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墨香中华
一磬砚,一柱墨,戗金“墨香研透写中华”! 我们的追求: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播撒现代文明之花,让书斋里的精华香飘天下! 我们的宗旨:推崇原创中国、文化中国!共建文明中华、墨香中华!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吉林检察  ·  【视频】剪纸潮年·非遗里的新春盛景 ·  2 天前  
四川观察sctv  ·  大年初六逢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  3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  4 天前  
黑龙江宣传  ·  大年初五 ·  4 天前  
贵州检察  ·  大年初五,迎财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墨香中华

丰子恺:李叔同为何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墨香中华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24-12-14 08:27

正文

题图右下是年轻时师从弘一法师的丰子恺

李叔同为何要出家


弘一法师由翩翩公子一变而为留学生,又变而为教师,而为道人,四变而为和尚。每做一种人,都十分像样。好比全能的优:起老生像个老生,起小生像个小生,起大面又很像个大面……都是“认真”的原故,说明了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一特点。

李先生人格上的第二特点是“多才多艺”。西洋文艺批评家评价德国的歌剧大家瓦格纳有这样的话:阿波罗(文艺之神)右手持文才,左手持乐才,分赠给世间的文学家和音乐家。瓦格纳却兼得了他两手的赠物。意思是说,瓦格纳能作曲,又能作歌,所以做了歌剧大家。拿这句话评价我们的李先生,实在还不够用。李先生不但能作曲,能作歌,又能作画、作文、吟诗、填词、写字、治金石、演剧。他对于艺术,差不多全般皆能。而且每种都很出色。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向他学习。作曲和作歌,读者可在开明书店出版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窥见。这集子中载着李先生的作品不少,每曲都脍炙人口。

他的油画,大部分寄存在北平(北京)美专,现在大概还在北平。写实风而兼印象派笔调,每幅都很稳健、精到,为我国洋画界难得的佳作。他的诗词文章,载在从前出版的《南社文集》中,典雅秀丽,不亚于苏曼殊。他的字,功夫尤深,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晚年写佛经,脱胎换骨,自成一家,轻描淡写,毫无烟火气。他的金石,同字一样秀美。出家前,他的友人把他所刻的印章集合起来,藏在西湖上西泠印社的石壁的洞里。洞口用水泥封好,题着“息翁印藏”四字(现在也许已被日本人偷去)。

他的演剧是中国话剧的鼻祖。总之,在艺术上,他是无所不精的一个作家。艺术之外,他又曾研究理学(阳明、程、朱之学,他都做过功夫。后来由此转入道教,又转入佛教的),研究外国文。……李先生多才多艺,一通百通。所以他虽然只教我音乐图画,他所擅长的却不止这两种。换言之,他的教授图画音乐,有许多其他修养作背景,所以我们不得不崇敬他。借夏丏尊先生的话来讲:他做教师,有人格作背景,好比佛菩萨的有“后光”。所以他从不威胁学生,而学生见他自生畏敬。从不严责学生,而学生自会用功。他是实行人格感化的一位大教育家。我敢说:自有学校以来,自有教师以来,未有盛于李先生者也。

年轻的读者,看到这里,也许要发生这样的疑念,李先生为什么不做教育家,不做艺术家,而做和尚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四川观察sctv  ·  大年初六逢立春,立下一年好光景
3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4 天前
湘微教育  ·  “妈!我到底属啥?”
4 天前
黑龙江宣传  ·  大年初五
4 天前
贵州检察  ·  大年初五,迎财神!
4 天前
知识产权那点事  ·  共享单车专利第一案:波澜又起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