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摊
——
这是一个关注金融地摊投融资的公众号,金融地摊目标成为全球最大的融资诊断公司,融资外包公司和实业金融投资公司。百业早期批量投资和企业五合一助力你的企业,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早期投资项目,国内的知名券商,知名律师,知名会计师都可以在这里成为你的朋友,金融地摊,聚贤精投
。
点击标题下“
金融地摊
”快速订阅
,我们将为您提供更有价值的延伸阅读。
霍金的科技成就远远比不上他的轮椅,出书,演讲,预言,融资的名气大,尤其那个大名鼎鼎的摄星计划,怀念霍金,希望他在天堂和陈小鲁合作,阅读全文
?
据外媒14日报道,知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21岁他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只有3根手指可活动,演讲要靠语音合成器完成。
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讨论那些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宇宙的历史和将来。
作为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与罗杰·彭罗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广义相对论框架内的彭罗斯–霍金奇性定理,并提出霍金辐射理论,为现代物理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但他凭借惊人的才华在轮椅上完成了人类最为壮阔的探索和想象。
霍金的成就可以概括为:
第一,奇性定理
。爱因斯坦创立的广义相对论被科学界公认为最美丽的科学理论。但是霍金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广义相对论是不完备的。
他们指出,如果广义相对论是普遍有效的,而宇宙间的物质分布满足非常一般的条件,那么宇宙时空中一定存在一些奇点。在奇点处经典物理的定律失效。人们通常谈论的奇点是宇宙产生元初的大爆炸奇点和黑洞中的奇点。爱因斯坦早先否认过奇点的存在,他甚至还写过论文以论证黑洞(那时还没有这个生动的称呼)的不可能性。霍金和彭罗斯的奇性定理表明了对引力的量子化是不可避免的。
第二,黑洞理论
。人们知道,在经典引力论的框架里,黑洞只能吞噬物质,而不能吐出物质。黑洞的表面(视界)犹如地狱的入口,是一个有去无返的单向膜。霍金曾经证明视界的面积是非减的。1974年霍金发表了《黑洞在bao'zha爆炸》一文。
这是20世纪引力物理在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论文。在论文中,他把量子理论效应引进了黑洞研究,证明了从黑洞视界附近会蒸发出各种粒子,这种粒子的谱犹如来自黑体的辐射。
随之黑洞质量降低,温度就会升高,最终导致黑洞的爆炸。在这被称为霍金辐射的场景中,量子理论、引力理论和统计物理得到了完美的统一。黑洞理论是科学史上非常罕见的例子,它首先在数学形式上被详尽的研究,后来才在天文学的许多观测上证实了它的普遍存在。现在,人们的共识是,每个星系的中心都是一颗极其巨大的黑洞。
第三,无边界宇宙理论
。霍金在80年代初,创立了量子宇宙学的无边界学说。他认为,时空是有限而无界的,宇宙不但是自洽的,而且是自足的,它不需要上帝在宇宙初始时的第一推动。宇宙的演化甚至创生都单独地由物理定律所决定。
这样就把上帝从宇宙的事物中完全摒除出去。上帝便成了无所事事的“造物主”,它再也无力去创造奇迹。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牛顿等人曾在宇宙中为上帝杜撰的那个关于“第一推动”的神话,完全是虚幻的。
量子宇宙学的主要预言之一是关于宇宙结构的起源。若干年前,宇宙背景辐射探测者对太空背景温度起伏的观察证实了这个预言。
对于奇性定理、黑洞面积定理、黑洞霍金辐射和无边界宇宙理论,一个人生前拥有其中的任何一项成就,就足以名垂不朽。而霍金却拥有了这些理论的全部。这些都是霍金年轻时期取得的成果。
霍金:生命的意义
金融地摊玉丰认为,霍金被称为伟大的科学家,但霍金的成就远远不是靠物理完成的。霍金的影响力主要在五个方面:第一轮椅励志人生;第二出书。时间简史和果壳中宇宙,让霍金教授有了无数粉丝,把严谨的科学变成了科幻故事,就像张召忠教授一样,把严谨的军事变成娱乐故事的本事一样;第三演讲,作为一个科学家,他和晚年的牛顿,不把心思放到科研上,专注神学20年,晚年一事无成一样,和中国杨振宁一样,晚年都是仗着年轻的成果四处泡妞演讲,霍金可能成为科学家里演讲收入最高的人了;第四预言和八卦,什么人工智能,地球外星人,人口增长,霍金教授无所不能,无所不通。但霍金教授预言基本都是噱头,预言没有靠谱的;第五,用科技噱头四处融资,最著名的莫过于大名鼎鼎的摄星计划了。
多聊聊霍金的摄星计划
2016年4月13日8点零8分,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纽约发布了一条微博,宣布将启动一个超级科研项目:
建造一个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行器,预计最快用20年抵达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lpha Centauri)。
霍金的微博原文如下:
我在纽约向中国的各位问好!在纽约城的一号楼观景台,我和尤里·米尔纳启动了‘突破摄星’计划 (Breakthrough Starshot),马克·扎克伯格也加入了该计划的董事会,为‘突破摄星’助一臂之力。
在一代人的时间内,‘突破摄星’旨在研发出一台‘纳米飞行器’—— 一台质量为克级的自动化太空探测器——并且通过光束把它推动到五分之一的光速。如果我们成功的话,这个飞越任务将会在发射后二十年左右到达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并发送回来在那个星系中发现的行星的图片。
爱因斯坦曾经幻想在宇宙中乘着一道光线飞驰,这个思想实验为他的狭义相对论奠定了基础。一个多世纪后,我们有机会可以达到光速的一小部分:一亿英里每小时。只有通过这么快的速度,我们才有希望在人类的时间尺度内到达那些恒星。
这个项目耗资巨大,雄心勃勃地希望探索人类创新和工程学的极限。能参与这样的项目,非常令人兴奋。
米尔纳和霍金主持新闻发布会
神秘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说到这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好多人不明觉厉。其实半人马座(Centaurus)阿尔法星包括三颗恒星,分别为半人马座α星A、半人马座α星B、半人马座α星C。
其中,半人马座α星A、半人马座α星B靠得很近,是一个双星系统,中国古代称为南门二。半人马座α星C,一般称为比邻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恒星(4.2光年),恒星分类属于红矮星。很多科幻电影或科幻小说中提到星际旅行的时候就往往以此作为一个例子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lpha Centauri)包括A、B、C三颗恒星,其中A、B星合称为南门二,C星特指比邻星
半人马座α星A、半人马座α星B靠得很近,是一个双星系统,中国古代称为南门
这个计划太激动人心了,听着就让人心潮澎湃。但该计划提出的时间就在霍金开通微博的第二天,这不能不让人怀疑霍金开通微博另有目的。考虑到实现“突破摄星”计划
需要50亿美元以上庞大的资金,让人联想到霍金他们是来中国圈钱了。
霍金背后的俄罗斯金主米尔纳
“突破摄星(Breakthrough Starshot)”计划由美国宇航局(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前总监彼得·沃尔登(Pete Worden)带领。背后的金主是俄罗斯互联网投资人尤里·米尔纳。除了霍金,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也参与了该计划的监督委员会。目前,该计划已经获得高达1亿美元的经费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有包括霍金和扎克伯格在内的众多明星为“突破摄星”计划站台。但是,霍金不会直接参与项目中的具体研究。霍金在该项目中主要是作为有公众影响力的科学家,扮演着“突破摄星”计划“科学代言人”的角色。米尔纳去年以1亿美元支持的地外文明搜寻计划,同样也邀请霍金加入科学家团队,目的和操作手段基本相似。简单一点说霍金就是为摄星计划当代言人和融资总顾问。
为什么说霍金的"突破摄星计划"技术上不可行,只是个忽悠钱噱头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计划为什么就是瞎扯淡。基本上是基于普通物理常识的质疑——只用了大学普通物理学课程的内容。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假设超微型飞船(加上光帆)的重量为10克,光帆是直径为10米的圆盘(面积大概为100平方米,厚度大约只有100纳米,也就是几百个原子层)。假定激光总是垂直于圆盘形光帆(其实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不管它了)。进一步假定,成功的激光推进技术意味着可以在10分钟内(600秒)把超微型飞船(加上光帆)加速到1/5光速,也就是每秒钟6万公里的速度。
1
加速距离有多长?
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是每秒钟3万公里,加速时间600秒,那么加速距离就是2千万公里,没多远。这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的50倍,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8。这只是光走1分钟的距离,确实没多远。要想走到终极目标南门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光也要走4年呢,这才走了200万分之一(60×24×365×4=200万)。真的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啊。(注:中学物理)
加速距离的一半是1千万公里。这意味着,我们要把激光汇聚到方圆10米的面积上,而这地方离我们有1千万公里。这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但在理论上还是可以实现的。
光就是电磁波,它是一种波动效应。波总是会发散的,激光也会发散,只是激光的发散角可以很小而已。假定激光波长为1微米,1000米口径的光束,意味着光的发散角是1微米/1000米=10-9,经过1千万公里后,光束的口径就变为10米。这正好说明了我们为什么需要方圆几千米的激光推进装置了——也就是超级发射镜的口径。(注:大学二年级普通物理学——光学,衍射)
顺便说一句,这个道理同时说明了第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超级飞船的尺寸太小了,就算它抵达南门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也不可能发射激光信号回来——这是由衍射效应决定的。
2
加速需要的能量有多大?
10克物质,速度为每秒钟6万公里,动能就是2×1013焦耳,这个能量大致相当于5百万度电(中学物理)。然而,这还不是光源需要提供的能量,因为光并不能把所有的能量都用于推动物质前进,它会被反射回去,从而带走一部分能量。考虑到这一点,能量至少还要再增加10倍:可以认为加速过程中平均速度为0.1倍光速,所以反射光子能量为入射能量的90%。(大学二年级普通物理:电磁学,相对论)(编者注:10克的飞船,速度为每秒钟6万公里,动量就是 6×105公斤米/秒。提供这么大动量的激光,其总能量为动量×光速=1.8×1014焦耳。)
也就是说,每次发射所需要的能量至少是2×1014焦耳,大致相当于5千万度电。小意思啦。我家每年用电量大概是2500度,这才是2万个家庭的一年用电量,真是小意思了。现在的电费好像是5毛钱(工业用电更贵,接近1块钱),发射一次也就只用2千5百万元,或者说400万美元,太便宜了。这也是个非常困难的任务,但在理论上还是可以实现的。
顺便说一句,这个道理同时说明了第二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么大的能量照射在光帆上,很容易就把它烧掉了。光帆上的功率为3百万千瓦每平方米(2×1014焦耳/600秒/100平方米),这个功率有点大。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功率大约是1千瓦每平方米,太阳表面的光功率大约是50万千瓦每平方米,只有这个数值的1/6。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注:大学一年级物理,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