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芯世相
每周一老司机原创干货长文分享!每天上午8点买卖芯片交易信息发布,芯闻分享!不能帮赚钱的芯闻都是耍流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白话区块链  ·  以太坊和Solana哪个更像当年的EOS? ·  13 小时前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山西省教育厅  ·  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寒假教师研 ...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青海教育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  2 天前  
二郎专注互联网  ·  小白不知道的 web3空投! ·  3 天前  
白话区块链  ·  为何本轮比特币牛市也如此艰难?还有机会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芯世相

中国IT产业发展史(2000~2016)

芯世相  · 公众号  ·  · 2017-12-26 07:59

正文


今生
你知道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吗?你还会用五笔打字法吗?你记得3Q大战吗?这篇文章记录新中国自建国以来,计算机及芯片发展的点点滴滴。文章从年代大事件入手,又分别从国家、市场和老百姓的角度带大家领略中国计算机和中国芯片的前世今生。


中国计算机普及化之路

2000年-2004年


龙芯一号处理器


龙芯 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它的诞生被业内人士誉为民族科技产业化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2000年GB18030编码标准发布。同年11月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文域名注册系统全面升级,推出“.CN”、“。中国”、“。公司”、“。网络”为后缀的中文域名服务。


2001年“龙芯”计划开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始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通用CPU芯片,他们把这一项目命名为“龙芯”。同年12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科技部、文化部主办的“家庭上网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 “互联星空”计划 ,标志着ISP 和ICP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链。同年“龙芯”1号在该年8月份,“龙芯”1号研制成功,9月28日正式面世。同年12月,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集团、长城集团长软公司、中软股份、中科红旗、曙光集团、神州龙芯等国内七家联手发起的“龙芯联盟”正式成立,这意味着龙芯从此有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2004年王小云等攻破MD5 2004年8月17日,山东大学王小云、冯登国、来学嘉、于红波四人在美国加州圣巴巴拉举行的国际密码学会议(Crypto’2004)上公布对于MD5、HAVAL-128、MD4和RIPEMD四个著名HASH算法的破译结果。


国家回眸:


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爆炸,激发了很多人的爱国情绪。同时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一个事实,国家的安全是不能花钱来购买的。我们也开始意识到了自主研发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性。由于有了这样的危机感,我们在科技方面投资的比重也开始加大。2002年8月10日,我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


龙芯总设计师、湖南团全国人大代表胡伟武


这个时期,世界上主要的PC处理器生产厂家是Intel和AMD,仅此两家别无分号。这两家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8%,而我国台湾的威盛公司,是在99年连续收购了美国两家处理器小公司之后才进军处理器市场。尽管也打“中国芯”的牌子但是其技术也属于美国芯。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龙芯的问世,对于整个中国计算机民族产业来说有着怎样重要的意义。


百姓回眸:


在20世纪末,老百姓的家中刚刚开始普及电脑。21世纪之初,轰轰烈烈的全民上网热潮开始了。除了电脑之外,我们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网络。如果有人说IT产业是昭阳产业,那么互联网产业就是神话般的行当。



从56K的拨号上网,到此后层出不穷的宽带高速上网。可以说随着网络带宽的不断扩大,整个IT业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应用。在这个阶段,上网一般都会查查资料,发个E-mail,简单的聊聊QQ,在论坛里看帖、回帖,下载小型软件与MP3歌曲。


2003年,ADSL宽带开始全面在中国普及开来,随之我们可以做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在宽带普及之前,普通网民看电影基本还靠VCD、DVD这样的光存储介质。而宽带的普及我们可以方便的从网络中下载电影。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网络视频聊天、网络游戏也开始慢慢普及。


市场回眸:


在这个时期,IT产品的主要销售渠道还集中在传统的电子卖场。海龙、鼎好、太平洋、硅谷这类IT卖场的发展势头最为明显。DIY似乎一下子成为了人们购买电脑的首选。在DIY和国际电脑整机品牌的冲击下,很多90年代知名的品牌电脑厂商纷纷开始走向没落。


国外许多知名大品牌也开始关注中国市场。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中国市场的很大,中国市场的潜力更大。由于政府一系列引资政策的出台和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许多国际大厂在中国的沿海城市开始兴办工厂。以前在IT卖场中可以看到许多水货硬件,由于本地化生产之后,这些水货纷纷消失。


年代关键词:


WWW万维网: 亦作“网络”、“WWW”、“W3”,英文“Web”或“World Wide Web”,是一个资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样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资源标识符”(URL)标识。通过IE浏览器,我们浏览www网页,世界之门也由此向每一个中国的网民敞开。


腾讯QQ: 腾讯QQ发展的历史1998年11月12日,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QQ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即时通讯软件。QQ之所以能够在如此众多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中脱颖而出,最终把其他竞争对手全埋没掉而占领了中国在线即时通讯软件市场74%以上的市场,一半靠的是实力,另一半靠的是运气。因为在互联网的蛮荒阶段,鲜有中文的即时通讯软件。


BBS论坛: BBS的英文全称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翻译为中文就是“电子公告板”。BBS最早是用来公布股市价格等类信息的,当时BBS连文件传输的功能都没有,而且只能在苹果计算机上运行。而今天的的BBS发展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交互网络应用——论坛。同时也发展出了中国特有的论坛文化。


网吧: 网吧是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营利性上网服务提供场所,社会公众可利用网吧内的计算机及上网接入设备等进行网页浏览、学习、网游、聊天、视频、听音乐或其他活动,网吧经营者通过收取使用费或提供其他增值服务获得收入。网吧是向成年人开设的学习、休闲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但是在中国的网吧尤其自身的特色,在网吧中未成年人的比重却是最多的。目前中国的网吧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上网场所。


你我融入互联网

2004年-2009年


Thinkpad成为中国品牌


2004年12月8日联想收购IBM PC业务。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部门,可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此次收购,既是联想博弈全球、决胜未来的关键,也是起步较晚、积淀较浅的中国企业快速切入世界市场的重要保障。


2005年“ 龙芯二号 ”正式亮相。由中国科学研究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CPU“龙芯二号”正式亮相。此举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长达数十年的技术垄断。


龙芯产品专卖店


2006年,Web2.0的概念开始在中国的互联网络中泛滥开来,但是由于盈利模式匮乏等都严重阻滞了互联网的发展。同时,博客一词也开始流行起来。

2007年,党和国家开始高度关注、支持互联网健康发展。中央提出了要“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的“三好”目标。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化办联合发布我国首部《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8年7月2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宽带网民规模世界第一。同时,CNNIC宣布截至7月22日,我国CN域名注册量也超过德国.de域名,成为全球第一大国家顶级域名。


同年, 山寨 成为2008年之怪现象,“山寨”成为一个时髦字眼,被重新定义为草根文化、大众意识,在产业链与文化领域逐渐蔓延开来。山寨之风从手机伊始,板卡、闪存渐盛,至相机、笔记本、平板电视……一个庞大的山寨帝国初具雏形。


曙光5000A


2008年9月16日,曙光5000A在曙光天津产业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自主设计并制造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电脑下乡政府补贴13%


2009年初,受到世界性金融海啸的影响,我国IT业界也遭受重创。不过随着政府救市政策出台。到2009年中期,我国IT产业开始慢慢复苏。同年,电脑下乡、以旧换新等多项新政策新运动的出台使得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进一步普及。


国家回眸:


从04年到09年这短短的5个年头,中国IT产业有了巨大的变革。我们开始认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成为了我们的两个重点。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联想收购了IBM,龙芯二号也问世了。出了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之外,我国也开始高度关注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中也开始有了警察,与网络相关的法律与法规也在不断的补完中。


2008年9月16日,曙光5000A在曙光天津产业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世界上第二个自主设计并制造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曙光5000A系统峰值运算速度达到每秒230万亿次浮点运算(230TFLOPS),LINPACK运算速度超过每秒160万亿次浮点运算,是中国速度最快的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也表明我国生产、应用、维护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该系统在大规模机群计算和网格使能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形成了鲜明的技术特色,将中国通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研制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而整个中国,开始慢慢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产品生产制造的中心。不过大多数都是属于粗放型的经济体。国际知名大企业来华办厂,我们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与生产空间。由此也出现了许多“血汗”工厂。在国际上的印象,中国的产品是廉价的,中国的产品是粗糙的,中国的产品缺乏科技与创新。


百姓回眸:


对于日常百姓来说,网络的发展比我们自己所想象与预言的要快。它极大的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前曾经有人说过,网络是虚拟的。而现在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深刻的感受到了网络背后也有非常实实在在的东西。似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儿都可以和网络扯上关系。


网瘾治疗


而网络应用也不仅仅局限在软件、电影的下载。博客、视频分享、网上购物、社交网络的发展让我们的网上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同时由于网络游戏的泛滥,使得自我克制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开始沉迷于此。甚至在国内已经出现了一大批戒网中心。这使得我们再次陷入了深深思考,究竟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是便利还是阻碍,是精彩还是沉迷。


市场回眸:


高仿与山寨是继假货与水货之后又慢慢浮现和流行起来的新词汇。从这两个词就可以浓缩中国的IT市场。我们高仿外国大公司的理念,我们山寨外国知名品牌的产品。更有甚者近年来,山寨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式的一种特色。中国发达的生产制造业让中国的厂商有能力去山寨外国的产品。而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国缺乏的正是自主创新的理念。


随着网络购物和3C卖场的火爆,传统的IT电子卖场渐渐的失去了吸引力。消费者开始从其他渠道选购计算机和相关产品。而电脑慢慢的开始家电化,成为了电视、冰箱、洗衣机之后的第四样必备的家电。因此如大中、国美、苏宁这类3C卖场也成为了品牌机的销售主力。而网络金融体制与安全认证体制的慢慢健全,也构建起了一个新的网购市场。跨地域,跨国界,网络将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超级大市场。


年代关键词:


博客: 博客(Web log,缩写 Blog),又译为网络日志、网志、部落格(台湾音译)或部落阁等,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或的网站。博客上的文章通常根据张贴时间,以倒序方式由新到旧排列。许多博客专注在特定的课题上提供评论或新闻,其他则被作为比较个人的日记。


一个典型的博客结合了文字、图像、其他博客或网站的链接、及其它与主题相关的媒体。能够让读者以互动的方式留下意见,是许多博客的重要要素。大部分的博客内容以文字为主,仍有一些博客专注在艺术、摄影、视频、音乐、播客等各种主题。博客是社会媒体网络的一部分。


视频分享网站


视频分享: 随着网速的不断攀升,使得我们在互联网中也可以传输和分享视频文件。同时网民不再满足文字、图片这类低端的媒体信息。我们渴望看到动态的有生气的视频。因此网络视频分享网站也爆发了。


目前,随着未来网民的个人价值观和网络行为特征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网民的视频消费结构也将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消费需求结构的多元化将驱动中国网络视频市场竞争格局向追求规模和追求差异化两个方向发展。


IT培训: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企业的关键业务和日常工作已实现信息化,并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实现对内提高经营水平、对外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各企事业单位业务的展开越来越依赖IT系统的正常运转,各业务部门的日常工作越来越依赖于IT部门提供的服务。因此,国内IT市场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各行各业都急需引进IT专业人才,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催生了国内最早一批以传智播客为首的IT培训机构。


网上购物: 网上购物,就是通过互联网检索商品信息,并通过电子订购单发出购物请求,然后填上私人支票账号或信用卡的号码,厂商通过邮购的方式发货,或是通过快递公司送货上门。国内的网上购物,一般付款方式是款到发货。随着网上支付体系的健全,和物流体系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喜欢在网上购物。但同时也暴露出更多的问题,法规和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足不出户网上购物


网络游戏: 缩写为Online Game,又称 “在线游戏”,简称“网游”。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的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具有相当可持续性的个体性多人在线游戏。


从人机对战转向了人际对战,这使得游戏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了。同时也从中发展出了许多网游文化。网游具有很强的吸附力,这使得许多青少年和自制能力不强的人终日沉迷于此。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和争论。


SNS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源自英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翻译,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


中文的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应用,由于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由于它更能进一步的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能让你与周围的朋友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使得社交网络构建起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交互性极强的虚拟人际网络。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它还将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


无线网络: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无线网络改变了我们的上网方式,我们可以通过WiFi热点,或是通过手机的蜂窝网络随时随地与互联网连接。这使得我们上网的地点不在具体和固定。它让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融入到网络中。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

2009年-2014年


3G时代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发放3张 第三代移动通信(3G) 牌照。 中国手机用户突破7亿的数量,移动电子商务、手机游戏、LBS、手机视频等逐渐兴起。


2010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同年,中国手机上网用户人数突破3亿,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强烈的后发优势。


2011年1月,腾讯推出微信;5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设立,同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首批27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开放平台当年成为互联网发展重要取向,百度、腾讯、新浪微博、360、阿里巴巴等纷纷开放平台,平台+应用的竞合格局来临;智能手机开始快速普及。


2012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提出十二五期间,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以上,IPv6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500万的目标。同年9月,科技部公布《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加快推进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当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电脑网民数量。


4G时代


2013年6月,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互联网金融产品异军突起,成为创新发展热点。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发TD-LTE 4G 牌照,在3G网络正式商用接近五年之后,中国终于进入了4G时代。上市潮、并购潮在该年度来临,可穿戴设备成为创业投资热点。


2014年,中国迎来互联网20年。中国互联网的20年,是创新驱动的20年。第一,在中国经济整体以物质驱动的背景下,互联网这个局部坚持了20年的创新驱动,弥足珍贵。第二,中国互联网的创新驱动有自己的特点,它是以大众创新为基础的创新驱动。2009年-2014年:历史回眸篇


国家回眸:


2009年,以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主要标志,中国互联网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中国网络购物规模直逼美国,成为全球互联网第二大市场。与此同时,互联网企业变得更加理性开放,传统企业也在与互联网企业的交锋中逐步走向融合共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0年间,中国互联网由呱呱落地成长为翩翩美少年,世人为之注目。到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手机网民占到80%;国内域名总数达1844万个,网站超过350万家;全球十大互联网企业中中国揽有3席。中国,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互联网大国。


百姓回眸: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社会交往和精神交往模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由于时空被最大化压缩,多种文明的交流互鉴成为可能。“互联网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多种免费应用的开发、相对低廉的接入费用以及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丰富知识的平台。


互联网惠及百姓民生,在教育等领域,人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够享受更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如今,“数字化生存”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正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看似虚拟却又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市场回眸:


中国互联网20年发展,可以说在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相对较好结合方面,为中国经济树立了一个标杆。除了市场作用之外,中国政府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信改革,宽容互联网创新等方面,对互联网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积极作用。


互联网不仅是信息技术乃至新商业模式的集大成者,也将更加立体化、全方位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互联网给传统企业、行业带来的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思想意识上的变革。


年代关键词:


新浪微博


微博: 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随着微博在网民中的日益火热,在微博中诞生的各种网络热词也迅速走红网络,微博效应正在逐渐形成。


2014年随着腾讯、网易和搜狐等公司纷纷减少对微博的投入,各个微博服务商之间竞争逐步趋缓,用户群体主要向新浪微博倾斜,这也促使新浪“微博”用户也较以往略有提升,微博一家独大的格局明朗。


3Q大战


3Q大战: 2010年9月27日,360发布了其新开发的“隐私保护器”,专门搜集QQ软件是否侵犯用户隐私。随后,QQ立即指出360浏览器涉嫌借黄色网站推广。2012年11月3日,腾讯宣布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用户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录QQ,强迫用户“二选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从2010年到2014年,两家公司上演了一系列互联网之战,并走上了诉讼之路。


团购


团购: 自2010年初我国第一家团购网站上线以来,到2011年8月,我国团购网站的数量已经超过了5000家。其中,不乏各大门户网站的加入,也有新生的团购网站,新浪、腾讯、开心网、人人网等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也先后进入到团购领域。


千团大战后的团购市场略显疲惫,“烧钱冲数据”的做法也难以维持团购网站的生存发展,越来越多的团购网站从混战前线退了下来,甚至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从此在团购市场销声匿迹。


微信


微信: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由张小龙所带领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打造。


2011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新功能“朋友圈”,使照片可分享到微信内的朋友圈;


2011年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2014年的春节,一个意外成功让微信以极其戏剧化的方式,解决了支付的难题——微信红包。


从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到2014年1月24日的“抢红包”引爆,这三年是属于微信的“创世纪”时间,它的光芒掩盖了互联网领域里的其他一切创新。


双十一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源于淘宝商城(天猫)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为什么会选中11月,是因为时节改动快,南边进入深秋,北方进入冬季,人们需要采购的东西格外多。当时参与的商家数量和促销力度有限,但营业额远超预想的效果,于是11月11日成为天猫举办大规模促销活动的固定日期。


互联网大会


互联网大会: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4年11月19日在乌镇召开,并定乌镇为永久会址,凸显打造“东方达沃斯”之意。峰会将以“互联网治理和发展”为核心,助力网络强国之路。


中国逐步成为互联网强国

2015年-2016年


2015年,“ 互联网+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多个地方的“互联网+”政策陆续出台,各行各业积极拥抱互联网;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举办,会上提出了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中国主张”,反响强烈。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渗透与影响更加深入,中国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影响进一步提升。


2016年, 分享经济 四个字写入政府报告,随后内容付费、网红经济轮流爆发,展示了模式创新的巨大魅力,年轻人要当自己的老板,谁能管得着;年中,人们讶异的发现,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这些高冷的词语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不管是新经济也好新技术也罢,90后喜闻乐见的污文化,为娱乐文化开辟了新的方向,你不接受你老了;年底,互联网医院低调崛起,共享单车横空出世持续沸腾。


国家回眸:


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为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网民数量继续稳居全球首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