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的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时政大事,品读社会人生。您的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月谈  ·  1月7日,开始报名 ·  17 小时前  
半月谈  ·  冰雪经济,能否成为东北振兴的新引擎? ·  22 小时前  
底线思维  ·  波音当下的困境,比9·11时刻还要黑暗 ·  昨天  
正观新闻  ·  逮捕尹锡悦,正在执行中 ·  2 天前  
正观新闻  ·  逮捕尹锡悦,正在执行中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半月谈

品读:一个媒体人眼中的公众号写作

半月谈  · 公众号  · 政治  · 2016-12-27 16:06

正文

                              ▲ 点击上方“半月谈”,关注我们!

一个媒体人眼中的公众号写作 

作者:孟静

  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众号了,包括我自己。我们就像被洪水卷走的溺水者。



  看了一篇文章《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众号了》,心有戚戚焉。作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这半年来,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众号了,包括我自己。我们就像被洪水卷走的溺水者,拼命抓住周围哪怕一根枯枝想停顿一下,然而只能无力地随波逐流。

  事情要从前年夏天说起。我所在的杂志社有感于纸媒的衰退,想做个新闻类App,做来做去没有人满意,同事们互相挑刺,激得其中一个同事把App和杂志发过的稿子重新编辑,发在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现在,这个号成为百万大号,这个同事也早已独立,创下的效益应该超过了整个公司。

  那时我们知道纸媒正在衰落,但没想到衰落这么快。当时我也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只更新了一次就放弃了——设置之繁琐令我这种年纪的人生畏,以前我们写好一篇文章就结了,现在要自己配图、排版,更可怕的是要天天写,光想想就觉得惊恐。

  在前面提到的那个大号同事独立之前,我亲眼见到她的时间如何被打成碎片。我们一起出去K歌,她抱着电脑说要上厕所,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发现她的微信号更新了,她也从厕所回来了。当时我思忖再三:我想旅行,想晚上可以出去吃饭,不想每天困在电脑前;我做记者十几年,实在没有那么多想表达的东西了,也不想教别人怎么生活,因为越活越觉得自己还没活明白。

  所以我不能做公众号。

  可是眼睁睁看着纸媒江河日下,怎么办?当时我想的办法是拉团队做视频,大家都说视频是仅存的蓝海,下一个增长点就在这里。于是我拉了几个人做了个娱乐视频,也有百万级的点击,然而就是死不挣钱。我们做了半年,花了公司80万,只挣了十来万的广告费,撑不下去,停了。

  停了之后有风投找我说愿意继续投钱,可是我不想做了。在这半年里,公众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微博大V以前因为懒,因为畏难不敢开公众号,终于一个两个忍不住了,公众号几乎成为客户唯一愿意大量投放广告的媒体。我也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过早踏入一片没有回报的蓝海,而失去了另一片蓝海——那另一片蓝海在这半年里变成红海,现在已经是血海。

  追悔莫及中,我只好也开了公众号,写起了我已经写腻了的八卦,真是厌烦透了。以前我常说写专栏会把人掏空,开公号更是对储存的碾轧式压榨。当然,如果你不想被榨干的话,也有办法——搜索引擎救了这批公众号作者,连看书都不用了,百度一下即可。

  开始写之后发现,除了配图,写微信文章要比写纸媒稿件简单1000倍!你不用采访,不用准备,不用审稿,不用受气,想骂谁骂谁,读者就爱看情绪宣泄,根本不需要你有理有据有逻辑有主题,你只要坐在家里闲喷一段即可,唯一的麻烦是不能休息,要随时跟热点,迎合大众趣味。

  于是,我身边的朋友都开起了公众号,写公众号的人已经比订阅公众号的人多了,生意自然是越来越难做。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没有记者再愿意认真写稿了,记者这个职业就要消失了。可能大家不觉得这职业消失有什么要紧,上下5000年,消失的职业多了去了。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真正的大新闻发生时,你能指望公众号作者去采访写稿吗?你能指望营销号在家里张嘴就编吗?你真的一点也不想了解真相吗?

  调查报道,不是个体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出差,需要费用,需要合作,需要潜下心来写作。当一个人付出10倍的劳动量去采访,还有可能被驱赶被羞辱,所得到的回报还不如在家里编段子的转发量高,谁还会去做事倍功半的工作呢?毁灭记者行业的不是金钱,而是没有成就感。

  我的一个朋友以前是媒体人,现在做90后社区。他说年轻人不需要知道沉重的事,只要有乐子就行了。所以唯一能够存活下来的只有轻薄化的阅读,就像严肃题材的电影票房一定会糟糕,只有喜剧才会受欢迎。

  我不敢设想,如果将来发生了战争、经济危机或者其他什么大事,我们只能靠写公众号指点江山了吗?作为受众,每个人当然有选择轻松阅读的自由,但是这一定意味着精英的、信息量大的东西必死吗?如果要以洗去大多数人的智慧作为代价,这样的“社会进步”,我无论如何也不想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编辑:高敏婧


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订阅《品读》杂志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