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像一个黑匣子,无法预测,更不能规划,只能被一系列意外冲撞着。直到现在,我还是有点晕晕的,不太适应,但是就这么走着。
说到成长,从2012到2017,不长不短,5年时间,两个字可以形容,就是荒唐。
2012年,我刚毕业,而家里的生意经营得很差,员工请不起几个,我就自然而然留在家里帮忙。你很难想象,每天夜里都需要保持一丝清醒,只要有人敲门,就要3分钟内赶到门口,让货车进来卸货,就要让1.58米身高的女生在30秒内抬起150斤的重物,去把货物称重和结算。不用猜这是什么公司,就是个废品回收站而已。
我在那时还是庆幸,在有住家有饭吃之余,做到了父母在不远游,更好的是我不用住在狭窄的15平方米的脏乱城中村,不用每天边吃三明治边挤公交车,不用加班到凌晨1点偶尔还要通宵,不用选择站在公司哪个阵线内。一直到2013年,我们似是轻松似是不舍地停止营业了。
2012年,作为毕业生的我无法适应社会,也在极力抗拒融入,我的选择是回到自己认为的舒适区,自欺欺人地活着。庆幸的是,2013年我从家里迈入社会,才发现社会并不仅仅是忙碌和冷漠,还有老板的栽培,每周请行业内大牛来公司分享;有上司的指导,每天带着我去拜访客户,每天布置几个任务并且指导我完成;有同事的关怀,一周总有一天会拉着我去打篮球或者吃美食。原来进入社会,你会不断学习,不断收获意外,不断成长。
2015年,此时的深圳,到处弥漫着万众创业的激情与机会,我作为其中一员,也参与其中,开始创业。我选择做蜂蜜电商,希望可以把甜蜜与健康带给每一位工作中的人,慰劳和犒赏他们的辛劳,也希望让蜂农有比较合理的收入。
为了做蜂蜜垂直电商平台,我在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找了100多位蜂农,并且一一品尝他们的蜂蜜,觉得找到了珍品,就手舞足蹈,去大街小巷欢呼,最终选定了20多位蜂农的蜂蜜。然后我着重建设渠道,只是用了最传统的方法去铺渠道。
而困难随之而来,“对不起,你的蜂蜜没有产品合格证,没法上架商超。”“抱歉,便利店没法卖120元以上的蜂蜜。”“你有多少员工,公司注册资本有多少,产品介绍的宣传资料和视频有吗?”“半年了,我的生鲜店铺也倒了,你有空把你的那车蜂蜜原封不动地拉回去吧。”
没有资金,没有伙伴,没有确切的盈利模式,更没有创业的经验,只是靠自己单枪匹马地把好的蜂蜜推荐给周围人,推荐到社区,来获得盈利,万万没想到这就是一场闹剧。
2015年,作为小职员的我,想证明自己,觉得既然现在很多行业在颠覆,自己是否可以异军突起,抛弃从0到1的过程,想在泡沫之中一步登天。不曾想泡沫也会破碎,创意与想法要真正与趋势和市场对接,创业与经营即便抛开经验去自我探索也要有不同的声音去交流与碰撞,而非一意孤行,闭门造车。
2016年,知识消费的元年开始,此时的我已经在培训行业从小白升职到商务总监,并且发觉声音培训的细分市场还是蓝海,于是找到艺考主播讲师一起组建工作室,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终于开始了。
按照2016年的市场规划,2017年一一都做了尝试,第一个是去做企业员工的普通话培训,效果可以,我们被邀请在客户的线上平台开设付费课程,只是学员累积不足20人。第二个是去一家企业给员工做美化声音的培训,反响不好的原因并非是课程没有效果而是培训师的风格太严肃了,员工觉得抵触。第三个合作直接被K12拒之门外,原因是除了注册了公司,有宣传单,其他什么都没有。
第四个是去找广州六星级会所,功夫不负有心人,其中两家会所被我们的诚恳打动,尝试在他们会所里面开展少儿亲子阅读会,没想到受到家长热烈欢迎,自此我们的活动在会所有了一定的美誉度,艺未来少儿亲子阅读初步形成品牌。
困难又扑面而来,少儿声音培训的预算已经超出,且没有太大盈利,成人声音培训半年仅仅招生几个,我们面临着为项目坚持还是为生存而离开。这时候,我们的决定是咬牙坚持做会所活动,让艺未来亲子阅读会在广州做出知名度,期待转机会在下一刻出现。
2016年,作为中层管理者的我,在职场中不断积累,在市场中不断探索,在人群中不断交流与碰撞,希望可以在很小的细分市场有所作为。而当你在前行的路上,奔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并为此不断调整和完善,原来也是可以吸引同伴,吸引用户,甚至可以吸引投资,当各方在你的影响下汇合,也许离水到渠成就不远了。
回到2017年,成长就是,知道自己是谁,了解自己的能力前提下还愿意不断挑战自我,可以为自己的追求做长期规划与等待。
So, if you like it, just do it, it will spend a long time, keep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