏杰瑞试图用机械鼠偷奶酪的阴谋,猫捉老鼠升级成了赛博版本。


有意思的是,其中一幕画的是汤姆跟机器人们一起排队领午餐。汤姆的姿势和神情都跟前面的机器人一模一样。


不用我说各位应该也明白了,这里表达的还是人的异化。


接下来的剧情又把前面的批判和反思推近了一步。


机械猫和机械鼠乱斗,打得两败俱伤。回过神来它们一想:凭什么自己要给汤姆和杰瑞当狗腿子?


于是它们反客为主,汤姆和杰瑞被戴上了控制天线。科技的进步,反而成了对他们俩最大的嘲笑。几分钟的小故事,隔空给了如今所有盲信技术力量的人们一巴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