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
《资治通鉴》精选20句
前几天
青年作家 @李静睿的昨日世界 发博,
吐槽部分出版社编辑
为名家文学作品集取的书名糟蹋经典:
“你们这些编辑怎么回事?
好好的文学著作,
硬生生变成了网络小说的画风。”
沈从文的书变成了
《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
还以为买了本言情小说,
结果翻开一看,
《边城》
里的“翠翠”在跟我say hi?
诺奖获得者俄国文学家蒲宁
开始“哀叹青春”,
“写”了本
《我的青春是一场烟花散尽的漂泊》
这些完全与作者本人
文风、气质不符的书名,
令人恍然有种买了假书的错觉。
然而这在近几年的图书业中不算个例,许多网友们在评论区里争相“举报”,将自己曾经看到过的类似书籍拉出来“示众”。
千奇百怪的网络伤痛青春小说式的书名,让人根本猜不到这些名家经典本来的面目……
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
时光阡陌,你一直未曾走远。
烟雨纷繁,负你一世红颜。
笙歌唱尽,阑珊处孤独向晚。
烟花易冷,那些我们不曾懂得的爱情。
倾城春色,终只是繁华过往。
陌上谁人依旧,固守流年。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
……
光看这行文,是不是以为在读一首断肠情诗?
不,
这其实是一套民国大师的经典书系
,一共9本,分别收录了
鲁迅、沈从文、梁实秋、张恨水、胡适、徐志摩、朱自清、郁达夫、周作人
的作品。
无法想象向来最讨厌矫揉造作辞藻的鲁迅先生,看到他的散文集被命名成
《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
,会不会气到弃笔从戎……
整个系列的书名,
都给人一种伤痛言情小说的错觉:
文学大师们仰望45度角,
刘海挡住半边脸,
眼角划过一滴无人看见的悲伤……
这些
“全员非主流杀马特”
的书名,
成功劝退了读者们。
不光是单个名家被折腾,
有时候还会是一群名家大师们
被集体“扫射”……
外国文学家也难逃一劫,
“一个都跑不脱!”
什么时候连名家大师们的经典著作
也要开始玩“标题党”了,
满目皆是“沧桑”“繁华”……
这些莫名其妙一个劲鼓吹
“伤感伤怀”的无病呻吟,
用来给经典著作冠名,
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据说曾有一位出版社的责编,
用“市场使然”
来解释这种取名方式的出现
他认为,这种“标题党”在时下出版界是一种趋势。因为图书不只要考虑作品质量,还要适应都市人的阅读需求。
还有媒体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无奈之举”,另类的标题无外乎在浩瀚书海中吸引人们的注目,提升阅读兴趣。
互联网时代,读书也好,读屏也罢,“一个好的标题是真正阅读的开始”。
把沈从文的《边城》散文集
改名成
《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
这样的“标题党”
或许可以给读者一时的新鲜感和冲击力,
但当这种花式标题泛滥,
浮躁的阅读还容得下多少正常标题?
有网友担心,如果“标题党”移花接木到经典文本之上,就不可忽视其中暗藏的误导风险,更可能使青少年对经典的认知产生偏差。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是白俄罗斯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这是一部真实记录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事件的作品。
该书被引进到国内以后,
却被一家出版社以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为主标题
让众多读者读完感觉莫名其妙
更有网友评论认为这样的标题降低了作品的整体格调,可谓是因题害意。
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仅是大师之作,更因为它凝聚了大师独特的思想、人格、智慧,具有极高的文化、美学和思想价值。
经典需要推广,需要细细玩味。有网友认为花式标题不如原著标题,“
标题党”是对经典的极不严肃、极不尊重的态度,甚至是亵渎。
如此乱改,也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
严肃文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存在,更在内容的塑造与风气的引导下,发挥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就像网友们所说的,图书出版有“市场价值观”,
但经典恰恰最需要的,是一份“文化的持守”啊!
除了这些被“改名”的大家作品
还有一些“金句”
也经常会被冠上“大家”们的名字
然后在网络上流传
前几天著名作家“余秋雨”发微博
吐槽这件事情
余秋雨病了,医疗系统病得更重?假!
余秋雨垃圾不分类,还被纳入高考题?超多文艺句子都是余秋雨写的?假假假!
余秋雨妻子的“离婚声明”?假假假假假!
如果说对于“强行署名”的文章
余秋雨还能发声辟谣的话,
那“强行署名”的朋友圈金句,
简直让鲁迅莫言余秋雨三连崩溃
据总结,所谓“朋友圈金句”,一定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看似很有道理的鸡汤+有影响力的名人=朋友圈金句
比如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迅速地成为名人名言榜上的超级大网红。
诸如“我只敬佩两种人:年轻时陪男人过苦日子的女人;富裕时陪女人过好日子的男人”,
这样的话安在莫言的头上总没错。
可莫言老师偏偏是个喜欢上网的主,
隔三差五就转发这些网友
送给自己的句子进行辟谣,
“不是俺写的”。
还有马云,作为这些年中国最成功的商业人士,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年轻人的“致富经”。
网上盛传当年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时,马云曾说
“今日你看我不起,他日你高攀不起!”
听听,多霸气!
这句话不单唬住了诗词君,
就连当事人马云都被唬住了。
不过“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是创建阿里巴巴”“我对钱没有兴趣”这些段子一样的语句,还真的是马云说的。
当然少不了鲁迅,
不管是民族大义,还是儿女情长,
这份鸡汤只要是鲁迅先生煲出来的,
不自觉就会点头称香。
李白、杜甫,
唐诗三百首
只是他们的业余爱好,
人家的主业是写藏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