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Ling Zhang
通讯作者:F. Akif Tezcan
第一单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本文研究亮点
1.
发展了一种具有高度可膨胀性能的蛋白质-水凝胶复合材料。
2.
复合材料具有自修复性能,实现了1+1>2的效果。
3.
发现水凝胶的注入可能有助于提高蛋白质晶体结构优化。
人常言,破镜难圆,意指情侣分手了就很难再回到一起,但是也有例外。对于晶体而言,亦如是。关键在于,感情够不够深!
自然界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铁蛋白(ferritin)晶体。铁蛋白分子具有由24个构筑单元自组装形成的球形笼状结构。在其空腔内部,储存着以水合铁矿的形式存在的铁元素,一旦生物体有需要,铁蛋白就会及时释放出Fe
2+
。
更重要的是,铁蛋白的内部空腔常常被用作纳米反应器,制备具有优异光、磁、催化性能的矿化纳米颗粒。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对纳米颗粒进行有3D组装,实现光电、医药、传感等多种优异性能的集成。
现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F. AkifTezcan课题组基于铁蛋白开发了一种具有高膨胀性、可自修复的铁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
图1.铁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可逆膨胀与收缩原理
研究人员首先选择了一种全新形式的铁蛋白:利用钙离子将两个铁蛋白分子的氨基酸侧链桥连到一起。每个铁蛋白分子和相邻的12个分子连接,组装成数十微米长程有序的立方结构晶体。至于柔性材料,研究人员选择了高分子水凝胶,一种吸水的交联高分子网状结构。这两种材料本身都不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但是联姻之后实现了1+1>2的效果。
研究人员先将铁蛋白晶体浸渍于水凝胶前驱体溶液中,使前驱体充分扩散到铁蛋白晶格中填满水的空腔中。然后,将晶体转入含有聚合物引发剂的高盐溶液中,使前驱体发生聚合反应,并不至于产生过度膨胀。不到2分钟,铁蛋白晶体空腔内就形成了连续、弹性的水凝胶网络。
图2. 铁蛋白-水凝胶复合材料的结构以及可逆变化
当把这种复合材料放在水中时,几分钟内就可以膨胀达到200%,且向各个方向均匀扩展。在50分钟以内,晶体晶面形貌都保持不变,也不会将铁元素释放出来。当然,继续过度膨胀还是会导致晶体发生变形,甚至出现裂痕。
神奇的是,当研究人员将部分膨胀的铁蛋白晶体-水凝胶复合物依次转移到浓的NaCl溶液和CaCl
2
中时,晶体开始脱水收缩变小,自修复到它原先的形貌和尺寸大小。
图3. 自修复行为
X-射线分析表明,这种复合的铁蛋白比普通铁蛋白具有更精确的有序结构,这可能是因为聚合物注入导致晶体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