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看到有人控诉,自己遇到了渣男渣女,人证物证俱全,时间地点都有,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而不是单项的证据),来说明对方渣的属性,渣的程度。
看了那些证据,不得不承认,对方确实够渣。很多事例,即便没有旁证,也能看得出是真的,因为那是编也编不出来的,必然是真实发生的事,才能如此枉顾逻辑,没有前因后果,才能渣得如此“三言二拍”。
但是,欣赏过渣传奇,感叹过“人间竟有如此奇葩之后”,也会想起塞林格的小说集《九故事》中的一篇《笑面人》。一群孩子,把他们的教练当做偶像,结果有一天,偶像带来了一个言谈举止都很粗俗的富家艳女,这群孩子虽然和她相处甚欢,却也饱受打击,叙述故事的孩子默默地想,这暴露了教练“不良的识别力”。孩子因为教练的这个女朋友,开始怀疑教练到底是不是那么完美,进而引发了一场偶像的坍塌。
这“不良的识别力”如同平地一声惊雷,把我点醒——我们内心的真实形象,是通过我们周围的人进行表述的。
是的,对方够渣,是的,对方做了很多糟糕的事,是的,你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够渣以及对你做了很多很糟糕的事,我们必须站你这边,帮你控诉、诅咒、道德审判。但是,你也不得不接受几大经典拷问:
1、为什么没有带眼识人?2、为什么明知对方有种种不妥仍要泥足深陷?3、为什么能够在被对方渣对待的同时,还能和对方相处这么久?为什么没有早早止损?4、为什么对方做的那些渣人渣事里,也少不了你的影子?5、为什么不能好好分手?为什么在分手后,会有这样的一场道德审判?公布双方隐私,公开所有生活细节?6、为什么你们所有的相处所有的合作,都是不能用法律约束的,为什么都是私下约定,口头约定,以至于一旦出事,只能用道德进行审判?
尤其前三条,几乎能说明一切。
“不带眼识人,泥足深陷,不妥仍欢”,这几乎是所有世纪大控诉很难逃过去的三大拷问。你之所以如此,首先是因为不良的识别力,其次是因为性格深处的犹豫含混,再次,是因为你在对方的生活里找到了你需要的东西。你知道这有点问题,但还是难以割舍。因为,他是你的阴暗面。
明星身上,这种例子屡见不鲜。酒井法子吸毒事发逃亡之后,人们对她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她失踪时的担心、怀念,到她自首后的震惊和惋惜,前后经历了一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但唯独对她的丈夫高相佑一,人们的态度始终如一,人们认为,这事儿全都赖他,他花光了她的钱,他拉她堕入毒品的无间地狱,他把他们的婚姻变成了一个四人行的大笑话,他们的婚姻,是好女人总会嫁给坏男人并被带坏的又一例证。
但等我们冷静下来,糟糕了,我们看不到她对高相佑一的痛恨,也看不到她在身处怪异局面中的挣扎和不情愿,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她的享受,她对这种生活的供奉,以及事发后的遮掩,我们看到了她在疑似嗑药情况下的酣醉和迷狂,看到了她与闺蜜共事一夫达七年,看到了她在出事后,还将孩子托付给自己的这位闺蜜才远走天涯。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看,她在这种生活里,是找到了乐趣的,是达到了平衡的, 高相佑一是配得上她的,他就是她的自我的真实表述。
还有惠特尼·休斯顿。自她嫁给鲍比·布朗后,先是传出遭遇家暴的消息,随后又传出吸毒的消息,她在机场被拦截,在格莱美彩排现场举止异常,又几度神秘入院,自称身体略有小恙,终于,她那忍无可忍的大姑子公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上的惠特尼家,肮脏可怖如一个垃圾场,还有若干可疑物品。
于是,等我们冷静下来,我们不免要考虑,不免要问出那三个问题:“不带眼识人,泥足深陷,不妥仍欢”。如果这种情形纯由他造成,她为什么不离开他?或许因为,她和他是一路人家。
我们无法绕过皮相去评判一个人,经常会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就是他(她)内在自我的真实表述,我们总觉得,美丽的人,必然有美丽的灵魂,美丽的皮相之下,必然有美丽的心相。所以我们替酒井法子、惠特尼·休斯顿惋惜,替我们身边那些美丽笃定,却赢得了糟糕对待的人惋惜,并谴责他们身边的人,其实,这分明是在外貌认知代表一切的干扰下得出的错误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