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毒舌电影
坚持原创,只说真话——信毒Sir,有好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18 小时前  
新疆是个好地方  ·  看《封神2》,这个5A级景区免门票! ·  18 小时前  
长城新媒体  ·  刚刚,《哪吒2》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榜首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毒舌电影

人人都在表扬这部片,但只有我知道好在哪

毒舌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11 22:49

正文

大家好,今天又是云舅不定期冒泡时间。


几天不见,你们是不是又在想我?




老实说,最近舅有些苦恼。


放眼望去,烂片太多,好片太少。


那些舅都好心水的牛逼导演,动作忒慢。


比如说大卫·芬奇,他的新片还没拍出来,舅都快等到内出血了。



没办法,只能反复看他之前的电影过干瘾。

大卫·芬奇虽然拍了不少悬疑惊悚的类型片,但他从来不是一个热衷动作和打斗场面的导演。


他电影 看点不在火爆而在, 味道


因为片中的镜头、场景、音乐、节奏,无一不精心打造,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强大气场。

《十二宫》开始,芬奇慢慢树立起的个人风格,在我看来,好比武侠小说中的“化骨绵掌”——


被化骨绵掌击中的人开始浑然不觉,但两个时辰后掌力发作,全身骨骼会奇软如绵,处处寸断。

大卫·芬奇 的电影就是有这样的后劲。

比如《消失的爱人》,舅不得不再次感叹:“ 大卫·芬奇是导演中的导演 ”。




当代导演中很少有人能掌握强大的整体协调感和控制力,而芬奇几乎没有短板。


我们先看镜头,这是影片的第一个镜头。



刚开始看这个镜头,你会发现画面和旁白的内容,好像是一个丈夫在对自己心爱的妻子倾诉心声。


看完全片的最后一个对应镜头,你才会发现这个镜头有多么可怕,完全颠覆你 最初预设。


这,就是后劲。




《消失的爱人》没有什么华丽刺激的场面,却拥有大量不动声色的叙事处理,而且进程很快,会让观众有“看不过来”的感觉。


比如这个场面,丈夫第一眼发现自己妻子失踪了。 场景 看上去平平无奇,里面的细节却非常丰富。


比如,你会把碎掉的玻璃和壁炉架上的照片联系到一起,推理实际发生过什么。




又通过导演铺垫的情节一步步深入,产生解谜的快感。


大卫·芬奇的电影,一向看得起观众的智商。


一些关键细节,导演也会给出提示。


比如这个厨柜上的血迹,专门给出了一个大特写,还用最醒目的黄色便签贴进行强调。




顺便说一句,《十二宫》 (2007年) 以来,大卫·芬奇最喜欢使用黄色元素帮助叙事。这个色调可以参与到场景、叙事甚至是人物塑造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十二宫》里面的黄色出租车凶杀段落。




出租车里凶案正在发生,然后芬奇 的镜头 从出租车慢慢向外拉出,凶手在现场的动静、神经兮兮的配乐和居民报警的声音交杂在了一起。


正常的时间在这里被混合了,再加上缓缓后撤的镜头,让这辆黄色出租车深深陷入了四周不断扩散的黑暗中。




导演处理这段视听语言的节奏,构成了一种逼格非常高的犯罪现场感和诡异感,甚至有种奇特的诗意。犯罪片拍到这种程度,不得不说是非常之有范。

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手法挑逗观众、刺激想象,正是优秀的悬疑电影必备优点。


《消失的爱人》在大部分时间采用了双线叙事的结构,一条现实一条回忆,但这种双线叙事里隐藏着不少玄机和反转。

比如每一次都会用妻子的日记本来切换到往事中,而这其中就包含了一个大诡计,包括日记本上的内容、日期,甚至笔迹的颜色,都参与到了叙事诡计中,可以说导演和编剧算无遗策,非常拼。


2010年7月18日



2011年10月2日


就算拍抒情的戏码,大卫·芬奇仍然与众不同。


比如在回忆线的开始段落,他拍摄了一个让人难忘的场景。就是在糖雾弥漫的后巷,男女主人公第一次接吻。




这个场景无论从光线、色调上都是冷清、黑色的,却配以温暖的配乐和 像雪一样的糖雾。这样的爱情显得浪漫、独特,却还让人有些不适,正好 吻合了 全片的基调。


这也是一部对美国价值观充满了反讽的电影。

比如经济议题:开场,一系列 小镇空镜头,已经在暗示经济的破败,包括夫妻俩在纽约遇到的经济萧条、双双失业回到乡下,这才引出后文。




人们怀疑的嫌疑犯,首先是无家无业的流浪汉。


接下来,女警察去到一个黑乎乎 的地下 场所,我们可以通过电筒光,隐约看到一个曾经繁华过的大型商场,有店面有超市有中庭,但现在却成了一个流浪汉和犯罪分子聚集的地方,这也是对美国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映。




这片子就像女警手中的电筒光一样,通过照亮一些小细节来折射出更大的层面。


美国一向引以为豪的发达经济,在影片中一片衰颓,而立国之本的法律及其维护者——警察,在片中也是尽做无用功,最后 草草结案

再有,媒体的作用。


这里讽刺了美国引以为豪的言论自由。《消失的爱人》花了不少精力描绘媒体对失踪事件的参与和误导,强调了对传媒的讽刺。






除了以上几点,《消失的爱人》对美国价值观的最关键反讽当然还是夫妻关系,它完全颠覆了普通意义上的美国式完美中产阶级家庭。

总之本片看上去是个犯罪电影,其实洋葱一层层剥开后,社会层面的顽疾逐步展现。说多了都是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