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林
小林的摄影-画画-书法-文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小林

高考是不多的一点公平

小林  · 公众号  ·  · 2019-05-24 22:57

正文


转眼又到高考季,想起一些高考的往事,随便说说。

高考是一个特别难熬的人生阶段,很痛苦,很折磨,而且一考定终身,压力山大。

然而高考公平吗?

其实一点都不公平,段子手们已经开始转发:“四年后你们会明白,你们今天的所有的努力,并没有什么卵用。改变你们命运的不是知识文化,主要是爹妈 ,长相 ,还有你们村是不是要拆迁!”

另一个段子,是关于高考地域不平等的:“大城市的孩子考了530分,上了北大线,父亲高兴地说上海旅游去!乡下的孩子考了530分,只上了三本线,父亲说别读了上海打工去!”

这些段子,都是高考背后赤裸裸的现实,高考跟其他很多事情一样,都是不太公平的。

然而,在中国的今天,对于一个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依旧是唯一相对公平的可上升的渠道。

尽管,千军万马杀出高考重围,最后千军万马留在大城市,成为一名被都市人嫌弃的凤凰男,再千军万马十八年之后,才能和别人坐下来喝一杯咖啡。

很不容易,很艰辛,但是,这是可及的未来,可以通过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得到的,绝无投机取巧,不是撞大运。

说起来,我也是农村到城市的凤凰男,而且在城市里没有什么成就,属于少见的不求上进的类型,但高考确实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中学成绩一般,英文尤其差,高二时考过十八分,高考前三个月发奋英语,到了背单词背得想吐的地步,结果高考超水平发挥,考上了不错的学校。

高中毕业前,从没离开过的农村和小城市,慢慢成为遥远的背影,每当深夜回首往事,我总觉得那次高考,用尽了毕生的好运气。

一旦能在城市略为站稳脚跟,那么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就有很多,可以是艰苦奋进的,可以是风口浪尖的,也可以是我这种不求上进的。

如果在乡村,是没有这么多选择的。

所以,如果你长相平平,父母平平,你们村最近也不打算拆迁,高考还是很重要的。

知识文化确实没什么用,在大多数生存竞争里,我们掌握的那些知识,是派不上什么用场的,但知识会让人知道,世界有更多可能,人在基本欲望之外能有更多快乐,所以这种没用,在人生的另一个层面是最有用的。

韩寒退学后说,他觉得人的数学水平学到初二就够了,后来很多人批评他,他郑重更正说,数学水平学到初二就够,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我们的数学到初一就够了。

当然,几何平面代数磁场力学元素周期表,确实没什么用,我们现在一点都想不起来了,但为了弄懂这些艰难拗口的东东,而培训出来的学习和思考的本能,却终生伴随着我们,并最终决定一个人的境界和层次的高下。

大学读的是医科,当初是我爸的要求,他说:“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需要医生,就算以后打仗了,你还可以去做军医,不会饿死。”又说:“我们家三代单传,你做了医生,万一以后超生二胎,被医院解雇了,还可以回乡下开诊所,专治无名肿毒皮疹大疮,不会饿死。”

为了避免饿死,听我爸的去读了医科,虽然最后,没做医生,有点辜负我爸的期望。但从来没有觉得读医浪费了几年,医学教育养成的严谨思维,还有悲悯精神,至今让我受益匪浅。

高考时,也有些成绩失手的同学,但多年后回看,那些高考失败的同学,最后人生成功的很多,我想这并不是运气,而是为高考而努力学习培养出来的素质在起关键作用。

看起来,像是在讴歌高考,但其实不是。

很多人对高考制度深恶痛绝,甚至觉得是扼杀人的天性,对穷乡僻壤那些疯狂学习准备高考的老师同学,感觉不可思议并加以嘲笑。比如安徽的毛坦厂中学,每年高考都会被拎出来大肆宣传,那宣传里,分明隐隐藏着猎奇和嘲讽。

他们不应该是被嘲讽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是被侮辱和被侵害的一群,在种种的不公平里,他们背水一战,奋不顾身,把希望寄托在这最后唯一相对公平之上。

他们应该得到尊重、同情和理解。

高考并不好,残忍激烈得几乎把人逼疯的竞争,机械无聊的题海战术,不眠不休挑战极限的昼夜晨昏。

然而,除了高考,我们别无选择。

因为,这是不多的,最后的一点公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